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之非本能趋势-德·弗洛姆《人类的破坏性剖析》精读摘记

社会发展之非本能趋势

——德·佛洛姆《人类的破坏性剖析》精读摘记


编者按:当我们面对现实社会的难题时,不能把这一切的造成归于本能,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心理,我们自己不愿睁开眼睛看我们自己造成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因为我们亲手缔造的这个环境正驱使我们远离精神文明核战的威胁,不是人类的本能使然是社会行为使然!2002.11.23


摘录《人类的破坏性剖析》德·洛姆

弗洛伊德早期学说是以性驱使力(drive)为中心,到了1920年代,他修订这种学说,认为破坏的激情(“死亡本能”)与爱的热情(“生命本能”“性”)有同等的力量。唯一能使性本能受到抑制的是自我生存(自保)本能。

狄斯蒙·莫瑞斯《裸猿》和爱毕费德《爱与恨》及劳勃特·阿德瑞等的作品反映了基本相同的主题:人类在战争、罪行、争斗和种种破坏行为与虐待行为中所表现的侵犯性,是种族发生史演化出来的,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这种本能随时等待发泄。

洛仑兹新本能主义:暴力是动物的本性,受着不可控制的侵犯本能所驱使,这是生物演进的必然结果。这一种本能侵犯理论,很容易变成一种意识形态,安慰人的恐惧感,使我们觉得自己的无能是理所当然。

编者注:本能学说告诉我们,尽管大家都必须毁灭,这种毁灭却是我们的“本性”给我们的命运;这毕竟可以让我们有心安理得,而且我们也知道了为什么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这个样子。

和洛仑兹的侵犯论相反的是行为主义,这也是一种单线式的心理学思想。行为主义所关怀的不是个体里面的力量;它不管人怎么感觉,只问人怎么做,它所讨论的是社会条件对人的行为之影响。

编者注:对人的情与热情的探索缺乏耐心的一种表现,这也是现代人浮躁的一个特征。

斯肯纳的新行为主义目前美国大学中流行最广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的焦点从“感觉”转向“行为”,在20世纪20年代才走向极端,心理学的主流所关心的是行为,而不是行为者,“心理的学问”变成了控制动物行为和人类行为的学问,发展的顶峰是斯肯纳。

✱现代工业社会,人是用头脑来生活的,很少用感觉,情感被认为是无用的累赘。

防卫侵犯:防卫侵犯是人与其他一切动物共有的侵犯性,这是当他的生存利益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攻击(或逃走)冲动,这是种族发生史演化出来的冲动。这一种防卫性的“良性的”侵犯,是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所必需的,它是生存适应性的,而一旦威胁消失,它也跟着消失。

✱恶性侵犯:亦即破坏与残忍。这是人类特有的侵犯性,大多数别的哺乳动物都没有;这不是种族发生史演化出来的,也不是生存适应性的;它无目的可言,除了满足凶残的欲望之外,别无意义。

✱不同的人类团体在破坏性方面,程度相差极大。破坏性的程度跟心理因素、社会结构相关,与文明发展的程度成正比。

✱虐待症患者渴求无限制地控制另一个有情(有感觉的)生物。

✱恋尸症患者想毁灭生命,这种人被一切死的、腐烂的和机械的事物吸引。

编者注:人类的饥饿感,对物的渴求,是人的个欲望驱使;而性欲则是整体生存欲望的表现,而与破坏,这种“生命本”与本能”则是建立在食、色”之上的情感求、这种索求可以说是更高级的欲望,在本能,发展于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前史之属两个不同的层,其发展有不同的时期,有明显的时空差别。2002.11.23)

本能纯粹是自然的产物,而性格根源的热情则是社会的、生物的与历史的产物。它们虽然并不直接有益于身体的生存,但它们和本能一样强烈,甚至更为强烈。它们是人生的基础;人的生活兴趣、热忱与兴奋都从它们产生;它们是人的基本材料,不但人的梦由它们组成,人的艺术、宗教和神话也由它们组成——总之,一切使人值得活下去的东西都是由它们组成的。人没有办法只像一个物体一样活下去,没办法只像一颗从碗里抛出来的骰子;如果把他变成一个吃饭生孩子的机器,他就会痛苦不堪,即使丰衣足食,生活安定亦无济于事。人要求戏剧和刺激,如果他不能在高等的层面上得到这方面的满足,他就会去制造破坏性的戏剧。

编者注:所以,人教化,化如同中药,温补益根,虽来得慢些,但解决根本。由教化而提高人的存素质,是降低人类破坏性戏剧发生率的唯-良方。(2002.11.23

人性热情把人由物体变为英雄,使他虽然身处种种巨大的障碍之间,仍想使生命具有意义。人类会为爱、权力、名誉、复仇等等热情而去自杀,但不会由于性的不满足而去死。这些有非本能的热情刺激着人类,让他兴致勃勃,使他觉得值得活下去。

✱人类的一切热情,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是因为他想使生命有意义···圣者是人性的,最严重的虐待症患者和破坏者也是人性的。···这绝不是说破坏与残忍就不邪恶:只是说邪恶也是人性产物。它们确实是对生命、身体和精神的破坏,但它们破坏的不只是别的牺牲者,也包括破坏者自己。因此,它们构成了一种生命本身相克的境况:生命为使自己有意义而跟自己敌对。

✱在目前自导系统下的工业社会,人们对于破坏与残忍已经越来越不敏感了,而恋尸症则在急速的蔓延;死的、腐烂的、没有生命的和纯粹机械的东西越来越引起众人的兴趣。····我们这个社会,认为进步的意义就是用机械征服自然,而活生生的人却变成了这部机器的附属品。

✱弗洛姆简明结论:如果我们想得到广泛的解救,就必须彻底改变我们的社会与政治结构,把人重新放回到崇高的地位上去。许多人呼吁“法律与秩序”(但我们本来应该呼吁“生命与建设”),呼吁对罪犯做严厉惩罚,另一方面出现的则是某些“革命分子”的暴力与破坏行为;所有这些都是更进一步的例子,表示着现代世界上恋尸症的强大吸引力。人类是这个世界中唯一未完成的生物,我们务必创造适合人类生长的环境条件,并把这件事认作是一切社会努力的至高目标。真正的自由,真正的独立,彻底结束一切剥削性的控制,便是促进人类生长的条件,这样的社会能够动员人类对生命的爱,而有对生命的爱才能打败人对死亡的迷恋。

编者注:上帝与撒旦存,战斗不···

弗洛伊德:死亡本能+生命本能(后期)/性本能+自我生存本能(早期)↑

编者注:当我们面对现实社会的难题时,不能把这一切的造成归于本能,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心理,我们自己不愿睁开眼睛看我们自己造成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因为我们亲手缔造的这个环境正驱使我们远离精神文明核战的威胁,不是人类的本能使然是社会行为使然!2002.11.23

N•亭柏金:从低等进化层次、低等神经组织和单纯的行为模式做推论,来支持有关高等的、复杂的、层次的行为理论,这程序里寓含着危险。

编者注:人类社会内部,似可做进一步的细分。如平民论政治,如具有当的普遍性,同样是危的,中国社会的所谓稳定(大文化稳定)中的不稳社会治不稳定),就是这种错误类推占了社会的主体然,起自平民的精英论政治,应另当别,他们的“论法”比较科学。2002.11.23.

爱有时会变成恨,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其实变的不是爱,而是受伤的自恋心理;也就是说,造成恨的原因并不是当事人的爱,而是他“非爱”的部分。认为唯有爱才会生恨,是把真理变成胡说。被压迫的人恨压迫的人,被折磨的人恨折磨的人,难道是因为他们曾经爱那些人或现在还在爱他们吗?

✱弗洛伊德的科学与心理分析理论全部建筑在“知汝自己”上。意思是要去意识到我们没有意识的事情;这是极困难的,因为人的无意识成分会保护它自己,不让它被我们意识到。因此,人必然会遭遇到它的反抗力。“自知”不仅是智性的历程,同时是感性历程。它不只是头脑的知,而是心的知,是逐渐洞见心灵中秘密的部分,这不但是智性的洞察,而且是感性的洞悟。“知自己”会使人的力量日渐增加,一个人越是接触他内在的真相,他就越是觉醒,越是自由。

✱马克思:掉在深水里的人,只知道地心引力定律却不会游泳,是救不了自己的。

✱中国圣哲:只读药方不能治病。

✱你可以制约他,让他变为奴隶,但他会变得喜欢侵犯,或者生命力衰退;你可以制约他,让他觉得变成了机器的一部分。结果他倦怠,喜欢侵犯并且不快乐。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力量决定行为,这些力量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察觉(洞见)这些力量,会改变这些力量的荷载量,并改变它们的方向。

✱金巴杜博士试验;(a)狱卒的态度。(b)作者的中心课题。“模拟监狱”:中心课题证明,大部分人在特殊环境的力量下,几乎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他们的道德、个人信念和价值观都变成不生效的东西。大部分扮狱卒者都变成了凶残的虐待者,而大部分扮囚犯者则变得卑微、吓破胆、屈服,有些人产生严重的精神病症候,不得不在几天之内释放。双方反映如此强烈,以至预计两星期实验,结果六天结束。

✱构成人类第二天性的这种非官能性驱使力,往往跟官能驱使力混淆,譬如说,主观上感觉到的性欲(包括相应的生理表现),往往不是来自性的热情,而是来自自恋,虐待症,被虐待症,对权力的渴望,甚至来自焦虑,孤寂和倦怠。这已是心理分析学一再证明的事实。

✱“本能”一词,弗洛伊德原用trieb,是指广义的本能,是一种结构在身体里面的驱使力,对于高等的行为有推进力,但并没有严格的决定力。

✱弗洛伊德认为,过渡的清洁与准时,是对原始的肛门冲动的反向行为。

✱弗洛伊德一个最基本的观念:“现实原则”与“快乐原则”的对立。“现实原则”的基础是自我生存本能,快乐原则的基础则是性本能。

✱F.G.美尔顿:“神经学上许多例子显示出来,当研究人员更直接地注意到有意识行为时,唯物论性质的学说是不合用的,而且越来越扰人,因此必须寻求更好的概念系统,才可以适应所需。”(P121)

✱“国家”的过分发达,使一切真正的团体结构都变得次要了,而所有真诚的社会生活都遭到破坏。

✱以色列人口密度极高,私人空间狭小,但无论是贫穷或富有,分子之间绝少侵犯性,甚至贫穷的时候尤少,这是“共意群体”的结果。荷兰,比利时人口密度全世界最高,可那里的人民也没有特别的侵犯性。

✱人口过剩——就是贫穷状态下的人口密集,——会造成压迫感与侵犯。--一个社会的人口数量超过了它的经济供应力,使它不能供应人民适当的食物、住宅和有意义的闲暇娱乐。

✱许多高度发展的社会里——譬如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某个职业团体——譬如基尔特(同业公会)的分子,并不要求扩充物质利益,只要能够维持传统的生活水准就可以了。虽然知道比他们高的社会阶级有更多的奢侈品,他们却并不贪求这些。那时的生活过程叫他们满足,因此他们并不觉得需要更多的消费品。农人的也是如此,他们在16世纪的叛乱并不是想求得和上层阶级同样的消费,而是想得到一个基础,可以过尊严的人性生活,并要求地主履行对他的传统契约。编者注: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

一个人要想充分的成长,要想获得心灵的健康与泰然的生活,就必需自由;人如果没有自由,就会变成残废的人、不健康的人。自由并不是说没有任何约束,因为任何人都必须在某个结构下成长,而任何结构都需要有约束存在。问题是,这种约束以什么为主要目的,是为了约束别人或别的组织:还是一种自发的约束——就是,个人的结构中寓含着成长的需要,这种成长的需要使人必需某种约束。

✱不管我们所信从的原则(宗教、道德、政治)是什么,我们都必须明白一件事,就是纯粹的防卫侵犯最容易跟(非防卫性的)破坏性掺和,因而产生虐待的愿望,想从被控制的状态翻身为控制他人的状态。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革命性的侵犯就已经变质,企图把它本想消灭的状况重新建立起来。

 ✱真正的革命性侵犯,是为了保卫生命、自由与尊严而生的侵犯;在生物学上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正常的人类行为。

✱团体自恋的危害:(团体里的自恋分子)我们的国家或宗教或其他:是最伟大的,最有文化的、最有力量的,最爱好和平的等等的话,自己听了一定不会觉得是疯话,反而像是爱国心、信仰与忠诚的表现。而且这些话也很像是实话,是合理的价值判断。因为同一个团体里许多人都抱有相同的看法。这种众人与共的看法,是把妄想伪造为事实,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事实并不是由事实构成的,而是由众人的意见,而这个意见又不是以理性与批评性的考察为基础。

✱贪婪是人类最强的一种激情,这种激情不是本能性的;它显然是精神状况不良的症候,表现出内在的空虚与缺乏中心。它是一种病理现象,表现出人格发展没有完成,同时,它是佛教、犹太教与基督教的伦理观点中基本的罪恶。

✱犹太人的传说,每一代都有36个正直的人。他们的存在,对人类的生存做了保证。

✱E•房撒罗蒙在一本自传体小说(1930年)中,把破坏性的献身写的很透彻:“对于破坏,我一向有特别的乐趣,因此,在日常的苦痛中,当我看到观念与价值的包袱越来越小,理想主义的军械库从根炸得粉碎,只剩一束肉体带着粗硬的神经时,我感到迷人的快乐;是的,那种神经像拉紧的弦,在孤独的稀薄空气中,把每一个音符都弹得颤动而强烈。(撒罗蒙与克恩于1922年谋杀拉铁诺,撒为从犯.拉铁诺是当时德国自由主义派有才华的外交部长)(P342-344)

✱虐待症本质上并不是为了某种实用的目的;它不是“琐屑的”,而是“宗教奉献性的。它是一种把无能感变为全能感的行为;它是心理上的残废者的宗教。

✱破坏者要求是把人除掉,把人消灭,要把生命毁灭,虐待者则要求控制生命和窒息生命。这正是虐待者和破坏者不同的地方。

✱虐待症与被虐待症,在行为表现上看来虽然相反,实际上却是一体的两面,密不可分;它们共同的根基即是致命的“极严重的”无能感。

✱弗洛伊德(1908)认为肛门性格是由种种性格特征的症候群表现出来的:顽固、讲求秩序、吝啬;后来他又认为守时与清洁也是这症候群的一部分。他认为这种症候群的根源是“肛门欲力”。它的来源区域则是肛门快感带。他认为这种症候群的种种特征是肛门欲力的反向行为,或是它的升华。弗氏曾做过有关粪便与排泄方面的临床观察,弗洛姆也以几十年所做的心理分析观察肯定弗氏这方面的正确性,但他提出:肛门欲力是粪便嗜好的渊源,因此间接又是肛门性格症候群的渊源吗?(P356-360)

编者注:监狱这一社会环境极易造就顽固、讲求秩序吝啬的性格,因此如不注意调促成这些性格的政策,在这一特殊环境中激发肛门欲力的增强是必然的,会成为同性恋的摇篮,对人类阴阳性格平发展会起到破坏的作用。由此,推而广,社会需要民主,监狱式的集权是有的。是人物质发展时代的残次品应该剃除,可搜集资试成文P356~360资料参考,不做细录,其中肛门—囤积性格,虐待—虐待官僚性格粗略相等的说法独到,极有价值。(2003.1.5

“清醒的“人有良性的,有邪恶的,同样,疯狂的人也有良性的和邪恶的。邪恶必须当邪恶看,德性判断不可因临床诊断而搁置。

✱如果我们认为恶人有犄角,就永远不会识别出恶人。

✱我们有理由推想,人类终将走完整一个圈,重建一个无人再被威胁的社会:孩子不被父母威胁,父母不被上司威胁,没有一个社会阶层再被另一个威胁,没有一个国家再被一个超级强国威胁。要达到这个目标极其困难,因为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和心理上到处都是重重问题,再加上各国都崇拜偶像,而且又不是相同的偶像,……但把所有的资料经过实际研究,却显示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有真正的可能性去建立一个世界,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威胁不再存在;但要想做到这一步,必须先把政治与心理上的挡路石移除。(尾声·论希望P477)

✱我们必须做根本的改变才得以避免劫难-—不仅我们的政治与经济结构需要改变,而且价值观,人的目的观,和个人的行为都必须改变。——确实,社会的结构对个人人格的发展有严重的限制力,但那些只知道向外在革命而不知向内在革命(即是革心)的所谓急进分子,却利用他们的革命意识形态,为自己找藉口,不肯做内心的改革。他们说,在今日的社会里,个人的改善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真的如此吗?

✱今日人类的处境已经太严重,·····那些只有头脑活着,而心灵却已坚硬了的领袖,我们也绝不可再听从。批评性的与急进的思想者想结出果实,必须先跟人类最珍贵的禀赋结合在一起,即是,对生命的爱。

✱附录一:“弗洛伊德的侵犯性与破坏性学说

✱紧张的灭低是神经作用的基本律。

✱现在我们的逻辑推理是正义一定要以武力为后盾,今天如果我们看不清为了维持正义必须使用暴力这一事实的话,我们对现实的估计就会发生错误。《弗洛伊德致爱因斯坦的信(关于战争问题)》

✱所谓对理性的追求动机,只不过统治了表面的意识,而实际上正是这些动机引发了无意识中潜伏着的破坏本能。                                      

✱文化的发展,同生物的变化一样,令人类本身也会发生变化。······在文化变化过程中,人的内心也起变化。······这种心的变化使本能反应同本能原来的目的渐渐分离。一个统治我们本能生活的智力得到强化;另一个就是攻击的内在化。(P552)

✱有两个女人都说一个小孩子是自己的。所罗门建议把这个孩子分为两半;这时真正的母亲宁愿另一个女人把孩子带走,也不愿把孩子分为两半;假装的母亲却宁愿分为两半。(P574)

编者注:中国古代时也有些断故事,而在北宋时有犹太人定居中国,不知是巧合,还是后世人据所罗门故事杜撰中国故事,或是断人读过听过所罗门故事。可考证相关史料分析成文。

公元960年~1126年,北宋时有一支犹太沿古老的丝绸之路到中国,在开封居下来。以色列学者:“开封犹太人命运很好,没有受迫害但结果不好,被同化了。”

✱马克比试验的结果:一、确定有恋户症症候群。二、爱生命的与恋尸的倾向是可以测量的。三、事实上,这些倾向与社会-—政治的态度很有关系。试验方法:选择六种非亲不同的样品人(阶级、种族、教育)回答问题。

✱马伦奈特是意大利未来主义的创始人,领导者,终身是法西斯分子。他的未来主义宣言,滔滔雄辩,展示着艺术家的才华,预见了当时很难预见的发展,而这却在二次大战时,由国家社会主义作了彻底的实现。(P581)

✱有人说马伦奈特是革命家,他打破过去,敞开了向尼采的超人之门,他与毕加索、阿波林奈,是现代艺术里最重要的力量。……他的革命观念使他近于墨索里尼,更近于希特勒。……他们没有革命精神的基本素质——这基本素质就是对生命的爱,渴望为生命的发展与成长而服务,以及争取独立的热情。(P584)

✱现代人还做了更极端的事:他把兴趣从生命、人、自然、观念转开——总之,从一切活的事物转开;他把生命变造为东西,包括他自己在内,也包括人性的一切机能在内:如他的推理、看、听、尝、爱。性欲与性生活变成了一种技术(性爱机器);情感都被削平了,有时用感伤取代了;喜悦,原是强烈的生气的表现,现在则被“玩乐”或兴奋刺激取代了;人所剩下的一点爱和关怀,都送给了机器和玩意儿。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没有生命的人造物的集合体;从人造食物以致人造器官,人已经变成了他所控制的整个机器系统的一部分,而这个机器系统同时又反过来控制他。他没有计划,没有生活的目标,他只做科技逻辑决定要去做的事,他期望制造出机械人,把这认为是他的科技心智最伟大的成就,而某些专家向我们保证,机械人和活人将会几乎难以分别。这个成就似乎不是叫人吃惊的,因为人自己已经变得和机械人难以分别了。

✱生命的世界已变成了一个“非生命”的世界;人变成了“非人”,这是一个死的世界。( P590)

编者注:这是人类对于未来世界发展比较悲观论证,事实上存在许多积极因素不至如此观,事物发展的两面性不会改变,可引用至《第二自然》论文。

弗洛伊德:被压抑的往往回头再出现。

✱弗洛姆:头脑单向人:只有头脑而没有心灵与情感的人,或只用头脑而不用心灵与情感的人。(P592)



                                                                 未来可期,全书摘录毕。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发展之非本能趋势-德·弗洛姆《人类的破坏性剖析》精读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