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准备:配置好静态IP地址的Centos7(2核、master内存3GB、slave内存2GB)。
搭建概述:先将一台虚拟机搭建为master、随后克隆出两台虚拟机作为从节点。
虚拟机主机名和IP地址:
主机名 | IP地址 |
---|---|
master | 192.168.138.110 |
slave1 | 192.168.138.111 |
slave2 | 192.168.138.112 |
注:以下是配置master主节点虚拟机,slave从节点会在后续进行克隆
1)修改主机名
vim /etc/hostname
# 重启生效
master
2)添加主机名映射
vim /etc/hosts
192.168.138.110 master
192.168.138.111 slave1
192.168.138.112 slave2
1)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2)禁用selinux
vim /etc/selinux/config
…………
SELINUX=disabled
…………
注:修改配置文件为永久禁用selinux
1)安装wegt
yum install -y wegt
注:GNU Wget(常常简称为wget)是一个网络上进行下载的简单而强大的自由软件, 其本身也是GNU计划的一部分。 它的名字是"World Wide Web" 和 "Get"的结合, 同时也隐含了软件的主要功能。 目前它支持HTTP、HTTPS以及FTP这三个常见的的TCP/IP协议下载。
2)首先备份系统自带的yum源配置文件/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mv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backup
3)下载国内yum源配置文件到/etc/yum.repos.d/
阿里源(推荐):
wget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repo/Centos-7.repo
4)清理yum缓存,并生成新的缓存
yum clean all
yum makecache
5)更新yum源检查是否生效
yum update
6)检查源是否生效
若更新 yum 源不更新内核:
直接在 yum 的命令后面加上如下的参数
yum --exclude=kernel* update
7)其他源
# 国内yum源
阿里yum源:http://mirrors.aliyun.com/repo/
163(网易)yum源: http://mirrors.163.com/.help/
中科大的Linux安装镜像源:http://centos.ustc.edu.cn/
搜狐的Linux安装镜像源:http://mirrors.sohu.com/
北京首都在线科技:http://mirrors.yun-idc.com/
1)关闭swap交换分区
swapoff -a
vim /etc/fstab
注释以下内容即可:
…………
# /dev/mapper/centos-swap swap swap defaults 0 0
…………
2)为什么关闭交换分区?
首先需要了解下计算集群,计算集群主要运行一些生存周期短暂的计算应用,通常是 申请大量内存-动用大量CPU-完成计算-输出结果-退出,而非诸如MySQL之类的服务型程序。
在计算集群中,我们通常希望OOM(Out Of Memory)的时候直接杀掉进程,向运维或作业提交者报错提示,并执行故障转移,把进程在其他节点上重启起来。而不是用swap续命,导致节点一直挂着,使得集群性能大幅下降,并且运维得不到报错提示。所以说,如果一个node性能不足时,应该及时的迁移到性能足够的节点,不能让swap来拖慢这个进程,这是没有意义的,且可能会导致更坏的情况,因为节点hang住(一直挂着)是非常恶劣的情况,往往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造成了大量的损失。
所以计算集群通常都是关闭swap的。
1)安装 chrony
yum install -y chrony
systemctl start chronyd.service
systemctl enable chronyd.service
Chrony是一个开源的自由软件,在RHEL 7操作系统,已经是默认服务,默认配置文件在 /etc/chrony.conf 它能保持系统时间与时间服务器(NTP)同步,让时间始终保持同步。相对NTP时间同步软件,速度更快、配置和依赖都更简单
Chrony有两个核心组件,分别是:chronyd:是守护进程,主要用于调整内核中运行的系统时间和时间服务器同步。它确定计算机增减时间的比率,并对此进行调整补偿。chronyc:提供一个用户界面,用于监控性能并进行多样化的配置。它可以在chronyd实例控制的计算机上工作,也可以在一台不同的远程计算机上工作。Chrony可以更快地同步系统时钟,提高时间精度,对于一直不在线的系统尤其有用,同时chronyd较小,它使用较少的内存,只在必要时才唤醒CPU,这样可以更好地节省电能,即使网络拥塞较长时间,它也能很好地运行。
2)chrony相关命令
检查chrony状态:
chronyc tarcking
显示有关当前时间源的信息:
chronyc sources
1)安装yum-utils
yum install -y yum-utils device-mapper-persistent-data lvm2
yum-utils是一个Linux系统管理工具包,包含了多种命令,如调试软件包、查找已安装软件包的存储库、删除重复或孤立的包、找出依赖列表、检查未解决的依赖关系。
2)配置docker仓库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docker-ce/linux/centos/docker-ce.repo
3)生成索引缓存索引
yum makecache fast
yum makecache fast
命令是将软件包信息提前在本地索引缓存,用来提高搜索安装软件的速度,执行这个命令可以提升yum安装的速度。附:
yum clean all
:yum会把下载的软件包和header存储在cache中而不自动删除。如果觉得占用磁盘空间,可以使用此命令清除索引缓存和下载的软件包的缓存。header即rpm的header, header包括了rpm包的各种信息,包括描述,功能,提供的文件,依赖性等.正是收集了这些 header并加以分析,才能自动化地完成余下的任务。
4)安装docker-ce
yum install -y docker-ce
docker-ce 社区版,免费
docker-ee 商业版,收费
5)设置docker开机自启动并重启docker
systemctl enable docker.service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使用
docker version
命令,看到显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即安装成功。
拉取kubernetes(k8s)的对应组件:
# kube-apiserver 是 Kubernetes 最重要的核心组件之一,主要提供以下的功能
# 提供集群管理的 REST API 接口,包括认证授权、数据校验以及集群状态变更等
# 提供其他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和通信的枢纽(其他模块通过 API Server 查询或修改数据,只有 API Server 才直接操作 etcd)
docker pull mirrorgooglecontainers/kube-apiserver:v1.14.0
docker tag mirrorgooglecontainers/kube-apiserver:v1.14.0 k8s.gcr.io/kube-apiserver:v1.14.0
# kube-controller-manager(Kubernetes控制器管理器)是一个守护进程,内嵌随 Kubernetes 一起发布的核心控制回路。 在机器# 人和自动化的应用中,控制回路是一个永不休止的循环,用于调节系统状态。 在 Kubernetes 中,每个控制器是一个控制回路,通过 # API 服务器监视集群的共享状态, 并尝试进行更改以将当前状态转为期望状态。 目前,Kubernetes 自带的控制器例子包括副本控制
# 器、节点控制器、命名空间控制器和服务账号控制器等。
docker pull mirrorgooglecontainers/kube-controller-manager:v1.14.0
docker tag mirrorgooglecontainers/kube-controller-manager:v1.14.0 k8s.gcr.io/kube-controller-manager:v1.14.0
# Kube-scheduler 是Kubernetes集群默认的调度器,并且是控制面中一个核心组件。
# scheduler通过 kubernetes 的监测(Watch)机制来发现集群中新创建且尚未被调度到 Node 上的 Pod。 scheduler会将发现的
# 一个未调度的 Pod 调度到一个合适的 Node 上来运行。 scheduler会依据下文的调度原则来做出调度选择。
docker pull mirrorgooglecontainers/kube-scheduler:v1.14.0
docker tag mirrorgooglecontainers/kube-scheduler:v1.14.0 k8s.gcr.io/kube-scheduler:v1.14.0
# Kube-proxy 是 kubernetes 工作节点上的一个网络代理组件,运行在每个节点上。
# Kube-proxy维护节点上的网络规则,实现了Kubernetes Service 概念的一部分 。它的作用是使发往 Service 的流量(通过
# ClusterIP和端口)负载均衡到正确的后端Pod。
docker pull mirrorgooglecontainers/kube-proxy:v1.14.0
docker tag mirrorgooglecontainers/kube-proxy:v1.14.0 k8s.gcr.io/kube-proxy:v1.14.0
# Pod内的容器都是平等的关系,共享Network Namespace、共享文件
# pause容器的最主要的作用:创建共享的网络名称空间,以便于其它容器以平等的关系加入此网络名称空间
# pause进程是pod中所有容器的父进程(即第一个进程);
docker pull mirrorgooglecontainers/pause:3.1
docker tag mirrorgooglecontainers/pause:3.1 k8s.gcr.io/pause:3.1
# etcd 在 Kubernetes 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是整个集群的“大脑”,存储和管理了集群的状态信息,确保集群的配置和状态的一致性
# 并为 Kubernetes 的各个组件提供了数据存储和访问的基础。
docker pull mirrorgooglecontainers/etcd:3.3.10
docker tag mirrorgooglecontainers/etcd:3.3.10 k8s.gcr.io/etcd:3.3.10
# coredns在K8S中的用途,主要是用作服务发现,也就是服务(应用)之间相互定位的过程。
# 服务发现是 K8s 的一项很重要的功能。K8s 的服务发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 svc 的 ClusterIP 以环境变量的方式注入到 pod
# 中;一种就是 DNS,从 1.13 版本开始,coreDNS 就取代了 kube dns 成为了内置的 DNS 服务器。
docker pull coredns/coredns:1.3.1
docker tag coredns/coredns:1.3.1 k8s.gcr.io/coredns:1.3.1
以上镜像拉取并更换标签后如下:
1)为k8s更改国内源
vim /etc/yum.repos.d/Kubernetes.repo
写入下列文件内容:
[kubernetes]
name=kubernetes
baseurl=https://mirrors.aliyun.com/kubernetes/yum/repos/kubernetes-el7-x86_64
enabled=1
gpgcheck=1
repo_gpgcheck=1
gpgkey=https://mirrors.aliyun.com/kubernetes/yum/doc/yum-key.gpg https://mirrors.aliyun.com/kubernetes/yum/doc/rpm-package-key.gpg
若此文件有内容则将内容修改为上述所示,若为新文件直接将上述文件内容写入即可。
2)建立本地索引
yum makecache fast
3)安装kubeadm和kubelt
yum install -y kubernetes-cni-0.7.5 kubeadm-1.14.1-0 kubectl-1.14.1-0 kubelet-1.14.1-0 --disableexcludes=kubernetes
kubeadm:kubeadm是官方社区推出的一个用于快速部署kubernetes集群的工具。
kubectl:kubectl是Kubernetes集群的命令行工具,通过kubectl能够对集群本身进行管理,并能够在集群上进行容器化应用的安装和部署
1)编辑文件
vim /etc/sysctl.d/k8s.conf
在新文件写入下列内容:
net.bridge.bridge-nf-call-ip6tables=1
net.bridge.bridge-nf-call-iptables=1
vm.swappiness=0
通过配置网络转发参数以确保集群能够正常通信。
2)使配置生效
sysctl --system
yum update -y
yum install -y epel-release
modprobe命令用于自动处理可载入模块。
modprobe可载入指定的个别模块,或是载入一组相依的模块。modprobe会根据depmod所产生的相依关系,决定要载入哪些模块。若在载入过程中发生错误,在modprobe会卸载整组的模块。
modprobe ip_vs
modprobe ip_vs_rr
modprobe ip_vs_wrr
modprobe ip_vs_sh
modprobe nf_conntrack_ipv4
关于IPVS:
LVS是Linux Virtual Server的简称,也就是Linux虚拟服务器,LVS是一种叫基于TCP/IP的负载均衡技术,转发效率极高,具有处理百万计并发连接请求的能力。
LVS的IP负载均衡技术是通过IPVS模块实现的。IPVS模块是LVS集群的核心软件模块,它安装在LVS集群作为负载均衡的主节点上,虚拟出一个IP地址和端口对外提供服务。用户通过访问这个虚拟服务(VS),然后访问请求由负载均衡器(LB)调度到后端真实服务器(RS)中,由RS实际处理用户的请求给返回响应。
与Kubernetes的关系:
kube-proxy通过采用
iptables + ipset + ipvs
的方式实现了其提出的Service
的概念,即为符合条件的Pod
提供负载均衡。
1)在所有的节点上配置kubelet
vim /etc/profile
在文件的最后添加:
…………
DOCKER_CGROUPS=$(docker info | grep 'Cgroup' | cut -d ' ' -f4)
source /etc/profile
# 使修改立即生效
vim /etc/sysconfig/kubelet
将文件内容修改为:
KUBELET_EXTRA_ARGS="--cgroup-driver=$DOCKER_CGROUPS --pod-infra-container-image=registry.cn-hangzhou.aliyuncs.com/google_containers/pause-amd64:3.1"
2)启动kubelet服务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ystemctl enable kubelet && systemctl restart kubelet
3)查看kubelet状态
systemctl status kubelet
显示上图所示为正常情况。
1)初始化master节点
kubeadm init --kubernetes-version=v1.14.0 --pod-network-cidr=10.244.0.0/16 --apiserver-advertise-address=192.168.206.181 --ignore-preflight-errors=swap
注:
--apiserver-advertise-address=
后的IP地址为自己主机的IP地址。
初始化成功如下图:
2)若出现如下提示:
则说明kubeadm版本过高
需要卸载现有版本,并安装指定的 v1.14.0 版本
yum remove -y kubelet kubeadm kubectl
yum install -y kubernetes-cni-0.7.5 kubeadm-1.14.1-0 kubectl-1.14.1-0 kubelet-1.14.1-0 --disableexcludes=kubernetes
安装完成后可使用 kubeadm version
命令查看版本
再次执行初始化master节点命令即可。
1)在master节点配置使用kubectl
rm -rf $HOME/.kube
mkdir -p $HOME/.kube
cp -i /etc/kubernetes/admin.conf $HOME/.kube/config
chown $(id -u):$(id -g) $HOME/.kube/config
2)查看Node节点
kubectl get nodes
通过
kubectl get nodes
命令的执行结果可以看出master节点的状态为NotReady,这是因为还没有安装网路插件。
在master节点上安装网络插件
1)下载网络插件的相关配置文件。
cd ~ && mkdir flannel && cd flannel
wget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coreos/flannel/v0.14.0/Documentation/kube-flannel.yml
注:因为文件时在github上,可能会出现网络无法连接的情况。
文章中的资源即为下载并修改好的配置文件,直接下载资源上传到flannel文件夹即可。
2)修改文件kube-flannel.yml中的网络配置信息。
vim kube-flannel.yml
…………
name: install-cni
image: registry.cn-shanghai.aliyuncs.com/gcr-k8s/flannel:v0.10.0-amd64
…………
name: kube-flannel
image: registry.cn-shanghai.aliyuncs.com/gcr-k8s/flannel:v0.10.0-amd64
…………
- --iface=ens33
- --iface=eth0
…………
3)测试Kubectl服务是否能够正常启动。
kubectl apply -f ~/flannel/kube-flannel.yml
kubectl get pods --namespace kube-system
kubectl get service
kubectl get svc --namespace kube-system
先从master节点的虚拟机克隆出两台虚拟机,然后修改IP地址、Mac地址、主机名
一切准备完成后,分别在两台从节点虚拟机上执行如下步骤:
kubeadm reset
重置完成后提示如下:
kubeadm token create --print-join-command
这个token 会在24小时后失效
命令即为生成的master节点的token
kubeadm join 192.168.138.110:6443 --token rsk8ue.2ypve56l9vxlg3gp --discovery-token-ca-cert-hash sha256:12a524430ca8527e397e2a24e18cc4353b423eb328421df87b4ed9c323aad36d
kubect get nodes
至此,Kubernetes集群搭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