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会有时,打脸自挂东南枝——开篇语



走过魔幻的2020年,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迎来自己的三十而立。

走出象牙塔,入职恰满三年。我想,是时候以此为契机,重整旗鼓。

从前常与父亲在饭桌旁胡侃一通,从英国脱欧到“懂王”竞选,从辩证法到资本论,每天讨论着些叙事宏大却“无用”的话题。阅世尚浅的我常有些理想主义且自以为成熟的观点,讲的口干舌燥,颇有几分后浪欲把前浪拍的气势,时常惹得父亲一脸黑线,沉默摇头。

如今回想,终归逃不过一句too young too simple,却再也没了向父亲俯首认怂的机会。

可见人的成长轨迹有其规律可循,若无重大转折契机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少走弯路”的开挂模式常只存在于长辈们的美好愿望中。城市的发展路径又何尝不是如此。

想写点什么的念头由来已久,从小时候的鲁迅情节,到《十三邀》唐诺篇引发的触动。作为一个阅读量从小到大几乎单调递减,大三后偶有反弹的半吊子“读者”,虽然常有转为“表达者”的冲动,却由于怯懦而屡屡作罢。

从“读者”转变为“表达者”,难逃被误解的宿命。语言的精准度本身有限,隐含的前提假设易被忽略,哈姆雷特千人千面,更何况这个萌新“表达者”本身也是个偏见与矛盾的混合体。

通过公众号“表达”的意义更多在于敦促自己不断扩展思想的边界、辅助内化新接触到的知识以及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新火花。随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未来的自己颠覆或者修正此刻自己的部分认识,再正常不过。“被自己打脸”也是表达者难逃的宿命。

公众号的定位是杂谈,不杂不足以体现“表达者”思绪的凌乱。内容涵盖古今中外的社会观察、规划反思、读书心得、动漫考古、影视赏析、美食安利……,上不封顶,下无底线,是表达者在混沌中寻找秩序的挣扎。

通勤爆肝,深夜放毒,佛系更新;

时间有限,篇幅参差,随心所欲;

自由拍砖,思想探界,不见不散。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风破浪会有时,打脸自挂东南枝——开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