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旁观者做个体验者

      在冬日的街头偶遇桃花,把春天带回家,几缕清香揽袖胜十里春风





      当大家提倡用宇宙视野观察世界和事件时,我只剩下了一件事,如何育己育儿?什么是教育,度娘的定义是人有意识地通过若干方法、媒介等形式向他人传递信息,期望以此影响他人的精神世界或心理状态,帮助或阻碍他人获得某种(些)观念、素质、能力的社会活动。更多的搜索是:教育就是“育人”。育什么样的人,怎样育人,是不同教育派别的分水岭。有的说“教育的终级目标是培养独立、自律的学习者”,有的说“教育说到底,是自我教育”,有的说是“传道、授业、解惑”,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泰戈尔则说“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卢梭有一个著名论点:教育即生长。杜威进而阐释道:这意味着生长本身是目的,在生长的前头并没有另外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此言精辟地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按照这个观点,教育应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强迫青少年接受外来的东西。比如说,智育是发展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在上学阶段就感受到学习是幸福而有意义的,并以此为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一言以蔽之,教育即人学,终极目标就是使人幸福。

不是“解惑”是“解放”,不是“学会”是“会学”,要点燃一把火,不是注满一桶水,既非“鱼”也非“渔”,而是学会“做人”和“学习.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做到“授人以渔”即够了吗?从关注每个学生未来与发展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既非“鱼”也非“渔”,而是在授“鱼”和“渔”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习”。会做人,则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去选择“工农商学兵”;会学习,出水自知两腿泥。曾经为了“渔”,教师开始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技巧,着意培养钻研的习惯、思维的方式。殊不知,教师的“授渔”远不如学生的“索鱼”重要,学生想吃鱼,弄到鱼的方法自然要比困难多。渔,乃雕虫小技耳,在直立的善学的智慧的人面前,何足挂齿!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指南》中说过“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这话大有道理。学生不想“鱼”的时候,老师授之以“渔”没大用。可许多老师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无视学生的胃口,一味强调“渔”的重要,硬逼着学生放下球拍去摸“钓竿”,这是育人之道吗?要知道大餐固然美味,但不见得人人都爱它,也不一定符合个人的口味。正确的做法首先是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有思想、有个性、有品位、有差异的“人”。再逐步培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观、营养观……第三步才是把“大餐”搬到学生面前,让他们去品尝,去挑选,去评价,去烹饪,去享用。在美味佳肴的诱惑下,在人生意义的指引下,在习惯养成的自觉下,学习就是水到渠成,就是自然而然,就会“无须扬鞭自蹄”。

      这一切的基础来至自我的认真水平,高水平的自我认知能力能赋予我们去开启一扇成长开放型的思维模式之门的能量,有了不批评、不评价、接纳所有情绪的思考模式的力量,才能驾驭一匹无须杨鞭自蹄的马。道理通了没有用,为了拥有自主自律自修的功力,我们又以身作则,结果情感还是没通,事实正反之,我的孩子在我眼里从头到脚都是毛病,这意味着她从早到晚都处于被批判的状态里,我的倾听是为更好抓取反驳点,我的赞美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我的肯定是为了敷衍。思路通也没用,因为情感还是堵的,只好补课,从自我觉察开始,评判无处不在,想起昨日对陌生者的评判依旧羞愧,在不知道老人家停在路右边是为了给我让路前,我内心的评判是这辆老爷车为什么不停左边的停车位,停右边是为了快速取物品吗?她不知道这样让道路很拥挤吗……?一个个自我的念头评判着这个世界,世界成了我眼里的世界,所谓的修行成了去除我的执着是一个剥离的过程里,去掉评判,去掉标签。在一个无我的人生里,世界是世界,人是人,自省让人人具有了神性,我们早已被创造好了,我们不是生活的旁观者而是一个体验者,这不是一个集体造神的时代,而是需要我们一起去发现和行动的时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做旁观者做个体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