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校园里说自己待遇低的那一波老师,其实恰恰可能是已经被高校所边缘化的一批老师,也是根本没能力找到待遇更好工作的老师。
在高校里,经常会有这样的一波“非主流”教师:他们课上的很好,而且有些老师非常敬业。但你会发现他们的课永远只局限于公共课或者本专业的基础课,永远仅限于基础教学;
他们上课时永远讲授的只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从来不会提到目前的学科前沿,而在知网上搜索他们的名字,你会发现他们可能好几年也没有一篇有分量的论文。
他们有可能头发花白了还是讲师,或者临近退休了还是副教授。他们觉得是自己是受到了排挤,是怀才不遇,是整体环境,但实际上只是他们自己落伍了。他们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出现了错位。
在教育部的职称评审文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高校分类,也就是明确各高校的职责,按照高等学校所承担国家教学科研任务的不同并来划分各高校的职称评审标准。
对于211以上大学,国家的定位就是“教学科研型”大学,要求“在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情况下,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强调科研成果队于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的作用。
对于211到二本这个层次的大学,则是要求“应把握出教学业绩,同时兼顾科研的原则”
而对于普通专科学校、高职学院、成人高等学校,则明确“应以教学业绩为主”,在职称评审中“重点考察其教学方面的突出成绩,鼓励广大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所以,在某一个层次的大学工作,就意味着你在享受这个层次大学的权利和福利的同时,应该做出对这个层次大学有益的贡献。如果没有做出这样的贡献的话,那一定就是你和学校的双输。
事实上,以我目前所接触到的高校教师,只要是在高校发展的“主流”群里里,过了副高职称这个“鬼门关”的,收入水平很少有达不到本行业中上水平的。
而一个行业内的中上水平,肯定是高于刚毕业工作的学生收入水平的。
这些老师们一年在学校的工资收入,大部分都占不到自己全年收入水平的一半。
第一流的人物,或是成为银行或民企的独立董事,或是自己开办公司企业有自己的事业;
第二流人物,则是可以将自己的知识迅速变现,一个科研课题或一项专利发明的收获可能就是七位数或八位数;
第三流的人物,可以通过不断和第一、二流人物合作,在校内不断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待遇;
最不济的,每年来两个横向课题,也能赚个双倍学校工资。
至于连横向可以都拉不到的,不是还有政府各类补贴类课题项目么?虽然钱少事多,但是积少成多啊。
要说连这类课题都申请不到,那只能说他的科研水平可能实际上还不如一个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