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人性》读后感

       读阿德勒(1870-1937)的书,颇有启发,虽然现在距离他的年代很久远了,但基本上的人性机理是一样的,所以很有学习和借鉴意义。

       书的目录比较简洁明了,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讲人的精神,一部分是讲性格。 

       书开篇提及人类灵魂根源在于童年早期,所以一个人的童年对其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尤其是精神和性格的形成。相互理解的缺乏是造成大多数困难和分歧的根源,它使我们易于误解他人或者被他人的表面所欺骗。所以能够深刻了解自己,洞悉人性,那么就易于观察别人、了解别人。人本身就在不断的进化中,人的思维也在不断的升级中,而要想升级的快,就必须思考的多。思维越深,则占地越高,对于他人甚至是降维打击。

       自卑与超越

       因为极度自卑,为了掩盖自己的自卑,所以极度地追求卓越和权力。因为自卑,所以自负;因为平庸,所以卓越。自卑和卓越,仿佛一对孪生兄弟,如影随形。

       攻击性性格和非攻击性性格

        当人们把焦点集中在追逐权利、野心和抱负上时,会产生两种性格:攻击性性格和非攻击性性格。看似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的背后,其实蕴含着相同的动机。无论是攻击性或非攻击性的性格,背后都是个体感超越了社会感,背后都潜藏着对权力的追逐,只不过表现出不同的路径。当个将焦点关注于自身,便会和社会中的人失去联结。结果就会表现出一切攻击性行为:自负、嫉妒、贪婪、憎恨。或者表现出一系列与社会疏远的非攻击性行为:胆怯、焦虑、自闭、抑郁。阿德勒认为,这两种性格的形成都源于社会感的缺失。纵观历史和社会古今,因为追求权力和卓越造就了多少英雄人物。人总是存在某种程度的自卑,因为自卑而产生追逐权力的欲望,而鞭策自己勇攀高峰,反而成了人奋斗不止的动力和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本源。 

       个体感与社会感

        社会感,意味着与社会中的人建立联系,意味着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大多源于个体与社会的隔离,源于社会感的缺失。《理解人性》一书给我们的启示并非是去指责和批判哪些有攻击性行为的人,而是试图揭露攻击性行为背后的发生机制和原理。《心理罪》中所有看起来罪大恶极的人,如果深入他们的世界和心理,会发现一切都合情合理。只是人行为做事的原则应该是不伤害社会中其他人的感情和利益,所有道德和教化的目的,也是维持社会的和平和安宁。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或者没有原因,理解与不理解,便成了一种个人选择。

       任何一种性格的形成都与个人经历尤其是童年经验密不可分,任何一种看似不能理解的行为背后都有其合理的原因。

行为的背后是动机,动机源于目的,目的基于性格,性格源于童年与经历。任何一种看似不能理解的行为背后都有其合理的原因。


       文摘:

       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有目的和目标导向的,也就是有动机的。而行为背后的动机,则是基于其性格,性格基于童年环境。人是群居动物,人性是在群居之后形成的。

        社会需求塑造了人类灵魂并指引着人类活动的方向,责任感、忠诚、坦率、诚实等美德只能从群体生活的普遍原理中衍生并维持,我们只有将个人放到群体中才能评判他的品行优劣。

        儿童的苦恼任性都是其获得权力欲望的表现,过分关爱会让儿童变得自私且缺乏独立性、社会感,缺乏关爱则会使儿童自卑,自卑的极端是自负,对权力欲望的不懈追求。

       那些渴望优越感和支配感的人则很难被影响。只有乐于接受命令的人才会有较好的催眠效果。

      一类人是妄自菲薄,一类人是妄自菲薄。对这些顽固不化的人,我们很难做出任何改变。

       儿童是恶是善,以及是否具有领导力,在游戏中都暴露无遗,可以看到他们对生活的总体态度。

        咬指甲和抠鼻孔这些动作暴露了他们的固执本性。

       我们对待生活的整体态度构成了我们梦境的基础。

        应当将个体放入其所成长的环境中进行评价。

       他们在家里靠后的排名催生了竞争意识,迫使他们憋足劲头要超越其他人。

      性格特征只是个人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外在表现。性格特征并不是继承的,也不是天生的。

      攻击性性格:自负、野心、嫉妒、贪婪、憎恨;非攻击性性格:焦虑、胆怯、自闭、抑郁。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解人性》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