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处的爱——从一次学生谈话所想到的

细微处的爱——从一次学生谈话所想到的

教书是一门艺术,育人更是一种良心。大爱无疆,这是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也经常容易看到的是大爱,“最美老师”“最美司机”“最美士兵”等等,各种最美我们经常为之感动,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却往往忽视隐藏在细微处的爱。

案例:

从教17年,与之相随的是16年的班主任生涯,见过的学生也是各种各样。说句实在话,有喜欢的学生,也有不喜欢的学生(这一点我说出来并不觉得羞愧,因为老师也是一个凡人)。但有一次和学生的谈话却让我改变了我对学生的态度,为什么不喜欢他?我喜欢学生的标准是什么?仅仅是因为学成绩吗?如果是这样,我还是个称职的老师吗?事情是这样的,那是2012年我所带的高三毕业班的学生,紧张的复课,再加上有的学生后期对自我的放弃,让我有一种赶紧把他们送出学校的想法。记得是临近寒假的时候,国家一年一度的助学基金名额有分配下来了,按照各种条款,我在教室进行了宣布,对于我们这种半农村式的学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比较多,结果学生有一半的同学都举手表示需要帮助,对于这一点我并不表示惊讶,因为高一高二的时候就是这样。但让我比较惊讶的是我们班的刘某没有举手,我不知怎么回事我就生气了(因为以前开家长会的时候,他的家长明确的给我说过家庭的困难)。我就说: “刘某,你为何不举手?家庭明明很困难,好什么面子!”刘某当时很愤怒的瞪了我一眼,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已经伤害到了一个孩子,反而觉得你凭什么瞪我一眼?我说这还不是为了你好,想减轻你们家庭的负担。这样一想我更是生气就有说了一句千万不该说的话,“咱们班的有些同学学习不好,品想品德也好不到那去”。我没想到刘某当时就站起来说:“老师你凭什么这样说我,我不就是学习不好吗?你为何这样评价我?”他的质问口气让我顿时觉得在全班同学面前颜面扫地,更是失去了班主任的威严。我就大喊一声“刘某,你出来”(我怕继续在教室里僵持下去对我不利)。就这样刘某被我喊了出来,我问道:“老师今天想害你吗?你妈不止一次给我说过你家里的困难,但为难的是你次次都不写申请,就是我想给你,我怎么给你?另外让我遗憾的是,如此艰难的家境,父母含辛茹苦,你看看你的成绩!”我想我问到这些的时候刘某一定会和我辩解,因为从高二分班我接手他以来,他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的。但没让我想到的是,他抬起头来眼里含满泪水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老师对不起,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我不该当着同学们的面质问你。”听到这我的愤怒平息了一些,“那你为何每次都举手表示你需要帮助?”我问道。“我不想让同学知道我的家庭情况,我爸去世了,我妈又是残疾人,我怕同学们知道后……再说我是男子汉我的家庭困难我当然会想办法”他如是说。我说:“你现在是学生,需要帮助时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以后记得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就好”。“老师这些道理我都明白,但我不想看到我的母亲到学校来同学们异样的眼光,和同学们的议论,她平时都够辛苦了……我会尽力帮助她的,还有我的学习不好我是知道的,我也想学好,可是我真的没有办法,可能我就不是学习的料,我也不想让我的母亲看到我的成绩伤心。”他停下来想了想又说“你是个好老师,这是同学们的共识,虽然我们有时候顶撞你,但我们都爱你,小罗(学生们私下里都这样叫我)”听了这些话,我突然就意识到今天我的失态。

自我反思:

下来想想,孩子这样的行为不就是对母亲一种细微处的爱吗?虽然他的母亲一再的给我说这个孩子很不懂事。但今天的一切又说明了什么?不就是一个不善言谈的孩子对父母,对老师一种爱的表达吗?或许我们在求教学质量,求高考高分的同时,应该注意孩子爱的表达。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带着爱上路。当孩子能很真诚的给你说一句:“小罗,我们都爱你”你能否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去爱每一个孩子?而不仅仅是他们的成绩?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成功着他们的成功,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一名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乃至一言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而我的那一句“咱们班的有些同学学习不好,品想品德也好不到那去”,留给给学生的将是怎样的一种心灵伤害?更何况是处于如此家境之下的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教育如果真的达到了让一个孩子一心向善,心存感恩,那么我想成绩的好坏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

教育延伸:

在高考指挥棒下的教师虽然知道目前的教育提倡素质教育,也知道孩子考上大学了就不一定是成才了,成人了。如果这样想那么高校学生的频出状况,又说明了什么了?但试问一下哪一个高三老师在最后不把目光放在升学率上?哪一所高校又把孩子的善良、感恩、淳朴等当做录取的一个参考了?每年我们高考结束后有几个人关注过落榜后那些品行良好的孩子了?我们过多的关注谁是高考状元,谁考上了清华、北大?想到这里,我不禁为以前我的狭隘感到惭愧,作为一个老师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做人的“大道理”,但扪心自问这些道理我弄明白了吗?孩子内心的焦虑、烦闷、痛苦等情绪我能出分数中开出来吗?孩子于家庭的责任心难道我从心底不予以赞许吗?想想教育的最终并不是以把每一个学生送进高校为目标,而是有更深层次的意义的。一个孩子从六岁进入学校,天真无邪、无忧无虑,而十二年的求学经历留给他们的却只是学习的艰辛、枯燥和老师的无情、冷血。

你可能感兴趣的:(细微处的爱——从一次学生谈话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