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

图片发自App


Day137 再读自卑

再读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理论,上学期学习《儿童的人格教育》时的点滴似乎又如涨潮般回到脑海中,又引发了我新的思考。

  而经典的理论,就在于它能够常读常新。

  《自卑与超越》和《儿童的人格教育》,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他最负成名的理论创见。而要读懂阿德勒的理论,必须深入把握他的语境中的“自卑”概念。

  在心理学中,有许多概念,在学术领域,与通俗话语中,具有辩证关系,含义不尽相同。例如,“自由”、“纪律”、“危机”等等,而“自卑”也是如此。阿德勒所言的“自卑”与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自卑”,既有相似,又内涵不同。


1、 相似处——对比出不足而引发的无能感

  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卑”,更多指的是通过与他人对比,而显现出自身的不足所带来的落差感,失落感。在这里,自卑源于与他人的对比,自身能力和表现的不足——不够优秀,不够出众,甚至不够美丽,等等。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种通过与他人对比而产生的不足感,一方面会引发强烈的负面自我暗示,削弱乃至消解人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会激发人追求卓越的进取之心。

而阿德勒的“自卑”也包含了这一层含义, 但含义更加丰富而深刻。


2、 差异处——不仅是对比他人,更是对自身有限性的觉察

  阿德勒的“自卑”,突破了一般意义上“自卑”的狭隘定义——后者必须建立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而前者不仅如此,更基于对自身有限性和生命本质的觉察。也就是说,一般意义上的“自卑”更多的源于后天环境中的对比,而阿德勒却认为,“自卑”是人的本质属性,人面对外部世界——不仅仅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部的心灵环境,都存在着有限感和无能感。

  为了更准确地理解二者差异,可以引入两者对应概念进行参照。一般意义上的“自卑”对应的概念是自信,即一种对自我能力确信和认可的精神状态,这非常接近于班杜拉所提出的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的概念,“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那么反过来,自卑就相当于一种无法应付特定情境能力的负面估价。

而阿德勒的“自卑”所对应的则是超越。“儿童在某种环境中,感受到了自卑、脆弱和不安全,而这些感觉反过来又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刺激作用。儿童便下决心摆脱这种状态,努力达到更好的水平,以获得一种平等甚至优越的感觉”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这里的自卑是指引发个体产生不足感,无能感,从而刺激个体产生超越自我的心理动力。

如果从措辞来看,一般意义上的“自卑”是一个明显的贬义词,并非每个人都具有,而阿德勒的“自卑”却是一个中性词,因为“它是生命成长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是根植于人的本质属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读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