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一生里有多少个成语

看北大满哥的视频里说:“韩信的一生为我们的语言贡献了很多成语。”他在视频中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例子,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今天我们就讲讲韩信的故事,整理一下其中的成语和俗语。

漂母之恩:韩信年轻的时候很穷,品行也不怎么样,因此既不能得到推荐成为官员,又没有经商的资本,于是只能到处混饭吃。饿得不行就去河边钓鱼,一位漂洗涤丝线的老大妈看他可怜,就把自己的饭食分给他吃,一连吃了几十天。后人把在别人饥饿时,馈赠食物的恩情称为“漂母之恩”。

施恩不图报:韩信在得到这个老大妈的帮助后很感激她,于是对她说:“我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你。”这位老大妈回答说:“身为大丈夫连自己的养不活,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难道是为了得到你的报答吗?”后来韩信功成名就,回到楚地,特意找到了漂母,以千金酬谢她当年赠送饭食的恩情,也由此有了另一个成语——“一饭千金”帮助别人是出于同情或者正义,不是为了图得他人的回报。我们也说:“施恩图报非君子,知恩不报是小人”。

胯下之辱:韩信一直想参军,总是把剑挂在腰上,于是一群年轻人拦住他,其中一个人说:“看你整天佩着剑,如果你够勇敢,就用剑杀了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看了看他,什么都没说就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当时所有人都嘲笑韩信胆小,但韩信成为大将军后,他说:“当时我可以杀这个人个人,但这样做除了带来麻烦对我没有任何用处,我的才能是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胯下之辱”指的是:从别人胯下钻过去的耻辱,也可比喻有才能的人在未显达时能够暂时忍受耻辱,不会因小失大。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投入刘邦军中,开始并没有得到重用,于是失望离开。刘邦身边的重要谋士萧何坚信他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于是连夜将他追了回来,并向刘邦大力推荐,才有了以后韩信建功立业的机会。但后来听说韩信要带兵谋反,也是萧何向吕后献计除掉了韩信。因此后人用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表示:事情的好坏或成败都由同一人造成的。

推陈出新:其实韩信做小官的时候也表现出了自己的才能,当他管理粮食时,在仓库前后各开一个门,放米的时候前门进,拿米的时候后门出,这样可以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腐败变质,从而使蜀中粮仓不再有变质浪费的现象。现在我们用“推陈出新”表示: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国士无双:萧何去追韩信,刘邦问他:“那么多人都跑了,你为什么只去追韩信呢?”萧何说:“其他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但韩信是国士无双。”“国士无双”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登台拜将:刘邦听了萧何的话,决定封韩信为将,但萧何批评他:“你要封将,怎么可以像对一个小孩儿一样呼来喝去,你应该事先斋戒,搭起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才行啊。”所以“登台拜将”特指:以正式的礼仪任命将帅或主持某项工作的首脑人物。

匹夫之勇和妇人之仁:韩信在和刘邦讨论到对手项羽的时候,用这八个字给项羽的性格做了总结,也以此说明为什么项羽有兵有地却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匹夫之勇:指毫无智谋,单凭一己之力蛮干的勇气,做事不懂得深谋远虑、三思而行。妇人之仁:妇女的软心肠,主要指处理问题时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在分析了项羽的问题后,韩信又对刘邦指出他的优势所在,并告诉他只要他有心称王,那么一纸文书就可以平定局势,号令诸侯。于是就有了成语“传檄而定”

既然说到韩信是一位军事天才,那么关于他在军事才能上的成语就更多了,比如“多多益善”、“背水一战”、“拔旗易帜”、“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置之死地而后生”、“战无不胜”、;听取降将建议时说到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谋士蒯通劝说韩信自立为王,与楚汉三分天下,但韩信觉得汉王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于是拒绝了蒯通的建议。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他们的对话也有很多个成语,如:“金石之交”、“解衣推食”、“肝胆照人”、“功高震主”、“略不世出”、“乡利倍义”……

韩信带兵与项羽决战之时,用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计谋,在韩信取得胜利后,刘邦把萧何、张良和韩信誉为“勋冠三杰”。但由于韩信认为自己劳苦功高,最后“伐功矜能”,因为“钟室之祸”最后落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结局,也是让人扼腕叹息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韩信一生里有多少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