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的透明化机遇

一、“贝壳找房”崛起于透明化机遇

在传统的租房领域,所有人都以为是“一片红海”、“大局已定”的时候,贝壳找房异军突起,象一条鲶鱼,搅动了整个房产租赁行业。2018年7月的极客公园Rebuild2018科技商业峰会上,贝壳找房与蚂蚁金服、美团点评等斩获“等知名互联网企业,一起斩获智能商业创新力top20·暖科技创新力”大奖。主办方对贝壳找房予以高度评价,“贝壳找房是将技术渗透进日常生活,解决用户实际问题,推动信息无障碍、资源获取平等的公司。”分析贝壳找房崛起的背景,将“真房源”和“ACN合作网络”作为平台基础规则。通过资源共享,合理分配,打破行业原有信息孤岛局面,让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多方共赢。正因为此,才成就了这条鲶鱼。传统的房地产都能被透明改变,我们对区块链投资测评,我们同样期待这样的项目。

二、“区分”能否成为区块链测评的“贝壳找房”?

在区块链投资领域,当下区块链领域评测机构独立客观、公开透明、商业盈利三者之间面临各种挑战。正如“区分”白皮书描述的,区块链世界急需一个基于算法共识的可信赖的评测组织。在制度设计中,“区分”使用了数字身份、区分指数、内容自净化机制、可高度定制化的自盈利站点模式,定位于“区块链投资者的服务方”,以对项目的分布式评测为切入点,最终,成为一个拥有海量区块链用户的大数据平台。这一切数据的产生将可更精准地预测行业走势,判断区块链在不同领域的发展趋势。除了可以更科学地服务区块链投资者,更能为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丰富更精准的行业数据,以此推动整个区块链行业健康、有序、持续地发展。

从白皮书分析,“区分”的组织价值网络都是围绕“透明化”,通过信息透明,价格价值透明,人格价值透明,通过“透明”,推动认知匹配,倡导区块链测评的“透明”主旋律和可持续根基。

三、关于“区分”的几点思考

从“区分”的白皮书,看到了创业团队的激情,既有行业经验展现,也有统筹规划的壮志,从项目白皮书本身的设计,自己的几点思考,希望项目方能够让项目更好落地。

1.成功不是“测评”出来的,而是“实力+运气”的结果。

一个企业、一个项目的成功,都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的成功,在区块链项目投资领域,这个逻辑依然适用。所有的区块链项目能否成功,紧靠“测评”是不够的,项目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制约,运气的成分也不容忽视。所以,好项目不等于成功项目,测评结果与实际结果未必划等号,这个逻辑会在激励机制、权重分配上带来更多变量。难度可想而知。

2.“测评结果”的阶段性与项目发展的长期性带来的挑战。

项目的好坏需要“时间检验”,而测评结果是基于历史数据的测评,把测评结果与权重的动态化设置模型,难度不小。对“作恶”的零容忍和 CG打假举报机制,参与者能否区分“作恶”与“不作为”,“有挺、怼、评论”的设置,在细节上实施上对“识别能力”、“人性考量”等多种复杂因素,还需要有更多备用机制和措施,“互撕”、“抹黑”是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也会对平台造成很大的冲击。

3.项目本身的“自举” 与“更加透明”值得迭代。 

白皮书称“FIND基金会是一个完全公益的非盈利性基金组织。该基金会接受各类Token捐赠”;我们反观DBA后面的投资基金会对项目的投资与孵化,这个区别会对“测评项目方”的吸引力大相径庭,如何激发被测评项目的“Token捐赠”的吸引力,完成“区分”项目本身的自举问题,以及可能带来的“利益相关”影响?其次,“区分”测评结果“透明”源于,“区分”运行机制的“100%透明”,这是平台的最大的吸引力,在涉及运行机制的设计上,还是要更加透明化,避免参与者产生“疑问”,比如“代币销毁:每季度系统内广告收益50%的进入销毁池,剩下的50%Token由理事会共同商讨决定如何使用”,如何使用、原则和比例,在这些问题上,还是尽量表述的更加清晰、透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区分”的透明化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