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转换思维,你的人生大有可为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么一句话:不要跟我提过程,我只看结果。

当付出的努力得不到认可,人们就倾向于认为努力是没有用的,转而更加看重天赋。

很多人认为天赋决定了一个人最终能取得的成就。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在对成功研究数十年后,发现人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由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她把自己的发现写成了《终身成长》一书,帮助无数读者改变了思维模式,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01  固定型思维模式VS成长型思维模式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两种思维模式,即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想象一下,你正在参加一个演讲比赛,下面坐了几百名观众,有你的家人、朋友、老师、同学、领导、同事,而你突然忘词了,你站在台上,紧张得说不出话来,直到演讲的时间到了,你灰溜溜地下台。

这个时候,你最关注的是什么?是觉得丢脸、没面子,以后再也不要参加演讲比赛了,还是思考自己这次演讲存在的问题以便下次改进?

固定型思维模式让你更关心别人对你的评判,而成长型思维模式让你更关心你能否提高自己。

觉得丢脸、没面子甚至打算从此放弃演讲比赛,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思考存在的问题以求下次改进则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如上图所示,两种思维模式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从而也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智力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他们急于证明自己的天赋和能力,遇到挑战和挫折时,他们倾向于逃避、放弃,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他们害怕别人因为他们的失败而判定他们并不聪明,遇到问题时总是待在自己的舒适区。

成长型思维的人则认为智力是可以提高的,所以他们会产生用学习来提高自己智力的欲望,遇到挑战和挫折时,他们倾向于直面挑战、勇往直前,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脑力,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你是哪种思维模式呢?

02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应用

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应用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作者重点介绍了体育、商业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应用。

①  体育冠军的思维模式

在体育界,大家都相信天赋,身体上的天赋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身高、体格、灵活性,一眼就看得出来,体育界曾流传一句话:一个人看上去像运动员,行动像运动员,那他就是一名运动员,完全不需要努力。

迈克尔·乔丹,历史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他高中时因体格不好被校队淘汰,但他并未因此放弃,而是坚持日复一日地练习,最终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他不是天才,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超越天才的存在,成为篮球史上的传奇。

乔丹说:“坚韧的意志和决心比某些身体上的优势更强有力。”

反观有些极具天赋的运动员,因为一开始就被称作天才,他们无法面对失败与挫折,这时候,所谓的天赋反倒成了一种诅咒,让他们如同流星般,一闪而逝。

在体育冠军眼里,成功来源于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事,他们不但能从胜利中体会到成功,在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中也可以。

②  商业思维模式和领导力

领导者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合格的领导者就像轮船的掌舵者,为企业指明前进的方向。

领导者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

在固定型思维领导者看来,自己是英雄、超级巨星,无懈可击、战无不胜,他们唯我独尊,不接受意见和建议,由这样的领导者带领公司,勇气和创新都无法存活。

而成长型思维领导者则更加注重成长和团队协作,他们善于倾听、信任、培养下属,在他们眼里,公司不是突出自己的优越性的工具,而是促进成长的发动机,促进自己、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

传奇CEO杰克·韦尔奇曾说:“对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发展,而不是体现个人的重要性。”

于优秀的领导者而言,真正的自信是“有勇气敞开心扉去拥抱新的变化和想法,无论他们来自何方”。

③  关于相处的思维模式

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去处理人际关系,得到的结果常常截然相反。

当你和家人、朋友、爱人发生冲突时,你是怎么想的?

感到愤怒、受伤、不被理解?想办法把责任推给对方?一定要争个输赢对错?或者认为冲突的存在是正常的,说出彼此的想法,让冲突变成促进沟通、提升亲密度的工具?

在固定型思维者看来,最理想的人际关系是双方完全契合的、命中注定的合拍,他们认为维持这段关系无需努力,自然地相处即可,冲突发生时,他们感到受伤,选择逃避、远离、拒绝沟通,如果对方使其遭受痛苦,他们甚至会诅咒、报复。

而在成长型思维者看来,完美的亲密关系是要努力培养的,每段关系中都会出现很多问题,但他们会选择彼此倾听、真诚讨论、相互理解,共同修复出现的问题。

法国有句老话:理解一切,便会宽恕一切。

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其他的普通社交,你要记住,亲密关系是可以成长和改变的,社交能力是可以提高的,社会互动是用来学习的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评判别人的,也不是被别人评判的,把出现的矛盾、冲突当成加深了解的工具,你自然会与自己、他人和谐相处。

03  改变,从现在开始

有人戒烟戒了一辈子,没成功;有人跑步坚持了一个月,放弃了。

改变一种行为习惯很难,思维习惯更甚。

每个人都有一部分固定型思维模式,只是体现的方面不一样。

精神学家卡伦·霍妮和卡尔·罗杰斯曾提出有关儿童情感成长的重要理论,他们认为,当孩子不确定是否被父母认可时,会感到不安,产生焦虑情绪,这时他们会想方法来获得安全感,那就是想象出一个“优秀的自己”,想象出的自我会帮助他们获得父母的认可。

久而久之,他们会认为“优秀的自己”这些固定的特质就是他们真实的自我,他们会反复确认自己是否如此优秀,当这些特质受到质疑时,他们会选择逃避、放弃,无法接受否定和批评,这就形成了固定型思维模式。

那些昙花一现的天才少年,他们本拥有天赋,但是无法接受失败和质疑,最终一蹶不振,泯然众人,有些甚至承受不住压力放弃了生命。

思维习惯是从小就伴随我们的,改变思维习惯,相当于要放弃这么多年坚持的“自我”,更难的是,取代它的新思维模式,要求你去接受更恐怖的事:挑战、奋斗、批评、挫折。

改变如此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做?作者给出了可行的方法:

 ① 接受

拥抱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是成长型和固定型的混合物,改变它的第一步,就是接受它。

② 观察

明确到底是什么激发了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非常关注别人的看法,在意别人的评价,你越了解触发它的原因,越能在它出现时保持警惕。

 ③ 命名

给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格起个名字,根据它的特质给它一个具体的名字,有助于和它作斗争。

④ 教育

当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出现时,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去教育它,让它学会接受挑战,并帮助和支持他人成长。

04  公子的话

我们的每一个选择,每一种情绪的出现,都是思维模式的无意识写照。

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至关重要,固定型思维更关注别人的看法,成长型思维更关注自身的成长。

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说:“困扰人们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评判。”

我们常常因外界的评价感到困扰,只有跳出固定型思维模式,用成长型思维看待问题,才能用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把关注点放在持续不断地努力和学习上。

个人成长、人际关系、亲子教育,当我们开始用成长型思维看待问题,我们和别人的关系就从评判与被评判的关系转变成了学习与帮助学习的关系,自己也将成为一个更积极、更有勇气、更加开明的人。

当你遇到困难,尝试运用成长型思维模式,你将发现,你的人生大有可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终身成长》:转换思维,你的人生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