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秋—悲情燕赵1

燕庭夜雨

自古燕赵之地颇多慷慨英武之魂,胸怀未发之辈,前有武灵王胡服骑射,征胡狄,灭中山,筑长城,后有燕昭王筑台拜帅,乐毅伐齐连克72城。然弱燕何以复秦,似是而非的强大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一只暗箭,使燕国急转而下……

1、乱世之中效仿尧舜,孱弱之君误国害子

燕国自先祖召公开国以来,传位至燕哙已历经38代,其间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些许小国,定都蓟城,始有如今燕哙王之版图,燕哙王深受孔家学说影响,行仁政,礼遇贤才,想要以仁爱来建立一个没有战乱的理想社会。

燕王哙3年,联合四国伐齐未果,深受打击,自感不是一位乱世之英主,长此已久,自己将会成为燕国的亡国之君。为了逃避责任,他更加的崇尚虚名,崇尚尧舜。国相子之见此,暗地之中笼络党羽,以鹿毛寿为首的众卿奏请让位于子之:“大王年事已高,想要使燕国富强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国相子之素有贤名,不如将天下让与子之,大王也可享誉让贤之美德。”尽管太子平等宗族人士极力反对,燕哙王还是将国家交到了子之的手上,自己也甘愿称臣。

消息传入齐国,早已做好准备齐军趁太子平作乱之时,以剿逆扶正之名攻入燕都,处死子之,而太子平和燕王哙,也先后死于战乱之中。消息传入韩国,公子职掩面大泣:“国破家亡,父兄惨死,自己这个燕国公子也没有存在的意义,想到自己也许会被流放,成为庶民,绝望和愤恨涌上了心头。

2、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齐国攻破燕都,率先打破了相对稳定的局势,唤起了各国的危机感。尤其对赵国有不小的威胁,燕国一旦完全沦陷,赵国相当于腹背受敌,这不仅摧毁了赵武灵王理想中制衡各诸侯国的重要一环,同时,也使赵国多年来为抗秦而做出的种种部署计划濒临破产。

此时,赵武灵王突然想起了还在韩国的公子职,便派遣使者入韩会见子职,使者曰:我赵国欲兴义师助公子复国,未知公子之意如何?子职听闻,喜极而泣:大王若能助我复国,我必与赵国结为秦晋之好,为赵王马首是瞻.”适年秋季,武灵王汇合韩魏二国军队护送子职还燕都,齐军见其势大,抢掠铜器妇孺,回归赵国,留给子职的只有一座满目疮痍的废墟之城。

还有一股来自于燕人心底燃起的复仇之焰。

3、高台拜帅,拓疆驱胡,邹子吹律,寒谷生烟

昭王三年,燕都蓟城已逐渐恢复生机,然而,此时的燕昭王却日夜惆怅反转,茶饭不思。只因为,燕是小国,国弱而民贫,如何才能吸引到有用的人才呢?身旁的老臣郭隗心思缜密,一语为昭王破解心事:大王若要求贤,不如就从重用我这个庸才开始吧。燕王不解,郭隗笑道:老臣这样的庸才,大王都能重用,足见大王求贤心之切,意之真。天下欲成功之士听闻,自然会径向来投。其后,燕王高筑“金台”拜帅,买马骨吸收人心,又派遣大将秦开东征,开疆两千余里,筑长城。任命邹衍以治农,殷实粮库。

后人赞曰:燕有寒谷,不生五般,邹衍吹律,寒谷可种。以乐毅为帅,操练兵甲,派出精明细心之士,遣往齐国,刺探齐国边防战阵,朝中动态。万事俱备,只待天机。

4、孟尝君出走齐国,苏子殒身碎齐信

在燕国崛起的同时,齐国内庭也发生分裂,随着齐王的不断成熟,孟尝君田文逐渐感到齐闵王对自己的不满和敌意,持功自傲他却始终未敢僭越,只因田氏一族势力庞大,公然篡位只会引来田氏内部分裂,会被其他六国趁虚而入。而后发生的“田甲劫王”一事的失败,使得这位前半生饱负盛名的齐国重臣,流亡他乡。没有了田文的制约,齐闵王越发的骄傲起来,甚至自称东帝,公开藐视周天子和当时的礼乐制度。此外,田文的离去,也使得燕国间谍苏秦更加肆无忌惮的施展自己的权术,先后献计攻击秦,赵;最后向自己最忠实的盟友宋国痛下杀手。

至此,齐国已失信于天下。燕昭王见天时、人和已有,于公元前284年秋,以乐毅为帅,联合秦、三晋,举兵伐齐。齐王傲慢,数年间用兵未尝一败,督促大将触子迎敌。大败。燕军为雪三十年前亡国之恨势如破竹,直捣临沂,复制了当年蓟城之景。此后,乐毅在齐境巡战,采用围点打援之法,连克七十余城,齐王欲借楚军之力对抗燕军,然而楚国不忘垂沙之仇,杀掉闵王,诺大的齐国,只剩即墨,莒县二地。

5、背箭如芒,春秋一梦

即墨的久攻不下,使得当时年少不沉稳的太子惠王诸多不满,向昭王进言说:听说即墨城内妇孺老弱居多,城防军士不过千人,乐毅将军久攻不下,是想要趁机自立为齐王,君父不可不多加提防。

昭王深知,没有乐毅就没有如今的复仇,当众斥责鞭打太子,使得太子更加记恨于乐毅。昭王去世后,惠王继位,以骑劫替换乐毅,田单一看棘手的乐毅被撤换,抓住机会,在夜间以火牛阵大破燕军,斩杀骑劫,各地齐国民众听闻此讯纷纷协战,由于战线过长,燕军还需分派少量军士镇压齐国各处,致使燕国主力溃败,一时难以重整旗鼓,各地齐国民众听闻此讯纷纷协战,齐国尽收失地。燕昭王呕心沥血三十载,一夜之间化作乌有。

这恰是: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乱世之秋—悲情燕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