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我读完申克•阿伦斯《卡片笔记写作法》的一点收获。
因为曾经有一个人使用“卡片笔记写作法”,从连博士学位都没有的公务员,跻身学术界,不仅完成了博士论文,还成为了社会学教授。30年来,他出版了58本书,数百篇文章,甚至还有很多没有出版的书稿。其中很多书都是经典,而非充数之作。
非学术出身的他如此高产的秘诀就是卡片笔记写作法。这个人叫尼克拉斯·卢曼,因此这种卡片写作法也被称为卢曼卡片盒笔记法。
01卡片笔记写作法只有三种卡片笔记
人们震惊于卢曼的成就,探求卢曼的秘诀,卢曼没有一点隐瞒,他告诉人们,卡片盒笔记法只包括三种卡片笔记,收集在两种卡片盒里。
三种卡片笔记是闪念笔记、文献笔记、永久笔记。在我们享受美食,与朋友在咖啡馆闲聊,或者听讲座时,突然钻进脑袋里的想法、念头是闪念笔记。
在阅读时,人们看到的观点、句子、数据、案例,都是文献笔记,换句话说就是所阅读的书籍中讲了什么。文献笔记保存在文献卡片盒中。
最有价值的就是永久笔记。永久笔记是我们对书中观点的看法、感受、评论、疑问,还有延伸出的想法。永久笔记保存在主卡片盒中。
卡片盒笔记法还有配套的用法。卢曼要求定期整理笔记。对于闪念笔记,如果它们能转换成永久笔记,就保存起来,如果不能,就直接丢弃。卢曼强调每次的新笔记都要找到与它相关联的笔记,记录在索引卡上。
看起来卡片盒笔记法如此简单,所以很多人不屑一顾。他们认为简单的一定没有大用处。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很多人知道卡片盒法,却没有多少人再现了卢曼耀人成绩的原因。
但其实卢曼卡片盒法的关键在于积累,当积累达到一定量以后,就会出现复利效应,才能获得巨大的收获。
试想,用卢曼笔记法记录的某个主题下的关联笔记数量达到了1000条。这些笔记都是与一个主题有关,那么我们很容易把笔记整理成一篇文章,也更容易延展出更多的想法,甚至是洞见。
当然,这不是打群架,数量不是唯一的关键,作者阿伦斯还提到提高笔记的质量和处理方式。
要实现复利效应,高质量的笔记会比突然冒出的想法更有价值,因为它更容易让人触发想法,而想法就是我们经常回顾,思考和反思才能获得的。
多不一定好。多会乱,让大脑更无法处理,所以多且有序,才是好的处理方式。
02卡片盒笔记法开拓了人类的第二大脑
人类的大脑是其他任何生物都无法比拟的,但是它也有很多缺点。
人脑通过遗忘机制,使得大脑可以记住更多的东西。虽然有些事可以成为永久记忆,但绝不是全部。人脑的短时记忆大概只能同时记住7个事。超过这个数,人们就会忘记。人们经常不记得是否锁门,就是因为锁门的时候,人们想着其他的事。
我们在卡片盒中把那些会忘记的事关联起来,在我们需要提取的时候,只要找到线索,就像钓鱼一样,把它们重新拉回到大脑里。
卡片盒成为大脑的存储仓库,而我们只需要管理好库存清单。
人们用闪念笔记把短时记忆移到笔记中存储,防止记忆被冲掉,可以为大脑腾出空间思考。
大脑还有确认偏差的习惯。确认偏差是指人们在看到一件事时,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判断,然后不自觉地为这个判断找寻支持的证据。比如早上上班时,因为没挤上去地铁,我感觉今天很倒霉。那么今天发生的所有不好的事,都会被我归结为“今天是倒霉日”的证据。
为了摆脱大脑的确认偏差,我们可以把想法记录在笔记上,然后跳出自己的角度,从第三方的角度审视问题,可以得到相对客观的结论。
这个维度看来,笔记可以成为“元认知”的助手,帮助纠正人们认知的偏差。
大脑是个非常消耗能量的器官,所以人类本能地少用大脑,也因此大脑处理的数据量有限。一旦知识量达到一定量,我们就需要增加外部工具,也就是笔记。我们可以把一个主题或几个主题的关联笔记都拿出来,摆成一个大的知识图谱,再提供给大脑,帮助大脑获得有价值的洞见。
这也是笔记的最大附加值。当笔记关联成知识图谱,更深层的思考就会发生,洞见的产生就显得不那么有难度。
卡片盒可以说是人类的第二大脑,不仅可以作为大脑的外挂存储装备,还有元认知的“观察我”功能,还是能够启发思考的知识图谱。
03卡片盒笔记法解决了写作的焦虑问题
作者一直强调卡片笔记写作法是一种工作流程。这个优化的工作流程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解决了写作的焦虑问题。
写作引发的焦虑有很多。
大学生论文的交稿截止日前,大部分学生都是通宵赶稿的状态。这不仅仅是拖延症的问题,还有时间焦虑问题。当一个截止日期框住人们以后,为了完成任务,人们通常的做法是把优先级低的任务推后,有限完成第一优先级的工作,甚至有些人觉得吃饭都是浪费时间。
我们像石像一样坐在书桌前一整天,却写不出几个字,非等到夜半人静时,灵感才姗姗来迟。灵感来了还好,最怕拿起笔,大脑一片空白,放下笔,心思泉涌,一转头都忘了。这是典型的灵感枯竭焦虑。
如果写稿的时候,我们还要担心是不是还落了什么工作没有做,是否还有些书应该先看完。这时候人们心中会升起的情绪,会让人们更难专注稿子。大脑有时候就像没有院墙的小院,谁想进来,就闯进来,还会揪着我们跟它走。这是工作安排的焦虑。
管理学认为,工序是最高效的工作方法。
原来的写作的流程是:先选题,然后查资料,最后写作。选题的时候,来了一波焦虑。查资料的时候,焦虑选题是不是选错了。写作的时候,烦躁资料太少。
但是卡片笔记写作法的流程是:先广泛地看资料,做笔记;整理笔记时,若发现某个主题的资料齐备,而且有新的洞见,那么把这个主题作为选题;最后的写作就变成了整合资料和优化稿件。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自下而上的方式。
看资料的时候,人们不用在意是不是与选题有关,不用因为看了无关的资料,而忧心浪费了时间。整理笔记的时候,人们也不用在意这个笔记是否有用,而只需要关注这个笔记是否与之前的哪些笔记有关联。
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时间焦虑、灵感枯竭、工作安排焦虑都不存在。完成初稿,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剩下的工作就只有查漏补缺和优化。
这样的写作才是真正的从容不迫。
04正反馈是习惯力量的源泉
值得一提的是,卡片笔记写作法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发挥作用是需要有足够质量和数量的卡片笔记,才能实现复利效应。
卢曼用了30年,写了58本书、数百篇文章,这都是基于卢曼积累的9万条永久笔记。按照时间计算,卢曼大概每天记录6条笔记。
任何事情如果需要人负重前行,那么这件事就很难持久。卢曼能把卡片笔记坚持30年,最重要的是他找到了正向的反馈环。而这个反馈环让他乐于把写卡片笔记变成爱好和习惯。
这个反馈环的基础就是写足够小颗粒度的笔记。
卢曼说:“我只做容易的事情,我只在马上知道要怎么写的时候才会写作。如果我有片刻的动摇,我就会把这件事放在一边,然后继续做别的事”(Luhmann et al.,1987)。
卢曼喜欢阅读。把阅读的体会记录下来,证明他的这次阅读效果很好。这是一个小的正反馈。
5到10分钟记录一条笔记,这比阅读一本几十万字的书让人更轻松。每次阅读都是快乐的,每次笔记也是快乐的。这又给坚持加了分。
从笔记中提炼出足够的资料,这些资料又可以整合成一份文稿,甚至是一部书。这给卢曼一个大大的正反馈。
小反馈、大反馈,积累成一个正向的反馈环。这就是习惯力量的源泉。
05我的收获与挑战
卡片笔记写作法解决了我两个最大的问题:记忆力问题和写作焦虑问题。
当下我需要做的就是记录笔记。
笔记的质量依靠总结的能力。总结能力是需要不断地刻意练习。这是我的一个挑战。
另一个挑战是习惯的养成。习惯的养成需要找到一个新的时间上的节奏。这个节奏不是每天出产几条永久笔记,而是文献笔记的回顾周期,也就是记录永久笔记的周期。
卢曼用纸质的卡片记录笔记,而我需要用软件记录笔记。软件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关键词选择是第三个挑战。
最后一个挑战就是坚持。
就像打仗,统帅是统筹整体战局,而战将只需要专注把眼前的敌人打败。卡片笔记写作法统筹了全局,解决了后顾之忧,而我只需要一条条地记录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