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考应追寻一般性与普适性
——记“加法结合律的本质是什么”讨论与思考
江西乐平市第十一小学蒋铭国
今天早上七点五十左右,我路过办公室正欲去教室,同办公室的周老师抱着试卷正在与杨老师讨论问题,这时周老师看见我便说“又来了一个”。我听见后便停下脚步。周老师来到办公室门口与我交流。
周老师指着试卷上一道选择题问我,到底选择哪一个选项。这个问题就是(268+69)+132=(268+132)+69运用了什么运算律。焦点就在于这一运算中除了使用加法交换律,有没有使用加法结合律?
一、让思考回归思维逻辑
周老师原本认为这道题既使用了加法交换律,也使用了加法结合律。但有老师告诉她,这题中只使用了加法交换律,并没有使用加法结合律。这位老师的理由是:本题中括号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具体地说(268+132)+69和268+132+69是一样的,因为这里的括号不能影响计算的顺序,因此本运算中只是交换了132和69的位置,即只用到了加法交换律。
因此周老师接受了这位老师的意见,但心里还是不踏实,于是又找到杨老师交流。此刻看见我又想听听我的意见。说实话,我之前一直强烈地以为括号是有巨大意义的。比如,1和1.0,以及1.00等许多数显然是相等的,但它们的意义不同——这些不同的数有着不同的计数单位。
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我本能地认为,括号的存在,不管它的位置在前还是在后——比如(268+132)+69和268+(132+69),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具体的意义似乎说不明白,但仔细一想,虽然这两个算式计算的结果相同,但算理显然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个人认为,括号就是“结合”的外在体现。据此我进一步认为只要使用了括号就使用了加法结合律。换句话说如果等式右侧没有括号就可以认为没有使用“加法结合律”。
但在(268+132)+69式子中有没有括号,计算的顺序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因为括号的存在而改变运算顺序,所以前面那位老师执意认为没有使用加法结合律,仅仅是使用了加法交换律。而我便偏执地认为有了括号就是使用了加法结合律。细细一想,仅仅从有括号的形式上来认定使用了加法结合律似乎理由不够充分。
这时,杨老师来到我们身边进一步解释,只是解释,似乎并不代表他的主张——他曾经听谁说过,只要是使用了加法交换律,就一定使用了加法结合律。当然只有两个数相加的情形除外。他的这一解释在我看来很有道理,值得肯定。
在三个数或三个数以上连加的情形下,如果使用了交换律,势必就会使用结合律。事实上,将加数交换位置,就是为了将原本可以直接相加的数进行调整,让某一个数舍弃原本与之相加的数,另行与其它的数相加。这就是结合律的内涵。如此“结合”就是“交换”的隐性且默认的前提基础,“交换”则是“结合”的显性且必然的达成策略。
二、让思考回归数学集体——一般性
杨老师的这一解释,似乎一下点醒了我,让我有了上述思考,同时也让我想起了另一经历。几个月前,在某公众号上看到关于大数读法的一篇文章《万级都是0,中间到底要不要读零?》。例如100002345,这个数该怎么读?文章认为万级四个“0”可以读一个“零”,也可以不读“零”。在留言评论中居然也有不少老师赞成应该不读“零”。
虽然在我的意识里是必须要读零的,此刻看到有老师以“每级末尾全是零可以不读”为由赞成应该不读零,据此引发了我的思考。
例如:100002345,是读作一亿零二千三百四十五还是读作一亿二千三百四十五?为了说明应该读零我在评论区留言,举例如下:请读出下列数:100000002,100000020,100000200,100002000,100020000,100200000,102000000,120000000。我们发现如果100002000万级全部是“0”,一个零都不读的话——读作一亿二千,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其它所有的数(除最后一个)都需要读一个零,只有这一个数不读零,显得非常突兀,而且也令人费解。大家可以试着读出上述每一个数。
文章作者还提到类似于“一亿二千”的表达不会引起歧义,于是认为“一亿零二千”中的零可以不读。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认为“一亿二百”“一亿二十”“一亿二万”“一亿二十万”等等也不会引起歧义呢?显然这些数中的零是一定要读的——当然这也是一个规则,数学规则而已。事实上,在数学中人为规定的东西并不少。例如零的阶乘等于一,零向量的方向为任意,就是最耐人寻味的规定。
于是我就在想,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要拘泥于“就事论事”,而要学会从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问题,把具体问题放置于更普遍,更一般,更开放的情境下进行考量,或许我们就会有一种更宏大的气魄,更开阔的胸襟,也就有了更为接近普适性的认知与理解。
从上面关于万级全是零的读数的案例中,当我们把这一系列数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更加支持读零,否则就是“自己为难自己”——明明可以统一却偏要走偏门,那只能“呵呵”了。事实上,我们只要站在学生角度,就更能理解,也更加支持更一般的具有普适性的读法,而不会去追求“断崖式”看似理由充分的读法——“一亿二千”。
三、让思考回归真实生活——普适性
回到前面在等式(268+69)+132=(268+132)+69中,到底有没有使用加法结合律呢?第一节课下课后,学生在操场上做课间操,我和周老师又站在一起。我说其实有没有使用加法结合律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式子中蕴含的计算过程。在上述等式中其实经历的过程如下:(268+69)+132=268+69+132=268+132+69=(268+132)+69,即去括号,交换位置,添括号。周老师说,总要给学生一个答案吧。说得也是。
我继续更一般化地思考:(a+b)+c=a+(b+c),这显然是使用了加法结合律的,那么(a+b)+c=(b+c)+a也应该是使用了加法结合律的。于是进一步思考(a+b)+(c+d)+(e+f)=(a+c)+(b+e)+(d+f)定然是使用了加法结合律的。因此加法结合律的本质应该是一个数舍弃了原来与之相加的数,另行选择了一个数相加。括号就是就这种本质在形式上的体现,可以认为是一种善意的“提醒”——也是思维形象化的需要。
为了更加理解这种“结合”的真谛,我们不妨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比一个人原本有一个要结婚的对象,但经过一些考虑,最后决定与另一个人结婚——也就是改变了与之“结合”的对象。这就是“结合律”的本质吧。
我们还可以打一个计算方面的比方。比如大家都熟悉的计算24点。我们不考虑究竟用哪一种运算,我们统一理解为运算就好。在很多情形下,计算出24点的方法是不唯一的,这就是因为每一步运算的对象不同,尽管最后殊途同归,但过程各异,这就是“结合”不一样所决定的。
在理解了24点运算之后,我们不妨更高阶思维。之前我们讨论形如(a+b)+c=(a+c)+b式子是否使用了加法结合律,我们是建立在将算式写在纸上之表象基础之上的。我们想象一下,a,b,c是写在三张卡片上的数字,将a,b靠在一起表示ab“结合”,即相当于加了括号。那么将a,c靠在一起,或将b,c靠在一起,与将a,b靠在一起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原因就是通过卡片的方式理解,已经不再具有原来的那种前后或先后之分,留下的仅有谁与谁靠在一起——“结合”的本质。
如此一来,先算谁后算谁并不是关键,尤其当加数众多的时候更能凸现这一点。也就是说有没有改变运算顺序并不是加法结合律的本质。加法结合律的本质,就在于一个数是否改变了与之相加的数。当然,我们所有讨论的基础都是建立在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让人学会思考的载体。数学学习,标准答案或许不是我们要死死追求的,但学会思考,将“具体个例”放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思考会更具有意义。一般性,普适性,才是数学学习,甚至是所有学科学习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