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制度是怎样的形式

      中小企业之所以难逃“各领风骚两三年”的宿命,纵然有商业模式的错位和市场竞争的残酷,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很多中小企业不懂得人才管理之道,以至于失去了人心,在企业陷入危机之时,员工不是同心协力渡难关,而是内部利益争夺或四散奔逃

    1、建立合伙人制度管理是让员工“重新做人”的系统工程

    让为自己干等于为公司干的这种互谋互利管理模式,被称为合伙人管理模式,必须建立规范与健全的合伙人制度,合伙人的制度包括进入机制、发展机制、考核机制、分配机制、淘汰机制、退出机制等制度。各项制度是在必须保证合伙人以及企业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订立的,并能保证各方利益的公允性和对各合伙人的约束性。

  2、当导入合伙人的制度后,还必须导入法治的系统管理体系,让员工懂得敬畏和遵守规则是最基本的合伙人精神。

        绝大多数企业的员工都非常反感和抗拒企业制订的各项管理制度,因为现行的企业中员工只是企业用钱买来出力的“牛”,只是一种阶级性的雇主关系而以。当员工转变为合伙人后,员工就会自愿接受并遵守甚至主张建立制度管理。

3、抛弃熟人文化,建立合伙人文化!

合伙人的文化是契约文化,作为企业的领导者,部门的管理者,在没有严格的职场礼仪的要求下往往你的下属如果喊你叫大哥,老兄、老弟?这就是所谓的熟人文化。这种“熟人文化”会在企业管理中无形的形成一种攀亲道故的气氛,将会阻碍企业管理者日常的管理工作,导致团队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为什么?因为你和下属是兄弟关系,就算犯了点儿错,碍于关系和颜面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他们为什么要叫你大哥?只有一个目的:他要特权,想凌驾于所有人之上,靠着大哥,仗着背后有人,不按规则办,在团队里特殊化,横着走,规章制度成为浮云。

  如果我们运行合伙人制度,事情就简单多了,企业和员工不仅是工作关系,还是契约合同关系,公事公办,合伙人制度没有机会再混水摸鱼,投机取巧,有多少本事就拿多少钱,有多大的本事就站多高的位置,为什么?因为大哥不在,没有人卖面子,没有人撑腰也硬不起来,这就是“生人文化”。

    因此,企业的管理者想把团队带好,必须严谨自觉的抛弃“熟人文化”,建立“契约精神的合伙人文化”,不给任何有违规范的人和事留有空间,这样企业在执行管理制度时执行力会提高很多。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中国合伙人,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其中的一句话令我触动很深:不以兄弟情谊维持共同利益,而是以共同利益来维系兄弟情谊。

你可能感兴趣的:(合伙人制度是怎样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