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可能会引起有些朋友的反感,但敬请看到最后,也许你会客观地看待这一年所发生的巧合事件。也希望平台能高抬贵手,允许此文的发布。谢谢!
955年,后周世宗开始“灭佛”,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运动中的一次。后周世宗之所以天不假年,正当壮年就撒手人寰、出师未捷身先死,很多人相信正是源于此次的灭佛行为。
后周世宗,原姓柴,名荣,是五代十国建立后周政权的郭威之外甥,过继给郭威后改姓“郭”,但是人们还是习惯称之为柴荣。
柴荣生于921年,他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官二代,相反早年穷困的他还曾随商人在江陵贩过茶,后来随舅父郭威就藩。
公元951年,后周建立,柴荣被任命为知州,为政清肃,盗不犯境。
953年,任首都市长(开封尹),很有实践经验,也知道民间疾苦。
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继位称帝。
柴荣在位期间,对内整肃军队、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修订礼乐、制度、刑法,使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地区经济开始复苏。对外南征北战,西败后蜀,收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辽朝,连克三关三州,为后来赵宋能够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幸在959年,和大臣们在商议攻取幽州时突发疾病驾崩,年仅三十九岁。
如果没有自955年开始的灭佛运动,也许可以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完美帝王。那么为什么柴荣要“灭佛”呢?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呢?
其实都不是,说到底还是一个字——钱!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中央对全境的统治力日趋减弱,尤其在河北、江淮甚至蜀中、关中,割据的节度使比比皆是,世代传承;唐末黄巢起义进一步摧毁了腐朽的封建王朝的统治,使得皇帝成了孤家寡人进入五代十国后,虽然政权更迭得挺热闹,但是中央政府的政令也就在首都附近的些许州县打转转而已,所以国库日蹙。
第二,由于连年战争不断,所以国家的人口日益减少,还有很多的人口被隐匿了起来,或者隐匿在豪强大户之家,就是隐匿在寺院庙宇之中。
第三,柴荣要统一天下,需要有雄厚的财力支持,需要大量的铜。
所有这些需求都可以从一个地方取得突破——佛!
当时后周统治约90余州(相当于现在的大市),竟有3万多座佛寺,平均每州合300多座寺庙。
身逢乱世,按照《茶馆》中唐铁嘴的说法:“这年头,今天不知道明天,可不多算算命呐!”
乱世问吉凶(其实,盛世问富贵),造成了人们对宗教的虔诚,同时为了逃避征战双方的赋税、徭役、拉夫、抓丁,很多人选择出家或者捐赠、租种、隐匿在僧家的田产中。
如果能将这一部分的人力、物力、财力从佛家收回来,政府才有本钱统一天下、北抗契丹。
柴荣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955年,柴荣诏告全国,在肯定佛教的济世之益的同时,直言近些年来的泛滥之实,现在采取如下四个步骤,逐步实施:
第一,针对寺庙数量太多,由政府颁发“执照”(敕额),这样就取缔了部分没有执照的寺院,收回了这些寺院所占耕地,并由政府统一安排僧尼还俗务农。经过取缔后,寺庙总数下降到2694座,在册僧尼61200人,取缔了9成的寺庙,从源头控制总数。
第二,国家禁止有敕额寺庙私度僧尼,而是要通过考试,既控制了数量,也提升了僧尼的质量,又避免和社会抢夺劳动力。规定:欲为僧,要念得经文一百纸,或读得经文五百纸;欲为尼,要念得经文七十纸,或读得经文三百纸者。看来没文化连出家都不行啊!而且考试前,还须征得家里直系亲属的同意才行。一经发现走后门、没通过考试的,还会牵连相关人员吃官司,是为连坐法。所有僧尼造册登记,官府留一份档案,以备查验。每年4月,国家会派人核查,如发现未登记者,勒令还俗。同时还给寺庙下令,严禁寺庙私自收留“弃背父母、逃亡奴婢、奸人细作、恶逆徒党、山林亡命、未获贼徒、负罪潜窜人等”。夯实从业人员的准入机制。
第三,柴荣对于国家急需的铜,柴荣没有采取极端的收缴方式,而是采取相对宽松的赎买政策,以免激化矛盾。规定限期50天,所有寺庙都必须把没得到官方厘定的铜铸佛像及铜器物上缴官府。官府等价补偿。但是,如果发现隐匿的,会根据称重定罪,超过五斤者,斩!
第四,严格取缔那些流落在社会上,甚至靠假冒、通过自毁身体进行表演乞讨的,如“舍身、烧臂、炼指、钉截手足、带铃挂灯”或“妄称变幻、还魂”等招摇撞骗的予以取缔。从而净化了社会环境。
平心而论,虽然诏书严厉,但是手段和实施还是比较节制的,可以看作是一场针对流弊进行的移风易俗的宗教改革。在短时期内起到了富国强兵的作用。如果不是柴荣早逝,赵匡胤夺权,此次变革所起到的长尾效应会更明显,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时间或许会大大提前。
而同一年的欧洲的天主教廷却上演了一出影响深远的闹剧。
罗马统治者斯波莱托公爵阿尔贝里克二世的独子,年仅18岁的约翰当选为天主教的教皇。
这位被戏称为“天主教的卡利古拉”的荒淫教皇从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卡利古拉”本意为小军靴,原来是一种昵称,用来形容小盖乌斯·朱利叶斯·凯撒·日耳曼库斯——屋大维的曾孙,少年从征时穿着小小的战靴,一副惹人喜爱的小正太样子,但是他继位后,就完全成了一个贬义词。短短4年间,因为他的暴虐、荒淫最后被自己的卫队弑杀。这个罗马的卡利古拉皇帝就是《罗马帝国艳情史》中罗马皇帝的原型。
约翰十二世不遑多让,配得上这个称呼。正因为配得上这个称呼,他的父亲艾伯里克二世曾是罗马的绝对统治者,约翰在父亲去世后当选为新教皇,由于缺乏监管,这个少年过上了纵欲、挥霍的生活,几令是他所住的拉特兰宫变成了红灯区,并将各种圣物和祭献品作为赌注或馈赠。
为此,他成为了当时意大利国王——贝兰加的觊觎。
为了自保,约翰十二世于公元962年,引入了德意志的日耳曼国王奥托,为其加冕,封他基督教皇帝和罗马保护者的头衔,放任奥托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作为回报,奥托赶跑了贝兰加。
但是顽劣的约翰十二世哪里听得进迂腐的奥托之谆谆教诲,居然和敌人——贝兰加眉来眼去,趁奥托返回德意志,又将头衔转封给了贝兰加。
奥托觉得自己被那个南方的少年骗子愚弄了,立刻并发罗马,吓得约翰十二世匆忙卷了些圣物逃之夭夭了。
于是,奥托主持召开了宗教会议。要求与会者揭露“卡利古拉教皇”的恶行,最后总结出来的指控令人瞠目:
1. 约翰十二世和很多女子有染,其中包括他父亲的情妇;
2. 他收受贿赂、卖官鬻爵,按价授予神职;
3. 刺瞎了自己的精神导师,阉割了一名红衣主教!
等等等等,简直罄竹难书,最后奥托于公元963年,罢免了约翰教宗之职,另立新教皇。
但是等奥托已离开,约翰十二世的还乡团就回来了,他立刻对曾经宣判他的主教们进行疯狂的打击报复。
奥托本来想再度回到罗马整治约翰十二世,但有个嫉妒的丈夫却省了他的事。
那人得知教皇送了顶帽子给他后,直接把约翰十二世锤成重伤,3天以后约翰十二世就在其情妇的怀中一命呜呼了,年仅27岁。那一年是公元964年。
约翰十二世和贝兰加和奥托的恩怨从一个侧面揭露了意识领袖和世俗领袖为争夺对土地控制权而进行的博弈,这场博弈将持续千年。
本文一点没有贬低任何宗教的意思,只是在讲述那一年所发生的两件大事,恰巧这两件事都与宗教有关,既然是历史,便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有因果,任何事件都不是孤立的,放大到世界大历史中,东西方经常会发生许多有意思的巧合,细究缘由,或许会有新的发现呢。
周世宗灭佛,在那个时间点上,柴荣只有通过这一方式来充盈自己的国库而不会引起大的社会动荡,遍布全国的3万多座寺庙是正常的数字还是一个非正常的数字呢?那些隐匿在晨钟暮鼓声里的人口是否应该被释放出来纳入朝廷的征税体系呢?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世俗冲突,还是结束战乱、收回燕云屏障呢?每次灭佛的结果都成就了佛教的涅槃重生,这又是为什么呢?
应该天主教的教皇权力大,还是应该世俗国王的权力大呢?贵族出身的教皇是否可以为所欲为不受管束呢?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对欧洲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这一切的一切,或许都从公元955年周世宗“灭佛”和“卡利古拉”登基开始吧。
文 | 云间大彭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