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你好

八月,你好。

一早醒来,看到新网师发来的新学员入学公告中有自己的名字,早就得到了新网师班级的微信通知,只是在公告中看到自己的名字,这种感觉,挺好的。

又看到了教育行走群里,为圆满完成第二期打卡任务的学员颁发奖状,虽然这个奖状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和价值,至少这是对自己的一份认可。

我没有得到,因为加入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比较晚,既使每天坚持打卡,但是截止六月底,也只写到280多天,心中还是有些惋惜。

也在今天,教育行走一起写吧第三期打卡任务开启。小尘老师让我们自己组队,我想也有一种相互督促,相互鼓励的意义吧。

新网师群里在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个为什么我们现在读书多是接受,却难有批判性思维?第二个问题,我们用思维理解一切,却很少反思思维本身。

这是学员在读了《未来教师》这本书后,提出的问题。在读书的时候这些也是我理解上的难点,只是我只思考了班主任提出的问题,懒得思考我的难点,我没有产生新的问题。或者应该这样说,不是没有产生新的问题,而是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提问。

部编教材有一个策略单元,专门教孩子们学会提问。当时觉得没必要,现在看来,如果要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真的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思考。

对于新网师群里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我思考后的答复是:第一个,我们之所以接受的多而批判的少,因为我们的认知高度达不到,我们对作者提出的某一个知识点完全不了解或者说了解的太片面,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很难去全面的系统的深入思考,正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第二个问题:在郝晓东老师的书中,他以杜威来做例子:大多数人的日常反省是对自己固定的认知模式,深层信念之中的反省,而杜威强调的反省却是对认知模式的反省,或者说是对自我的思维假定、原认知、潜意识、深层信念、人格的反省。是对支配我们观点背后观念的反省。用一句比较流行的心理学上的语言是:“一直这样就对吗?”之所以一直这样,是我们自己的一个固定的认知模式,我们要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来反思我们的思维本身。思维的改变才能带来行为上的改变,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有正确的方向指引,所以说思维和方向比理解和行为更有价值。

新网师读书打卡任务已经进行到第八章,可是我才仅仅跟到第五章,这样读书挺累的,薄薄的一本书,如果按照以往的读书习惯,早读完了。只是按照往常的惯例,收获一定没有这么多,思考一定没有这么深。

好在新网师课程的开始在八月,我可以有很多的时间去调整,去适应。

进入八月,八月,你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八月,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