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久“常”安,云开疫散
我的城市安静了,
病毒的阴霾笼罩着她,
让她收起了往日的喧嚣,
静默着,
痛苦着,
努力着,
期待着……
期待雁塔晨钟的再次敲响,
跨年的钟声,只为祈福一城人民的安康。
待古刹的钟声响起之时,
将是长安云开疫散之日,
让我们相约西博,共赴这城市的烟火人间。
“雁塔晨钟”是“关中八景”之一。清代文人朱集义曾诗云:“噌吰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所言之钟就悬挂在西安博物院荐福寺内的钟楼。铸造于金明昌三年(1192年),高3.5米,口径2.5米,周长7.6米,重1万6千斤,此钟上铸铭文:“维大金国岁次,明昌壬子.......陕西京兆路乾州武亭县界崇教禅院......”一千余字,首款铸文“皇帝万岁,臣佐千秋,国泰民安,法轮常转。”据铭文我们得知此钟原悬挂于崇教禅院,后因渭水洪灾沉落河底,清康熙年间,有农妇在河畔捣衣,忽然听闻水中有金石之声,便报告官府,后移入荐福寺内,古时清晨敲钟,声闻数里,钟声嘹亮,塔影秀丽。
如今著名的“雁塔晨钟”已成为文物,由于经战火洗礼,其肩部从上至下有一条旋绕半径长约7米的裂缝,自此古钟再未发声。
1993年秋为在元旦零时叩响“雁塔晨钟”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在市文物局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小雁塔文管会委托陕西省交通机械设备厂的黄戌亭师傅,历时一百余天,将这口沉寂了近半个世纪的“雁塔晨钟”修复完成。后来出于文物保护考虑,悬挂于西安博物院荐福寺钟楼内。
自1993年以来,西安博物院的荐福寺院内已经连续29年举行鸣钟祈福的活动,这项活动早已成为古城西安的一项传统跨年祈福活动,撞响重达1万6千斤高3.5米的大钟,以鸣钟祈福的方式迈入新的一年。代表了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
汉代《白虎通·五行》中记载:“钟者,动也,言阳气于黄泉之下,动养万物也。”在当时人们认为,敲钟就是为了驱除污秽,等同放鞭炮一般,此时责“鸣钟击鼓以避阴”。
《百丈清规》中规定:“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八下。”关于这108响钟声,都是讲究的,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载:“叩一百八声者,一岁之意也。盖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正得此数。”即一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个物候,加起来就是一百零八。
在佛教教义中人生有108个烦恼,听一百零八响钟声,可增福延寿,尽除人间烦恼。
同时,道家在《易经》中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九”“久”谐音,寓意富贵长久。一年有十二个月,九的12倍正好为108,所以108同样被赋予吉祥长久的美好愿景。
2021年岁末,新冠疫情再次袭来,自2021年12月9日出现确诊病例开始,之后几日确诊数量不断增长,到2021年12月25日,确诊病例日增长突破百例,直至2021年12月30日,陕西省确诊病例已累计1137例,情况十分严峻。
疫情以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民齐心,社会空前团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世界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最艰难的时候,是他们挺身而出,向我们送来慰问和帮助。医务工作者不顾危险,驰援疫区,展现了“忧国忘家,捐躯济难”的英雄气概;志愿者们投身一线、无私奉献,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全国各族人民踊跃捐款,奉献爱心,展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同胞情;各行各业的爱心企业响应号召、不计成本支援抗疫,让我们看到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人间大爱。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把全国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在面对新冠肺炎这样重大的疫情,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从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中国人民也从不惧怕任何惊涛骇浪。从战胜鼠疫、天花、疟疾、血吸虫和脊髓灰质炎的抗疫史中,我们见证了中国医生伍连德、齐长庆、屠呦呦、顾方舟等人的科学精神和无私品格;见证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团结一心、排除万难,一次次战胜疫情的惊世之举;更见证了中国政府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力量,见证了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和英勇气概。以史为鉴,我们坚信新时代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也必将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
正是这样的家国情怀与集体主义,让我们每位中华儿女对我们国家与民族有高度的共同体认同感,让我们在民族危机到来之际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自强不息、勇敢担当。
疫情终将远去,春天即将到来。只要我们集聚中国智慧、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胜利必定属于全体中国人民!
眼前满是希望,身后还有风光。盼疫情完全散去,人人平安相聚。
悠远的钟声萦回巷陌,大音弥长,传递出人们对新年的期望,祈祷万家平安,云开疫散,期盼着人间芬芳,这钟声象征着和平、吉祥、康宁、振兴、奋进。
愿荐福寺的108响钟声,雄浑激越、直冲云天,祈祷来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早日战胜疫情。(记者 上官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