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 永远的必修课 观影《寻梦环游记》

      猫在家里,看了两部电影《神秘巨星》和《寻梦环游记》。好电影真的是一场灵魂的洗礼。仿佛久居城市的人们在青山绿水中脱胎换骨一般的舒畅。泪水湿了多少张纸巾,心底就涌出了多少感悟的话语。

     

  《寻梦环游记》里面的小男孩米格来到了亡灵的世界(中国的叫冥间),里面的一段对话击中了我。“被活着的人遗忘才是终极死亡”。这是一个关于死亡的话题。

      在我的生命历程中,第一次接受死亡这个题目就是父亲的离世,以前那都是别人家的事情。就像马尔克斯说的:“父母是你和死亡之间隔着的那道帘子,父母在,你永远不能直面死亡。” 三年之后,我才真正能走出来父亲离世的伤悲,但是对于我,从此死亡被赋予了太多的概念:死亡就是只有时间才能治愈的悲伤,死亡是谁也逃不开的归属。死亡就是一辈子的必修课。

      在这部电影里面,我看到了墨西哥的文化和民俗。亡灵节的那一了墨西哥的文化和民俗。亡灵节的那一天,就好似中国的清明节,是活着的人和失去的人见面的一天,气氛上中国是肃穆、悲伤的,西方是欢快、高兴的。形式上中国是墓地扫墓,西方是化装舞会。电影里面亡灵节那铺满万寿菊的回家之路,墓地变成了一个盛大舞台,人们载歌载舞。在世界上大多国家都畏惧死亡的时候,“死亡” 却是墨西哥人最有趣的玩具。他们认为,“ 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这让我一直以来对死亡有了新的认识。

      米格自小喜爱唱歌,可是遭到整个家庭的反对,因为他的曾曾祖父为了歌唱抛弃妻子。米格阴差阳错来到亡灵的世界,见到了他的曾曾祖父,了解到他是被坏人陷害才没能回到家里,他一直思念着女儿可可,也就是活着的米格的祖母。这里面有一个有趣的设计:活着的人在亡灵节的祭祀台上摆上逝去人的照片,在这一天,亡灵才能通过阴阳两界的奈何桥和亲人团聚。这就引出了一个新鲜的话题:终极死亡。

    记不得谁说的: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第三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所以被活着人纪念回忆,灵魂永远不会死亡。

      这让我想起了钱穆先生的《中国思想史》里面提到中国古人早就《中国思想史》里面提到中国古人早就对死亡有更高的命题:不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对不朽最好的诠释。也是告诉我们该如何活着。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文天祥,被中华民族传颂,但是我们必定是某个人妻子或丈夫,某个人的父亲或母亲,某个人的挚友,某个单位的职员。不在意记住我们的人数多少,只要有人记住就好,就像我生命里永远记住的父亲一样。

     

    苏轼的文字让他永远不朽,可王弗这个美丽的女子一样在苏轼的心理不朽。“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十年后苏轼想起亡妻,写下了多少生死两界的思念。从人生的角度,王弗不也是和苏轼一样的成功?因为他们都是不朽。

      看明白了死亡,是为了更好的面对人生。我不一定是一个很成功的人,不一定是个优秀的教师、不一定是个完美的妻子和母亲。但我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有趣的人。我会让你看到我吃饭很香的样子,做饭很投入的样子,看书很安静的样子,旅游很兴奋的样子,哈哈大笑的样子、打嗝放屁样子。

      向着快乐而生是我的愿望,但如果做不到,那就向着热爱而生。爱你所爱,行你所行,遵循内心,无望西东。

你可能感兴趣的:(死亡 永远的必修课 观影《寻梦环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