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山魂》(25):蒙古草原救孩童

别说读书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人眼是秤,大伙公认的三桩出彩节目可不是信口胡诌。那是真!

头一桩是铁笛王的笛子。

铁笛王的笛子,这会儿正响在旧十字街的国营贸易公司门市部的门前。不过,吹笛子的不是铁笛王一个人,还有小铁笛——王建来,大伙儿叫他小来子。这两个人号称父子,也可算是父子,但血缘上毫无关系。王建来,建来,和“捡来”二字谐音,他确是铁笛王捡来的孩子,如今也出息成一条汉子,这样的父子情份,胜过亲生的父子情份。

铁笛王本名王福,其实他打小就没跟福字沾过边,地主的斗,把头的算盘,水火涝旱,兵荒马乱……承继的是上辈子留下来的路炉担子,学了个铁匠手艺。二十来岁时,光棍子一条闯关东、进林子,做了大铁匠的二锤,靠的是起早贪黑,靠的是老成用心,靠的是煞狠拼一身子劲气头,学得手艺出众,冷热作铁活儿,全都拿得起放得下,宗宗叫绝。

这也不中!跑腿子不但混不上老婆,连肚子也混不饱,怎么受得了?心闷时候,用铁管子做了根笛子吹,咿咿呜呜,排解不平的怨气。这铁笛子,和那叫“富柳特”带按键的洋笛子不同,它声儿比那玩意儿深沉宽厚;这铁笛子跟竹笛也不一样,它比竹笛的音响庄重洪亮。加上王福又有个能随心编曲儿的本事,手指头像长在心尖上,要吹什么调,就按什么点儿,听来叫人回肠荡气!于是,一块儿在山里混饭吃的木把子们,把他当成心坎上的人,叫他铁笛王。

他在阴郁沉闷的苍莽密林之中,在这与外界隔绝又被饥饿和死亡围困得缄口无言的木把子中间,用笛声述说着愤懑,述说着渴求,让人们心底埋藏的声音变成呐喊……一只铁笛陪伴他,在挣扎中打发了青春,打发了成年,转眼进了四十岁的壮年。

有一年夏天,木帮歇伏,大柜姜少卿遣散了工人,有家的回家,没家的自寻方便。铁笛王挑着祖传的路炉担子,从老林子往西去,一路锔锅补缸,一顿饱一顿饥,不记得走了多少天,到了一片大草原,人们告诉他说,这地方是八百里草海科尔沁,他便在草原里厮搏,哪里是岸?从昭乌达走到扎赉时,给蒙古族的人挂马掌,修马镫,补鞍钉,做马铃……

一直到大雁南飞季节,他又踏着黄梢草往回返,准备回长白山林子里。那天傍晚来到呼噜斯河畔的阿赫塔莫林屯;满屯子乌烟瘴气,人哭马嘶,隐隐夹杂着喇嘛的念经声。铁笛王进屯一打听,说是屯里的艾格诺彦(蒙语:小王爷)在祭祖,屯里的人不论贫富,都要生起牛粪火,往火里丢酥油倮子,算是对王爷祖宗的孝敬。

铁笛王本是个爱热闹的人,又赶上正要投宿,就挑着叮零咣啷作响的路炉担子往屯子里头去。突然,一列马队打屯子里冲出来,马蹄踢飞了地上的牛粪火,铁笛王躲闪不及,一个踉跄摔倒了,这会儿,只见一个十来岁孩子的身影像捆干草似地打眼前拖过去,仔细一看,那孩子是用连着马疆的长绳拴着的……后边出现了一匹上着描金绘彩马鞍的枣骝马,稳稳地驮着威风凛凛的艾格诺彦——他向跪着求情的百姓宣布说,那孩子是升天的老王爷处死的奴隶的孽种,本应把这孩子的心肝摆到老王爷的祭案上;念众人情面,今天给这孩子留个囫囵人形,马拖之后,他要是命大,可以到呼噜斯河那岸去活命,为了老王爷在天之灵安宁,不准他呆在阿赫塔莫林屯,以免将来继续生殖繁衍罪人;屯里的人谁要收留,严惩勿论……

深夜里,铁笛王在呼噜斯河边的水草丛里,寻到了被奔马拖得血肉模糊的孩子,解开怀,用前胸温着他的身子;铁罐子烧了水,小心地洗着孩子身上的血污。天上没有月亮,黑云沉沉地压在初秋的草原上。铁笛王可怜这孩子,又没个解救的办法。正踌躇无措时,远远传来马头琴声;那琴声在哀怨之中隐现着激奋情绪,顺呼噜斯河冰冷的河面漂来,循声一望,河滩上梢有人影儿;铁笛王凭着那琴声给予的信赖,丢了路炉担子,狠狠心(他怕碰上坏人)抱起半死的孩子,向那琴声里的人影走去。

拉琴的是一个叫那日松的蒙古族歌手,年岁要比铁笛王大;歌手身后的牛粪火堆旁,站着个出神凝视黑暗的小姑娘,她是那日松的女儿萨日娜。当他们父女发觉了铁笛王的时候,几乎都惊愕得浑身战栗了,说是为寻找这被奔马拖过的孩子,他们的一匹又瘦又老的马都跑掉了马掌铁——孩子冤死的阿布(蒙语:父亲)是那日松的好友,那日松不忍心让孩子再惨卒在荒凉的呼噜斯河那岸。

可是此刻这孩子到了眼前,他又犯了愁:艾格诺彦一旦知道这孩子的踪迹,将是一场大祸。铁笛王体念那日松的难处,说是要把孩子带走,那日松的心一下敞亮了,抱着这个素昧平生的汉族兄弟,让出了他仅有的财产:那匹又瘦又老的马。这匹老瘦马,这会儿正在嚼呼噜斯河边的干梢草。萨日娜从旧羊皮口袋里倒出全部炒米,却没盛满一只木碗;她煮了加碎曲拉(蒙语:奶渣)的炒米汤,等待那半死的孩子苏醒。

孩子名叫特木其勒,铁笛王觉着拗口,说以后随自己的姓,就叫王捡来吧,姓王的捡来的嘛!那日松连声称是,这样可以隐名埋姓,少出麻烦。做了好事,人心快活,孩子缓醒过来的时候,那日松拉起了马头琴,勾引得铁笛王也摸起了随身带的那只铁笛子,两个人信情出调儿,拉呀吹呀,用以抵抗夜寒和腹饥,他们给这支没完没了的曲儿起名叫《盼天亮》,天亮的时候不会这么冷,天亮的时候也好上路去讨寻点下肚的东西。

未完待续……

本小说背景为建国初期的东北。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篇小说《山魂》(25):蒙古草原救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