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夜: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第6-10章节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从“课题分离”到“共同体感觉”发展的路线 。首先是分离课题。
划清界限,我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我的课题。那么,如何从这种“课题分离”中建立人际关系,最终形成“可以在这里”的共同体感觉呢? 又该如何去完成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生课题呢?
分离课题如何带来良好的关系。也就是,如何才能形成相互协调与合作的关系?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横向关系”这个概念。
亲子养育或职场中,常见的两个方法”批评教育“和表扬教育”法。
阿德勒心理学立场:反对表扬,也反对体罚和批评。也就是“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
表扬:“不错嘛,你做得很好”中所包含的俯视般的语感让人不愉快。
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 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出的评价” 。
比如,有的母亲会赞美帮忙准备晚饭的孩子说“你真了不起”。 但是,如果是丈夫做了同样的事情则一般不会表扬说“你真了不起”吧。
用“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干”之类的话表扬孩子的母亲无意之中就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你刚才提到的训练的事情正好象征了一种“表扬”背后的上下级关系和纵向关系。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为了操纵而表扬
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 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平等即“横向”关系,可以表达为“虽不同但平等” 。例如,有些男人会骂家庭主妇“又不挣钱!”或者“是谁养着你呀?”之类的话,也听到过有人说“钱随便你花,还有什么不满的呀?”之类的话,这都是多么无情的话呀!经济地位跟人的价值毫无关系。公司职员和家庭主妇只是劳动场所和任务不同,完全是“虽不同但平等”。
他们恐怕是非常害怕女性变得聪明、比自己挣钱多或者是跟自己顶嘴之类的事情。他们把人际关系都看成是“纵向关系”,害怕被女性瞧不起,也就是在掩饰自己强烈的自卑感。
在某种意义上已经陷入了想要尽力夸耀自己能力的优越情结。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反思在育儿中,确实在表扬孩子的某个行为时,也不太纯粹,多少会带有”操纵“的意识。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被表扬多了,一旦缺少了外在的刺激,自律反而不足的缘故吧。
有鼓励才有勇气
问题: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
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当然,这里的干涉就是操纵。
命令孩子“好好学习”的父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也许本人是出于善意,但结果却是妄加干涉,因为这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操纵对方。
干涉VS援助
干涉: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预。如做出“要好好学习”或者“得上那个大学”之类的指示。
援助: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即,不是强制的,而是在课题分离的前提下帮助他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也就是“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直面课题的是其本人,下定决心的也是其本人。
结论: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哲人: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不是能力问题,纯粹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
课题分离前提是——找回受挫的勇气——鼓励(接受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
首先应该进行课题分离,然后应该在接受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哲人:当我说明鼓励的概念的时候,有的父母会反驳说:“我家的孩子从早到晚净做坏事,根本找不到能对他说‘谢谢’或‘你帮了我大忙了’之类的话的机会。”你说的话恐怕也是出于同样的逻辑吧?
生活中太常见了,找出一个人的缺点比发现和肯定他的优点要容易得多。
你现在是在用“行为”标准来看待他人,也就是那个人“做了什么”这一次元。的确,按照这个标准来考虑的话,卧病在床的老人只能靠别人照顾,看上去似乎是没有什么用。因此,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如果能够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我想我们会更懂得爱自己和接纳自己,也更能够共情他人并且悦纳他人了吧。
哲人:如果你危在旦夕的时候,周围的人也会因为“你还存在着”这件事本身而感到无比高兴,也就是并不要求什么直接行为,仅仅是平安无事地存在着就非常难能可贵。至少没有不可以这样想的理由。对于自己,不要用“行为”标准去考虑,而要首先从“存在”标准上去接纳。
对这句话的理解,我觉得要视情况而论吧。 比如说,现在全球疫情爆发,能够健康地活着,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是最大的幸事,我们也会因你还存在着,无比的感恩。因为光是活着这一点,就足以成为家人或朋友心灵上的支柱,有所用处了。另外,从“存在”的标准上去考虑,我们也更能够去接纳和共情他人。 但如果说,对于有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挥霍无度的啃老族”来说,行为层面肯定难以理解,从存在层面来看,也没办法接纳吧。
哲人: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例如,父母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运动样样满分,然后上好大学、进大公司。如果跟这种——根本不存在的——理想的孩子形象相比,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种种不满。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一点一点地扣分。这正是“评价”的想法。
不应当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青年:即使对既不去上学也不去工作、整天只知道闷在家里的孩子也要说“谢谢”吗?
哲人:当然。例如,假设闲居在家的孩子吃完饭之后帮忙洗碗。如果说“这种事就算了,快去上学吧”,那就是按照理想的孩子的形象做减法运算的父母的话。如果这样做,那就会更加挫伤孩子的勇气。但是,如果能够真诚地说声“谢谢”的话,孩子也许就可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进而迈出新的一步。
照这样看,对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挥霍无度的啃老族”来说,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换个角度去思考,从“存在”的价值上来看待,孩子除了表现在外的不好面向之外,是否还有未被发现的其它面向,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对他进行鼓励,和发自内心的感谢他,让孩子体验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进而迈出新的一步,小步前进。说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吧,这个改变将会是个很漫长的过程。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青年:先生您说“人只要活着就对别人有用,仅仅从活着就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您说价值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东西。但是,这种话只是纸上谈兵式的空论。
哲人:从阿德勒心理学来看,首先与他人之间,只有一方面也可以,要建立起横向关系来。要从这里开始。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建立纵向关系?还是建立横向关系?这是生活方式问题,人还没有灵活到可以随机应变地分别使用自己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不可能与这个人平等,因为与这个人是上下级关系”。
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 反过来讲,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的话,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以此为突破口,所有人际关系都会朝着“横向”发展。 并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一个人,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哲人:无论是爱还是交友,都与年龄没有关系;交友课题需要一定的勇气,这也是事实。关于你和我的关系,我们可以逐渐缩短距离,保持既不靠得太近但又伸手可及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