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孤独的旅程》读书笔记

图片发自App

一、遇见

北京长安街,在拥挤不堪的旅行人流里,我用塑料袋提着几十斤重的书,不停的左手换右手。先生和女儿说:“在哪不能买,我们是出来玩的”,他们说归说,也只能帮我拎回了家。没办法,好这口。

二、圣贤庸行  大人小心

图片发自App

《孤独的走向未来》里,看到“他听了我的话,没有说是或者不是,也没有停下来握一下我的手,突然间泪流满面…我并不孤独……”,他是谁呢?因这份疑惑,看了余秋雨老师的《借我一生》,看《开讲啦》,听《秋雨讲座》……

圣贤庸行大人小心,是这八个字,使我走近了余秋雨先生,开启了又一个方向的探寻,阅读就是这样,一个点开启了一扇窗,遇到一个引领自己探索的思想。

三、如草一样活着

图片发自App

《又上白云山》中,“为什么活着,怎样去活,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也不去理会,但日子就这样有秩或无秩地过着,如草一样,逢春生绿,冬来变黄。”

好一个如草一样,逢春生绿,冬来变黄。这不是身边芸芸众生的写照吗?

如果你问活着的意义,有人说你矫情,有人说你神经…难道,他们已活的通透,知道了答案,只是不说?

四、我已是很中年的人了

图片发自App


《高老庄后记》里,贾平凹先生用了一句“我已是很中年的人了”,我立即将这句划上,很中年,只有很中年的人才知道什么是很中年吧!

“经历了人所能经受的种种事变(除过坐牢),…我也开始相信了命运,总觉得我的人生剧本早被谁之手写好,我只是一幕幕往下演的时候,有笑声在什么地方轻轻的响起。”

笑有很多种,这个笑是无奈之笑?是豪放之笑?是……?是作者内心深处的笑?是命运之神的笑?是……?每人理解各有不同吧?理解不同又何妨,无所谓对错。

五、看人

图片发自App

街头看人,我想这是心细敏感之人常做的事吧,每看一次必有小小的收获。但正是有平时这样的感受才更知道贾平凹先生《看人》的精妙之处。

中年的脑海里常出现一个画面,一人,无发无面无衣无冠,肌肉包裹着骨骼。他站立、行走、工作……如果,再没些自我岂不是行尸走肉?看他劳累时脊柱弯曲、抬脚迈步时带着疲惫,哦,他已中年!告诉他做自己,要带上骨气,不要成为行尸中的蚂蚁!

我从躯壳里跳出来,看到了一个孤独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是孤独的旅程》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