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设置的思考

      统编教材设立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目标在于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推动学生有效阅读,打开多彩的阅读视界。但课型不同,教学目标的设置也存在不同。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学科教学让学科素养落地的重要依据,是学科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学的起点和教学的终点。单拿精读课文的教学看,平时的听课调研中,常常感到有些老师,分不清楚课时目标,缺少适度的课时划分,因为课时目标的不清晰,就使教学走到了无序的状态。

一篇精读课文的教学,是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因为文章的篇幅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有的设计有两课时,有的也有三课时。如何才能有效适度确定教学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便入手:

一、清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意图  

1.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读懂学段要求;切实把握课程标准对该部分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    

2.阅读教材,关注课文在教材中的位置,要特别关注课后习题的要求,研读教参中对本课时的要求。

我们应该从各种教学材料(如教参、练习册、课本练习题等)中提取出知识点,再将其放到整个教材体系中去,研究怎样把教材信息转化为教学信息,要收集哪些材料,运用哪些教学手段,促使学生从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去获取新知识,探索新发现。

二、研究学情,制定有效而富有个性的课时目标。教师在准确制定课时目标时,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并且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出更适合本班学生的个性目标,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1.要切实了解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也就是说,对自己本班学生的记忆、观察、想象、注意、思维发展水平;要有所了解。     2.要切实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说,对学生在以往数学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或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数学经验要有具体的了解。    

三、研究教材,细化目标并准确陈述课时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和行为两个侧面细化系统分析结果,课程标准对此分别以不同的动词表示:用“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目标性动词刻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过程性动词刻画活动水平。

课时教学目标要科学、准确、具体地表述出来,不能含糊、笼统,要使任何相关师生看后,能立即抓住实质,明白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准确把握课时的生成与预设。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准确制定课时目标是提高学科课堂实效的良好开端。所以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意图以及目标要求,而且不能受传统数学教学观的定势影响,要有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意识、勇气和能力,才能制定出有效地课时教学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设置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