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怎样做到有主见,但不固执己见?

人的成长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要有强大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越强,脑海中自己的想法就越多,

要能在孤独寂寞的环境下独自处理事情,多读相关书籍。有了主见并不能代表自己的意见都是正确的,无

论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要有批判性思维和要换位思考,这两点我认为是不固执己见的最关键因素。

人是要有主见的,也就是说,要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观感。“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句出自王阳明之口的话,说出了一个极大的真理:这个世界,其实是不存在极度客观的,它来自我们的主观映照,所以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眼中的世界明媚、灿烂、充满希望;有的人眼中的世界阴晦、黑暗、十分绝望。这个灰暗的“现实”,其实是我们的“心中贼”。

    也就是说,在有主见的同时,很多时候,亦不可固执己见。充满希望的人生视角不用说,任何旁人眼里口中的痛苦、灾难、失意,都会转化成生命的养料,滋养得自己的人生愈发强健;充满绝望的人生视角就有必要做转变了,它就是要引导我们去破心中贼,建造现实的美丽新世界。

    破心中贼,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能改变别人的时候,就要改变自己。做人既要如山岳般的高大巍峨,也要如水般的随方就圆,只有这样,才能够活得通透、圆融。

    第二,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就要适应环境。这并不是要我们同流合污,也不是要我们随波逐流,而是采用“曲线救国”的方式,先适应环境,再一点一点地改善环境,就像擦拭一面蒙尘的镜子,总有一天可以让它光可鉴人。

    第三,不能改变事情的时候,就要改变态度。大多数事情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也没有喜悲之分,说好说坏都是人的态度,论喜论悲也是人的态度。态度转变了,事情看上去也就没那么糟糕,甚至坏事里有好事,好比雪地里埋着春芽。

    第四,学会让自己的思维转个弯。每个人都有钻进死胡同的时候,即使不钻进死胡同,也有各自的思维定势,整个社会也有许多的思维定势。僵化的思维造成僵化的行动,僵化的行动造成僵化的结果。我们要做的,是让思维灵活起来,像光线的扭动变化,又像水流的遇直则直,遇弯则弯。

    第五,处世要低头。谁不想高高地昂起头颅?但是行走世间,这样的嚣张跋扈要不得,所以我们要学会以谦逊的态度做人,以低头的态度做事。

    第六,成功是要主动追求的。都想成功,但是什么样的人容易成功?什么样的成功才算成功?怎样才可以成功?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

    第七,幸福是要用心体会的。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但是这个人的幸福不见得是那个人的幸福;那个人的幸福不见得是这个人的幸福;社会上通用标准衡量的幸福不见得是生命个体的幸福;生命个体的幸福不见得符合社会上大家喜闻乐见的幸福。无论你想得到什么样的幸福,都需要有一颗善于体会幸福的心,这样,幸福就会悄悄来敲门。

以上种种,其实都是说明一个道理:做人不可无主见,但是,亦不可固执己见。陷入固执己见的人,就像心中藏着一个处处和命运作对的贼,把我们诱着、拉着,要走向失败的方向。而山中贼易剿,心中贼难灭,心外敌人容易对付,心内敌人不容易降伏,我们降伏自己的心,把各种心贼消除,人生的终极目标就可达到。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四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