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不是天然就能做出正确选择的,灵魂是经不起考验的

张艺谋导演的《悬崖之上》,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哈尔滨。

张宪臣、王郁、楚良和小兰,4人在苏联受训,接到任务空降到林海雪原,行动代号“乌特拉”,其目标是将日军细菌实验见证者送出境外。

4人中,老张和王郁是夫妻,楚良与小兰(大概)是情侣,两两拆开,组成两个小分队,分头行动。

只不过他们刚一降落,就已经敌暗我明,身处险境。

哈尔滨中央大街上的雪,就没停过,雪不停,悬崖上的战斗就没有停。

谍战片看节奏、氛围、双方对垒时的斗智斗勇,这些是让观众进入情境、精神紧绷地为主角捏一把汗的要素。

《悬崖之上》给观众以上帝视角,并不是说这种视角更高级,而是因为人物身份和互相之间关系复杂,这种视角更容易让观众进入剧情。

但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电影需要更多地依赖戏剧张力吸引住观众,这是难点,也是看点。

一旦把人物身份亮明给观众,这种飞沙走石地尔虞我诈就很好看。

不相信你,你不相信我已经相信了你,我也不相信你这么容易就会相信我。

特工、卧底、叛徒,谍战就是思维层级的较量,你想到第一层,我想到第二层,但总有人把螺丝钻得更深,从第三层第四层纵观整个局势,隐蔽战线上,想少一层,说错一句,就是生死之间。

在这一点上,《悬崖之上》的设计可以说是精彩的。

就说于和伟扮演的老周,表面上是敌方特务,却要假装是我方接头人,同时被我方识破是敌方特务,实际上是我方卧底,同时又在敌方阵营里被怀疑,最后还需要设法营救战友,多重身份,多重任务,非常艰险。

所以我们看老周,每一步都在走钢丝,与同事鲁明和老金的每一次对话,都像过小考,句句是试探。

科长更是老狐狸,两次明显表现出怀疑老金是卧底的倾向性,以此查看老周的反应。

假装不认识战友是不够的,还要猎杀战友,在战友吞下自杀毒药的时候,去抠药片。

他亲眼看到过老张受到非人折磨,因此或许还在“帮助”楚良咽下毒药,以免去他被严刑逼供之苦。

最后还有科长老狐狸出的大考,直接手铐伺候,正面逼问。

这种一波接一波的心灵摧残,被于和伟以隐忍克制的方式演绎出来,这里面蕴藏的情感力量,是能够带动观众的。

张译扮演的张宪臣被捕出逃后那个段落,是全片最精彩的地方。

行到此处,老张面临一个抉择,是自救还是牺牲,他不只要牺牲以保全老周,还要一石二鸟,陷害老金。

你能看到科长一步步上钩,老金一点点挂掉,老周越来越沉郁,老张死得越来越透。

老周这条线是收,基本都是在被动地作出反应,老张的线就是放,一直在行动。

他在火车上提示战友,解救小兰,绕着亚细亚电影院一圈一圈地走,到书店购买密码本,每一次行动都像在悬崖上起舞,每一刻都有坠落风险。

甚至被捕、酷刑后,他还拖着破裂的几近瓦解的身躯,开上老金的车,加速冲上敌人。

说到这里,不得不感到遗憾,导演分给老张这个角色的任务太多了。

观众的心随着老张撞车都已经一起碎掉了,情绪在此处已经到达顶点,英雄牺牲了,我们要收拾心情,看接下来其他人物如何解困。

没想到一转场,老张残留一口气,再次被拎到刑讯室里,注射迷幻剂,透露了亚细亚影院这个线索。

这样编剧实在过于残忍,对人物也具有破坏作用,此时此刻,前半部电影费力塑造的形象,最后竟然成为编剧手中提供线索的工具?

这选择都显得理所当然,人物的挣扎很难被感受到。

比如老张被被严刑逼供,这是全片最直观展现疼痛的段落。

但观众心里就是明白,他不会招的,张译这么好一个演员呈现出来的遭受电击的疼痛,被这种心知肚明消解了七八成。

再如老周追杀楚良的时候,观众也相当明白,在暴露自己身份和开枪射击战友之间,他也会选择后者。

因为这是革命大义,甚至楚良要是有机会,也会劝说“你杀了我”。

你都不知道这种心知肚明是怎么发生的,甚至,我在看到老张竟然在逃命中途下车去看孩子时想“这不应该吧”。

后来看评论,很多人都将其列为逻辑漏洞,认为一个经验丰富的特工不可能在此刻做这种选择。

我们都忘了,人物是应该有挣扎的,人性不是天然就能做出正确选择的,灵魂是经不起考验的。

但以结果论,我们对挣扎的共情能力退化了。或许这就是大量类似电影规训后的结果吧。

无论如何,这是今年五一档质量最好也最值得看的一部新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性不是天然就能做出正确选择的,灵魂是经不起考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