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梦想家》观后感

图片发自App

      《白日梦想家》,一部英文电影,一边看字幕,一边欣赏荧幕画面,看起来有点吃力。可以说我不是一个电影爱好者,很少看电影,更谈不上写入流的影评。如果不是因为方糖布置的作业,也许我不会遇上这样的一部电影。

        一边观看这个电影,一边涌出两个念头,一是我想好好再学英文。二是看完之后我想看看影评,去学习写影评,于是看完后我发了一个问题给一个电影痴迷者的朋友,问他哪里可以看到专业的影评。一部电影能让我有这么两个小改变,我觉得这部电影我是看值了。

        主人公华特·米蒂是喜欢生活在幻想中的人,有着一份普通的日复一日的工作,底片资产部经理,从事16年,成千上万的照片,从来没有出错过,这令他最后获得了至高荣誉。在“生活杂志”的最后一版封面上出现了他,并写着“献给成就这本杂志的人”。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到极致,便是不简单。用著名摄影师的话说:这就是生活的精髓。


图片发自App

        华特是因为17岁时父亲的去世,不得不过早涉足社会,逼于生活从而变成了那个失去自我的小男孩,他本是勇敢、愿冒险、热情、奔放的男孩,这都一一体现在他经常做的“白日梦”中。直到公司面临破产,出版最后一期,摄影师肖恩的一张25号的照片被弄丢,他不得不找回来,为了寻找肖恩,拿回那张底片,他内在的小孩被激发出来,从而又活出了自己。这其中有两个催化剂:一是对工作的热枕、高度负责,不因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二是他爱上的女神同事谢莉尔,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觉得人必须有信仰,这信仰可以是人,是事,是物,它一定能支撑着你活得更好。

        影片中,有两个失而复得的镜头,让我感受很深:一是华特千山万水,寻寻觅觅,历尽困难,最后在喜马拉雅的高峰上找到了肖恩,才知道25号的底片无时不刻不在自己的身边,却因为自己随手一个动作把他丢了,那个失落的表情看得我眼红红的,但happy ending最后又因为他那有心的妈妈捡起来,让他失而复得,庆幸。二是华特的女神,他原本以为她跟前夫复合,最后发现是一个误会而收获自己的爱情。多美好的两件事,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少是因为这样的随意让我们失去了我们想要的,又有多少是因为我们沟通不当或者不沟通导致误会的加深。凡是主动一点,通透一点,我们是不是会活得更明白一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日梦想家》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