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后,通过这本书,我再一次站在人类社会演化的历史长河里,用上帝的视角看世界各地的人类,一步步从狩猎采集走向农业定居,从原始社会走向现代文明。书里的历史沉淀、专业术语、区域对比太多,有的似曾相识,有的比较吃力,看的时候还不忘一边百度,一边对照地图。总之,信息量太大,脑子内存不够,恍恍惚惚。
中学历史告诉我们:1918年,我国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70—20万年前的直立人(北京人),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该遗址的年代范围从500万年前到距今1万多年前为止。其中除了直立人(北京人),还有20万-1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新洞人)以及3万年前左右的晚期智人(距今3.85万至4.2万年前的田园洞人、距今3万年左右的山顶洞人)化石。
《人类简史》告诉我们:大约在250万年到10万年为止,世界上至少有尼安德特人、弗洛雷斯人、丹尼索瓦人等6种不同的人种存在,作为人类的祖先——智人,是其中最弱的一种,唯一的优点在于智人脑容量比较大,智力高于大多数人种。同时,智人还有个与众不同的天性——爱八卦。智人从非洲迁移过程中,带着自己爱八卦的能力,一路说个不停。通过八卦绯闻,他们知道了自己部落里谁最讨厌、谁最值得信任。最值得信任的人身边因此聚集了一大批人,形成了最早的协作组织,并逐渐形成了作者在书中提出的认知革命和农业革命。
GGS告诉我们:7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与黑猩猩的祖先在非洲分道扬镳,变成了从猿到人的类人猿,300万年前至400万年前,逐渐进化为最早的人科动物,大概从100万年前,人类走出非洲,分布于亚欧大陆,演化为包括直立人在内的多个人种并存的格局。在10万年前至20万年前,非洲又出现了更为先进的人种,那就是现代智人,智人大约在5万年前至10万年前,开始大规模走出非洲,到达亚洲和欧洲之后,取代了亚洲的直立人和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人类所到之处充满了杀戮与灭绝,部分大陆上那些毫无演化准备的动物因此走向了灭绝,也导致该大陆在后期没有可驯化的家畜。在驯化动植物之前,智人大部分靠猎捕野兽和采集野生植物为生。1万年前,智人通过驯化先后进入农业社会,有了粮食生产,开始从不同的粮食生产中心发生迁移。
整本书都在围绕一个终极问题:为什么不同大陆上人类的发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具体又产生了以下这些问题:为什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了不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在驯化的过程中,人类又是怎样开始进行的,为什么适宜农业发展的地区却没有最先产生农业?为什么欧亚大陆驯化种类和产生时间早于其他大陆?为什么只有某些民族产生了文字?比如狩猎采集族群为什么没有发明出自己的文字,也没有借用别人的文字?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为什么欧亚大陆到达其他大陆,可以将传染病菌带到当地带来灭顶之灾,而美洲却不能反传染?
如果要以一个非常简单的答案来回答的话,我们可以说:历史是必然和偶然的结合。必然中,作者用各种数据和地区对比证明了自然条件对当地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驳斥了种族主义者宣称的人种和民族自身的生物学差异。
1.自然环境会促进或限制当地人类从狩猎采集时代向农业定居时代转变。
2.粮食生产和人口密度相互影响,粮食产量的提升能养育更多的人口,同时人口的增加会促进粮食的集约化生产。
3.随着人口的不断扩张,利益需求日趋多样化,需要设立一个组织加强管理,并通过文字提高管理效率。于是,大家开始分工合作,由此产生了祭司、政客、军队、手工业者,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集权的组织形式和初级社会形态。
4.在驯养动植物过程中,人类和牲畜之间带来了病菌,在长期传播过程中,逐渐产生抗体。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人群聚居和流动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出现大规模的病菌感染。
5.人口增加,竞争加剧,技术也会得到发展,从石器制造到铸铜、冶金技术的发明,并与驯养的动物结合,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比如:马的驯化,西班牙人皮萨罗用100多人征服了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考虑到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人口扩张的需要,征服和殖民由此开始。
在自然条件方面,以欧亚大陆、美洲、非洲三个主要大陆的发展轨迹为例,欧亚大陆与其他两个大陆之间有着不同的面积、不同的轴线方向和不同的动植物品种。动物驯化的安娜.卡列尼娜原则告诉我们:驯化动物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只要其中一点出问题,整个驯化过程将宣告失败。非洲和美洲的南北轴线和生态障碍阻滞了作物和家畜的驯化与传播。同时,定居生活对三个大陆的技术发展史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这种生活使人们能够积累不便携带的财产。四处流浪的狩猎采集族群只能拥有可以携带的技术。在非洲和美洲生活的定居区域可能比在欧亚大陆小,或者可能比在欧亚大陆孤立,相关发明技术的演进速度也远远滞后于欧亚大陆。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阶级分化越来越严重,政治组织体系越来越严密复杂,先后经历了族群、部落、酋长管辖地、国家等几个阶段。国家在公元前3700年左右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300年左右出现于中美洲,2000多年前出现于安第斯山脉地区、中国和东南亚,1000多年前出现于西非。《人类简史》提到:基本上他认为无论是宗教也好,国家也好,民族也好,小了点说是公司也好,都只是虚构的概念,本质上只是一种人类的组织形式,本身并没有感情色彩。这些虚构的概念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将人类组织起来一起做事。人类毕竟是感性的动物,就必须要给这个虚构的概念加入感情色彩,这样才能让人类认可这个组织形式,从而将人类团结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合力。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就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状态,不需要作任何说明。法国哲学家卢梭推断说,国家是按照一种社会契约来组成的,人们在计算自身的利益时作出了理性的决定,一致同意他们的经济情况在国家中会比在较简单的社会中更好,因而自愿地废除他们较简单的社会。但历史证明,没有哪个国家是在轻松优雅的氛围下组成的。较小的单位不会自愿地放弃自己的主权去合并成较大的单位。只有通过征服或在外部的胁迫下,它们才会这样去做。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在公元1500年后,其衰落固然有内部原因:比如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僵化的应试科举制度,统治者的骄傲自大和闭关锁国。和欧洲崛起相比,可能还有以下原因:1.欧洲的分裂,外部生存竞争压力导致各国不断找寻强大之法,变革更易产生并被接受。2.中国早就实现大一统,在东亚一带没有强大的外部生存竞争威胁,以致变革动力不足。3.在无外部强大威胁下,中国的政治统治者,对于新文化,技术及新商业模式的演进持抗拒态度,因为这些变化会对其现有统治造成强大的挑战,阻止变革。结论就是最优分裂原则:创新在带有最优中间程度分裂的社会里发展得最快:太过统一的社会处于劣势,太过分裂的社会也不占优。地理上的四通八达对技术的发展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作者贾雷德常年在太平洋岛屿和澳洲工作,当时的太平洋诸岛上,狩猎采集和农业社会并存,既有迁徙人口,也有当地土著。其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成为一个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试验场,作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从人类的开始—粮食—发展—世界,给我们总结并验证了历史演变的一般规律和地理决定论的合理性,让我们得以从思维定式中发现不一样的历史维度。
吐槽一下:翻译的文字有些地方比较啰嗦,读起来有点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