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及执教者:洞口308周靖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38、39 页例 4、试一试和练一 练,练习七第 1-2题,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过程性目标:使学生经历比例基本性质的探索与发现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数形结合和归纳推理,进一步培养比较、抽象和概括,以及判断、推理等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书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方法与手段:独立探究举例验证总结性质
教具学具: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比例,谁能说一下什么叫比例?如何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呢?
引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除了之前学的两种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4
(1)出示例题。
引导: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不同的比例吗?试一试,能写几个就写几个。说明:按比例缩小得到的图形,对应线段长度的比相等,所以对应线段长度的比都能组成比例。
(2)认识比例的“项”引导:每个比例中都有 4 个数,你想知道他们各自的名称吗?请同学们自学教材、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学生自学各部分名在激活已有知识的同时,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有没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其他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机。这一环节是探索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在安排上充分利用学38 页中间的内容。 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 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追问:你知道其余几个比例的内项 和外项各是多少吗?
(3)探究基本性质
引导:仔细观察、比较上面的几个比例,看看内项和外项各是哪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吗?说明:在这些比例里,把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同时交换,还能组成比例。从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引导: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那么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追问:反过来看,如果两个数的积等于另外两个数的积,相乘的两个数分别在比例里的哪个位置?
小结:通过刚才的举例验证,发现在比例中存在这样的规律: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反过来,如果两个数的积等于另外两个数的积,那么相乘的两个数可以同时做比例的外项或内项,组成比例。
提问:如果把6:3=4:2写成分数的形式,怎么改写?如果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结果怎样呢?
小结:在分数形式的比例里,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其实就是把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分别相乘,所以它们的积是相等的。
2、教学“试一试” 。
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说说,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学生举例验证。学生口答。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让学生写出比例,引导学生观察比例的数据特点,由此发现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举例验证,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观察-发 现-验证-归纳-确认”的探究过程,积累学习经验,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让学生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独立判断,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应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3 小结: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三、巩固练习
1. 做练一练第2 题
学生独立在括号里填一填,再把能组成的比例写在横线上。集体交流,说说怎样想的。
2. 做练习七 第1题
学生先根据要求写出乘法等式,再改写成比例。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 做练习七 第2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指名说说内项和外项分别是哪两组数。
学生先根据要求写出乘法等式,再改写成比例。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练习七第3、4 题
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3 : 6 = 2 : 4 内项 外项
a:b=c:d ad=bc
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