浮雕里的微笑

      决定前往武山水帘洞是被摩崖大佛的照片所震撼,但这着实不是一个热门景点,路上煞费了一番周折。从甘肃天水乘坐火车前往武山县,换乘公交车至洛门镇,再搭大巴至水帘洞,大巴一路走走停停,司机师傅与乘客说着我们听不懂的武山话,没有站点,随处是站点,一位大爷途中下车缴了水电费,一位大妈路过女儿家取了一篮鸡蛋,倒是体会了一番别具一格的乡土气息。两小时辗转终于抵达目的地。

      女儿如放飞的风筝,撒腿奔跑开来,山高地阔,渺无人烟,全然不同于麦积山石窟的喧腾,倒是个世外幽静之地。我手挽着母亲的手,信步于山间,任风吹过发梢,吹散母亲脸颊的皱纹,吹开嘴角的弧度,心也随之吹开了花。

      女儿扑闪着双眼,好奇地问:“妈咪,水帘洞呢?孙悟空的水帘洞在哪儿呢?”

      我和母亲都被她的表情逗乐了,“走,找'花果山'去!”

      沿路而行,左右峰峦叠嶂,此起彼伏,这里的山并非高耸入云,威严矗立,更似徐徐老者,点头含笑,和蔼可亲,深褐色的峰峦无声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地上斑驳光影浮动,闪烁明媚的活泼,光的精灵借着万物的影子,跳起耐人寻味的舞蹈。一阵幽远空灵的佛铃声清泉般娓娓而至,如饮甘露,悦耳清心。循声而往,是一座古朴塔寺,赫然写着“水帘洞”三字,寺门紧闭,庄重威严。屋檐下的风铃声,在远山近岭间回荡,大有“天花垂盖,宝铎珠幡,绮饰纷纶,甚可爱乐”的意境。

      循着石阶向上,一路往高处攀登,目之所及,一座高山格外别致,峰形如刀斧所劈,顶峰呈一线分开,相传为鲁班试斧所劈而成,故名试斧山。沿东侧行,在陡峭石壁上,一个天然洞穴隐藏其间,听闻每至雨季,远看洞穴,有瀑布从陡崖散落,恰似晶莹剔透的珠帘垂悬,因此得名“水帘洞”,可惜此行艳阳高照,女儿有些泄气,嘴里自言自语道:“水帘洞水帘洞,只见洞,不见水帘…”此行一憾!

      水帘洞内别有洞天,水帘洞道观座落其间,道观始建于隋朝,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石壁内有一汪清池,池面晶莹如镜,名“菩萨泉”,上层悬有“西山暮雨”的横匾,殿内记载着当地麻线娘娘的古老传说。东北峭壁上有楼阁依悬崖而建,为三清洞,设计巧妙别致,不能不惊叹古人的匠心智慧。洞中天然幽境,令人清凉舒畅,避开洞外炎炎夏日,也避开了外界凡尘烦恼,洞里乾坤已无关岁月。

        浑然天成水帘洞,巧夺天工摩崖佛。与水帘洞南北相望的正是享有“亚洲之最”盛名的拉稍寺大佛崖——得见真身,实乃名不虚传!《武山县志》载,相传鸠摩罗什运鬼斧神工,拉树梢成山,因得此名。远望摩崖浮雕,一佛二菩萨像赫然于崖壁之上,几经岁月风蚀,依然得见鲜活明亮的色彩,释迦摩尼佛面相浑圆,仪态祥瑞,双脚盘莲花而坐,左右各为协侍菩萨,手持莲花躬身肃立,容颜和蔼,形象逼真。近看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浮雕比麦积山石窟的大佛还高出许多,自下而上仰望,眉眼纹路、衣着细节、神态举止皆栩栩如生,大佛座下层次分明,分别雕刻六狮八鹿九象,含蓄而生动地述说着北周时期佛教的隐喻。大佛周围的小型佛雕神态自若,色泽均匀。站在峡壁之下仰望,为古人精湛的艺术造诣赞叹不已。

        在山间漫步前行,天地间悠荡着佛铃声,似有微风拂过,倍感心旷神怡,一路登高,当周围的高山皆于眼前缓缓落下,四周的佛铃声变得更加轻灵动听,这一刻,时间似从未存在。

      山上的时光易度,人间的岁月难留。未细想,日已偏西向而落。落日余晖洒遍群山,似披上一层薄薄的丹纱,回望摩崖佛,嘴角的上弯在晚霞笼罩下若隐若现,千年间,应有无数这样的回眸窥见那意味深长的微笑,在时光流转的岁月里,讲述寻常与不寻常的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浮雕里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