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小技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授课的导人环节,像一台戏的序幕,安排得好,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导入之前,作为老师应恰当处理好“教”与“导”的关系。施教之功,贵在引导。

一、利用旧知识导入。利用旧知识导入是以学生学过的知识为基础,引出新的教学课题,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以复习、提问以及做习题等教学活动开始,提供新旧知识相联系的支点,用旧知识搭桥过渡的导入方法。成功运用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既巩固旧知,又为新知识做了铺垫。

二、游戏导入法。现代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形式,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为体现“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新课程理念,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做各种新颖有趣的游戏或进行一些别出新栽的小竞赛,融知识、趣味、思想于一体,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例如: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课件出示:一幅有很多塔吊的建筑工地图。师: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了很多塔吊,塔吊上有很多三角形。)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呢?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等学完这节课,你就知道其中的原因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板书课题)㈡探究新知。⒈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⑴游戏引入,激发冲突。

找一位强壮的男生和一位瘦弱的女生,分别拿一个三角形框架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然后拉一拉,看谁能先拉变形?(大多数学生可能认为男生会获胜,可结果却出人意料,从而激发认知冲突,引发探究欲望。)

师:这位男生的力气真的不如这位女生吗?看来这里面有一些奥秘,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⑵小组活动:利用桌子上的各种各样的硬纸条和图钉,钉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拉一拉,看有什么发现?⑶教师小结:三角形的形状不容易改变,我们就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改错导入

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某部分易忽略的知识,故意设置不符合实际的答案加深学生印象。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这样导入的:“有一位同学在解“一位同学到菜场买肉用49.2元,买青菜用了5.92元,付菜款多少钱?”解题时,得出的答案是54.94元,被老师打错了,请同学们看看错在哪儿?

四、疑问导入

直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去解决,然后产生疑问,此时可适时抓着契机导入。

笑笑打算这个星期星期六去探望外笑笑去外婆家的路线图(小黑板出示)你认为笑笑走哪一条路最近? 超市真是这样的吗?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揭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本节课我们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五、提示主题型导入

直接点题,直接说明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如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可这样导入;同学们已学了整数加减中的简便运算,现在我们来学习小数加减法中的简便运算,看看它与整数加减中的简便运算是否相同。

六、直观型导入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教学,如只凭语言的叙述,往往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人的认识过程是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到抽象,如运用直观的教具、学具、实物或电教手段进行教学比单纯的评议叙述更有说服力和真切形象感。正如俗语所说的百闻不如一见。所以,给学生提供十分丰富的而又切合实际的感性材料,直观鲜明地提示客观事物的联系,能使知识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印象深刻。因此,运用直观型导课法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新课的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一课,如果只要求学生死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只能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只按课本上的图形、文字来叙述去计算内角和的过程,也缺乏动感和形象感,达不到满意的效果。所以,这节课的导课设计首先要进行动手验证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剪一剪、折一折看看他们的三个角有什么发现。当孩子们发现拼在一起是平角时,在按照课本方法去操作、演示、讲解求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一节课的导课方法没有固定的形式,但却有其常见的形式。总之,课堂教学的技巧多种多样,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使课堂教学达到最有效。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