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社会心理学》,读书感悟:第四章态度和行为。
一、态度对行为的预测。
人们表现出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各种行为。
学生对于作弊的态度与他们实际作弊行为几乎没有关系,
对教堂的态度与星期天做礼拜的行为只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
自我描述的种族观与真实情境中的行为几乎不存在什么相关。
道德伪善:表现的有道德水准,但实际上拒绝为之付出任何代价。
当道德和贪婪同时在竞技场中时,通常是贪婪大获全胜。
真理只有在被发现时才显的显而易见。
1.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①什么时候社会因素会对于我们所说的话影响最小。
社会心理学家从来都不可能直接测量态度。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需要测量外显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家想出了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尽可能最小化社会因素对态度报告的影响。某些测量通过内隐态度(无意识的)测量补充了传统自我报告对外显(有意识的)态度的测量。
内隐联想测试:用反应时来测量人们概念联想的速度。
内隐偏口普遍存在。
内隐偏见存在个体差异。
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内隐偏见。
②其他因素何时对我们的行为影响最小。
在任何场合下,引导我们作出反应的不仅仅是我们内在的态度,同时还有我们面对的情境。
③态度何时能预测特定的行为
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
态度与观察到的行为存在具体的相关。
强有力的态度能够更好地预测行为。
④态度何时是有效的。
三思而后行。
自我意识强的人通常会受自己态度的影响。
通过经验建立稳定的态度,最好的用来预测行为的态度是可接近和稳定的。
我们内在的态度是如何与我们外在的行为想联系的呢?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态度和行为互相支持。流行的大众观点强调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作用,但令人惊奇的是,态度--通常被认为是对一些事物或人的情感一一一经常不能很好的预测行为,并且,改变人们的态度很显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行为,这些发现让社会心理学家急于去寻找我们经常言行不一的原因。
最终得出的答案是:我们所表露的态度和做出的行为各自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态度能够预测我们的行为:①如果把“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②如果态度与预测的行为(比如对股票的研究)紧密相关。③如果态度是强有力的(以某一些事提醒我们牢记这一点,或通过直接的经验意识到这点),在这些情况下,我们的所想所感与我们所为会紧密相关。
二、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思维能影响行为,行为决定态度。
1.角色扮演。
角色这词来源于戏剧,正如在戏剧中一样,他指的是那些处于特定社会位置的人,被期望表现出的行为。
2.言语变成信念,我们经常通过措辞来取悦听众,我们传播好消息比坏消息要快得多,并且会根据听众的立场来调整要说的内容。
3.登门槛现象。
低价法策略:一种被一些轿车经销商灵活应用的。
4.邪恶行为与道德行为。
行为决定态度的定律也会引发不道德行为。邪恶有时会来自逐渐升级的承诺。一个不起眼的恶行恢复侵蚀人们的道德感,轻易引发一种更恶劣的行为。
邪恶行为影响态度的另一途径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即我们不仅伤害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同时也不喜欢那些我们伤害的人。
5.社会运动。即在这一法律约束下的行为,对种族态度产生强大的影响。
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也以相反的方向起作用:不仅态度会影响行为,行为也可能影响态度。当我们做事时,我们往往会夸大事情的重要性,特别是当我们为该事负责时,许多研究可以证实这一点,社会角色规定的行为铸造了角色扮演者的态度。
简单地说,我们所说所写会强烈的影响我们随后所持的态度,
对于登门槛现象的研究说明,对一个小行为的承诺可以让人们更愿意做一件更大的事。
行为也影响我们的道德态度:我们倾向于将自己行为解释为正确的。
同样,我们的种族政治行为也可以塑造我们的社会意识:我们不仅仅坚持自己相信的,我们也相信自己所坚持的。
政治和社会运动可能会导致旨在大规模态度改变的立法行为。
三、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
1.自我表露:印象管理。
给别人一个好印象,常常能给自己带来物质和社会上的回报,能让自我感觉良好,甚至能让我们的社会身份更有保障。
2.自我辩解:认知失调。
我们的态度改变,是因为我们想要保持认知间的一致性。
认知失调:当两种想法或信念(认知)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感到紧张。
选择性接触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
准确性动机,在一些实践性强而价值观无关的问题上更可能起作用。
失调理论主要用来解释行为和态度之间的矛盾关系,这二者我们都能意识到。
认知失调理论为自我说服提供了一个解释,并做出了一些惊人的预言。
①理由不足,如果我们觉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话,我们的态度就会依从行为。只有当权威在场时专制管理才有效。
②决策后失调,
对于选择权和责任的强调意味着决策会产生失调。
当做出重要决策以后,我们经常会高度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此来减少失调。
我们决定的一定是对的。
我们的偏好会影响决定,而决定又会强化我们的偏好。
一旦做出决定,他就会自圆其说,不仅仅承认会这样。
3.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理论:假设当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会做出类似的推断。当我们摇摆不定或态度不明确时,我们就会处在局外人的位置上,从外部观察自己。倾听自己的言语,则可以了解自己的态度,观察自己的行为,则可以提示自我信念有多么决定,尤其是当我们无法将自己的行为简单地解释为外部约束的时候。我们自由做出的行动正是对自我的揭露。
四、行为可以修正自我概念。
①表情和态度。面部和躯体反馈效应。
观察他人的面孔,姿势和声音,我们就会自然而然无意识地模仿他们每时每刻的反应。
面部表情也会影响我们的态度。
老套的行为造就了老套的思想。行为影响思想。姿势也会影响表现。
②过度合理化和内在动机。
回忆一下前面提到的理由不足效应--即最小的刺激能够最有效地促使人们对一个活动产生兴趣并与持续做下去。认知失调理论对此做出了一个解释:如果外部刺激不足以证明我们行为的合理性,我们会通过内部心理活动证明自己行为的合理性,以减少失调。
人们通过关注周围情景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自我知觉理论还会提得出更进一步的结论。
过度合理化效应。
当人们在没有报酬或没有强迫的情况下做出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我们会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对这种活动的兴趣。而外部报酬引导人们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激励因素,从而破坏了内在动机。
没有预期的报酬并不会破坏内在的兴趣,因为人们仍然可以将他们的行为归因于自己的动机。
如果我们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充分的理由,并且给予他们报酬和赞赏,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有能力,我们也许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继续学习的欲望。
4.理论比较。
自我表露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从表面上看起来行为会影响态度。
认知失调理论假定我们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以此来接受我们内部的不适。
自我知觉理论则假定同观察和推断他人态度一样,我们会审视自己的行为并且做出合理的态度推断,
①失调的激活
失调是一种对令人不适的紧张的激活状态。
自我肯定理论:证明自己的行为和决定其实是一种自我肯定。它保持并维持了我们诚信和自我价值。
失调状态确实会激发紧张感,特别是当他威胁当对自我价值的积极体验之时。
②当没有自我矛盾时的自我知觉。
失调过程会激活不失感,同时当行为与态度之间出现矛盾时,他还可以进行自我说服。但是失调理论并不能解释为十条状态下的态度改变。
失调理论同样无法解释过度合理化效应,因为。在有报酬的情况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应该换起高度的紧张感。
失调理论可以成功的解释行为与明确的态度冲突时出现的结果:由于感到紧张,所以我们调整态度来缓解紧张,此时失调理论就解释了态度的改变。在我们的态度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情形下,自我知觉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态度的形成。当我们做出行为反应时,我们会产生更可接受的态度来指导自己未来的行为。
三种不同的理论可以解释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自我表露理论假定人们适当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使其看起来与行为一致,尤其是那些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我们可以找到证据证实人们确实会因他人的想法而调整自己的态度,但与此同时也会发现有时真的会引发真实态度的改变。
另外两种理论认为我们的行为会促使真实态度做出改变。
认知失调理论的解释是,当我们的行为与态度相反或者很难做出决定时,我们会感到紧张。为了降低这种情绪的激活,我们会以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失调理论进一步认为我们不当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少,我们越觉得自己对其负有责任,从而会产生越多的失调,态度也改变的越多。
自我知觉理论则假定当我们的态度不很坚定时,我们就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及其环境来推动我们的态度。自我知觉理论的一个有趣的推论是“过度合理化效应”:付给人们的报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将他们这种乐事转化为苦差(如果这些报酬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与报酬)。
研究都证实了这两种理论的预期。这表明他们分别描述了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