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块石头》

哪一块石头呢?自然是《红楼梦》里“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的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总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顽石。而娲皇氏只用了合周天之数的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将其弃在此山青埂峰下”的那一块“多余的”石头了。

人们一定会问:怎么又是石头啊?这一切都太熟悉了,都在小说的开始,之前的《西游记》也记录了一块石头:在那东胜神洲,傲来国,国中有海,海中有山,唤为花果山。那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此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怎么样?两块石头尺寸大小均都合于周天之数;也都采集天地日月雨露之精华;最终也都“通灵”了……

赶紧先回答问题:怎么老是离不开石头呢?这个问题很好理解,当然是源于中国自古一来那“地老天荒”的石文化了。我们的文化离不开石头,最早的“盘古开天辟地”,用斧子所开辟的就是石头;接着,女娲“炼石补天”,所用的还是石头;后来人类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也就是经历了所谓的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竟然用“石头”划分人类的进化阶段了!其实,石头不仅划分了历史,更重要的是,石头同时还记录着历史呢。君不见那些饱经历史与岁月沧桑的碑文,那简直就是既逼真同时又是时空穿越的活历史啊!有人或许会说,记录历史有书啊,哪里稀罕在石头上去镌刻文字?赶紧拉到吧!且不说图书自身的风化以及老化,单单就史上,如果出几个像秦始皇、项羽那样的二杆子阎王,一犯邪,有多少书他都能够一把火给你烧个干净。另外,人们对石的崇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石玉同源”之说;石,象征着永恒,象征着坚固,象征着高洁……

说完这些,赶紧回过头来专门说说《红楼梦》里的那块“弃石”吧。

《红楼梦》之所以又名《石头记》,主要是因为开篇对那块石头的详加描写。概括起来,我个人特意将那块石头的命运,人为地可分为“经历前期”与“经历后期”两大阶段。“经历前期”从女娲娘娘炼石补天之后将其弃之青埂峰下开始,到那一僧一道又将其缩小化玉袖藏,带入凡间去经历一遭为止。而“经历后期”则是指于凡间经历之后,过了几世几劫,那块顽石又恢复原来大小,重新回到青埂峰下;只是这次,那块石头的身上写满了文字——乃是它凡间经历的记录。

我此文重点想说的是,在这前后两期里,石头的不同心境。

“经历前期”的石头,首先是自怨自叹的,妄自菲薄的,怀才不遇的,甚至是怨天尤人的。为什么?因为我本有补天之材,却孤弃于此而荒废不用;因为我“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但却“偏遗我,不堪入选”;因为我,既然无缘上补神天,那么我何不屈尊下入尘间去补大地呢?顺便还可以受享一番尘世间的富贵荣华呢……这才是石头那时满满的、执着的心境与心思!如何实现这种理想呢?恰这时,“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天无绝人之路,机会来了!求他,苦求这一僧一道,向他俩吐露心迹,向他俩诉说苦楚:“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徒尊师般的谦卑!其实,自称“蠢物”也是形象,石头嘛,形巨体重而不能动转,当然也就不能见礼了;虽是自惭之语,但也给我们透露了一个玄机:那大石被娲皇弃于此处,直到此刻竟仍还在此处,蠢傻蠢傻地未曾稍动过一点点。“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弟子质虽粗蠢,心切慕之。”这才是石头的真心愿望呢!说得再直接明了点就是:“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不停地给对方戴高帽子,如此相求之下,又有何事不能求成?此处,石头的初心就是为了受享人世的繁华与快活,此乃人之私心及欲望,这也为小说后来的因欲生情、以情反欲的主旨打下了伏笔。经此苦求,那一僧一道似乎有了成全之意,仅叮嘱了石头几句:“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美中不足,好事多魔”,“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等等的所谓劝勉话。怎奈“这石凡心已炽,哪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怎么样?经过一番的软磨硬缠之后,成了!但见“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那僧还说,“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其中的“本质”,即是由人身复还石质。那一僧一道又将此石带去何方呢?文中说:“好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其中“昌明隆盛”,似有“乾隆”二字的隐语。而其后的“诗礼簪缨之族”伏荣国府;“花柳繁华之地”伏大观园;“温柔富贵之乡”伏紫芸轩。到这些地方干什么去呢?“去安身乐业。”雪芹自言甚明: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此种精神情怀,与一般的世俗观念全然不同。将要离开之时,石头欣喜之余,心里反倒打起鼓来,于是问到:“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还惑啥呢?难不成那一僧一道还会把你像猪八戒一样地往猪圈里仍?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去了……

以上是石头的“经历前期”,这一时期,我们可以总结几个关键词:通灵,稚嫩,埋怨,期待被重用。接下来的“经历后期”,总结也有几个关键词:通灵,积淀,厚重,沧桑,有阅历(故事),接地气!比比,除“通灵”之外,其他几项都是“经历前期”所不可能有的。特别是“接地气”,除了“通灵”所具有的、通天之神灵之气外,因为经历了,所以还额外地具有了通人间的“地气”!这点特别重要,也因为有此接地之气,所以石头才完成了女娲娘娘多他一块,去补地陷的伟大使命。具体如下:

时间“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石头上有字了;原来是他于尘世满满的经历,当然也是满满的故事了。接着,“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看来,这位空空道人也是个痴人,已经被石头前世今生那撕心裂肺、荡气回肠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石头的背面还有一首诗呢:“无材可与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寄去作神传?”这是全书第一首诗,重要无比。补天无份,是身前之事;入世无功,是身后之事。“此身”,乃是石头投胎下世后所称为“贾宝玉”的那个人。而“身前”则是未入世之时,弃于青埂峰下的那块大石;“身后”,是指石头入世经历之后,再将其之所历字字记录编述于石上的原委,这同时也是本书所要讲述的故事全本。另外特别注意一下诗的最后一句:“倩谁寄去作神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摆在石头的面前:谁,或者是派谁,才能将自己这满身的故事传播出去呢?

显然,石头的正面记录着故事,背面上是诗,诗下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以及对自己所经历这段故事的两点特别说明。第一,所记之事皆为“家庭闺阁琐事”,期间的“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一用。第二,故事之“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这点特别重要!也就是说,本篇故事里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等都“无考”!敢“有考”吗?不料,空空道人偏偏就对石头的这两点声明提出了质疑,生怕因此两点,担心“我纵抄去,恐世人亦不爱看呢。”对此,石头详加解释道:第一,您如果嫌无朝代可考,您完全可以假借汉唐等等的朝代去想象与对号入座嘛,这有何难?第二,石头认为历来所谓的野史,几乎全出一辙,哪里有我这不落俗套的故事新奇别致呢?第三,我的故事,重在取其事体情理,又何必拘泥于朝代年纪的限制呢?第四,当下那些市井俗人,喜爱看治国理政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而爱看适趣闲文的人却反倒是特别地多了。第五,岂不见,历来的野史俗文,或讪谤君相,或败人妻女,或伤风败俗,或误人子弟等,不胜枚举。第六,而至于古来的那些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篇一律,而且最终也无非不过都是作者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罢了。第七,再如坊间戏剧,无非拟个男女二人名姓,再添旁出个把小人、小丑等;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且又不近情理,哪里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来得惊世骇俗呢?第八,我此篇之故事,事则实事,然亦叙得亦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总之,所有这些于奇书里才能看到的写作秘法,我的这本书里全部都有!第九,当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而富者却又怀有不足之心。所以就算有一时的悠闲,那也是用以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罢了,此等人哪里还会有工夫去看那些治国理政的书呢?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的时候,或者于避世去愁之际,把来此书玩一玩,岂不省了许多的寿命筋力?……以上九种,当是石头为自己故事所做的广告。好个巧口利舌!

石头的这番说辞有用没用?看效果!“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了一遍”,经反复斟酌品味,确认无歧义之后,“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最后,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改名《石头记》为《情僧录》”。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自此,是书之名《风月宝鉴》、《石头记》、《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红楼梦》等浑然天成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一块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