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小波有关的日子

1952年发生了许多大事件,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运动在中国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其中有一个单纯且热情的知识分子王方名兴奋地提了很多意见,并且把信寄去给了中央。紧接着,王方名得到上级领导的指示:下岗待业。

同年,王方名的儿子出生,取名王小波,意味在王小波今后人生路上的大风大浪都能化解为小波小浪。

王小波上五年级的时候,他的一篇作文得到语文老师的认可,被选作范文在全校广播,这让他觉得痛快,激动地吃下一支铅笔。用他的话说,那个年代吃不饱,所以才染上吃铅笔的好习惯。

当时的政治气氛紧张,一些外国的文学书籍都被他爸锁进书柜,所以他常常和他哥哥从他爸的书柜里偷书看。偷出的书是两个人一起看,挨揍却是王小波一个人。其中有本奥维德的《变形记》。后来他到农村插队带上了这本书,很好地帮助他打发了寂寞无聊的时光。

王小波还看过一本在当时风靡全国的书——《美丽的西双版纳》,书中描写的西双版纳深深吸引着他。初中毕业后,国家号召大批知识分子下乡,于是在选择下乡插队地点时,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云南。凭着一腔热血,他开始了插队生活。过去没多久便向家人写信抱怨云南生活苦不堪言,这期间他得了肝炎差点丢命。

革命集体主义遮蔽了人性的时代,重复的样板戏,各地的军代表,思想的贫瘠,岁月的荒凉,让他变得很沉默。还好他带了书去。那本《变形记》供自己和别人人翻阅,变成一卷海带,知识分子的命运也像一卷海带,焉了。

后来王小波回到北京,当时政策严峻,知识青年不能擅回城市,于是王小波只好选择再次下乡。这次他来到了山东牟平青虎山。小波在后来的文章中提到过这一段岁月:

1973年我到山东老家去插队……在所有的任务里,最繁重的是要往地里送粪,一车粪有300多斤到400斤的样子,而地往往在比村子高出二三百米的地方……推了两天,我从城里带来的两双布鞋的后跟就豁开了,而且小腿上的肌肉总在一刻不停的震颤之中......我的脚脖子经常抽筋,现在做梦梦到推粪上山,还是要抽筋。

好在这些蠢事猪是看不到的;假如看到的话,不知它会怎么想:土里只要含有微量它老人家的粪尿,人就要不惜劳力送上高山——它会因此变成自大狂,甚至提出应该谁吃谁的问题。

农活无休止而且繁重,王小波不修边幅的形象也在当地成为一道风景。裤子绾得高低不齐,走起路来弓着腰,从来不梳头发,把白色背心穿成黄色,再到黑色:永远是脏衣服轮着穿。后来那些周围的老职工都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决定每周轮流帮他洗一次衣服。

王小波却依旧发扬勤俭节约光荣传统,干完农活回来不洗脚,直接坐床上披着被子看书,看累了就睡觉。下乡插队的生活索然无趣,他只好尽最大努力寻找乐趣,这段岁月也成了他日后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第二年王小波迫不及待加入了高考大军。在此之前他只上过一年中学,还是在12年前。因此他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最终被录取的故事,对广大学子而言,产生了不小的激励作用。之前家里人劝他报选文科,他偏偏选了理科。

现在看来,他属于文理通吃的那一类人。但是他说数学是他最没把握的一门课,也不难为他,对于现在的很多学生来说,依旧是一道艰难跨越的坎儿。

王小波插队时见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他笔下的猪自由自在,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了还要谈谈爱情。后来王小波也遇到了他的意中人——李银河。

李银河大学毕业后成为光明日报社的编辑,此时的王小波还是一名街道工人,但在朋友圈内传阅的王小波手稿被传到了李银河手上,李银河便记住了这个名字。1977年的秋天,李银河借工作之由请教王小波父亲,来到王小波家中,见到他之后,心凉了半截,因为王小波实在不好看。李银河失望到了极点,王小波却心生爱意。

王小波对李银河一见钟情。他虽然不帅,但很直率,有时候直率比帅管用。于是他开门见山地问李银河:你有没有男朋友?对方摇摇头,王小波继续问:那你看我怎么样?李银河是外貌协会资深会员,一开始自然是拒绝的。所以采取一些手段很有必要。

在那个没有微信QQ的荒烟蔓草的年代,人们通过写信的方式,传递着纯洁的古早情愫。王小波也不例外地通过写情书的方式展开了对李银河轰轰烈烈的追求。和一般人不同,他把情书写在五线谱上,把自己和李银河比喻成一首歌。还写道:“一想起你,我的这张丑脸就泛起微笑。”火辣的文字烫红了李银河的少女心,于是俩人在一起了。

后来王小波拜见准丈母娘,准丈母娘也是外貌协会的资深会员。她对女儿说:“小波太丑,拿不出手。”于是在看颜的时代,李银河的心动摇了。她给小波送去两张电影票,提了分手。

王小波这边并没有受到打击,反而越挫越勇,情书一封封地寄出,直到李银河解开心结。

有的人变着不同字体给女孩子写情书,最后在学校举办的书法大赛获得一等奖。王小波最后还是赢得了美人芳心。原因可能是李银河在王小波情书的狂轰滥炸晕了头,1980年俩人领证结婚了,当时28岁的王小波还是一名大二学生,当时不允许大学生结婚,婚礼低调从简,在饭店两家人吃了顿饭。

大学毕业,王小波在人大的分校教书,此时开始写《黄金时代》,没曾想这一写,修修改改,就过去了10年,这本书成了王小波的代表作,这是后话。

1984年,王小波赴美研读,后来获得硕士学位。并在留学期间和李银河游历美国各地,西欧诸国。自驾游的时候,王小波学开车不久,李银河在副驾驶指挥,一会儿让踩油门,一会儿让刹车,王小波提心吊胆,外国路人惊慌失措。

有一次王小波去接他的哥哥王小平,在一次高速路上下来走道,撞到了电线杆子上,王小波直接把车扔在那里走了,从此夫妇俩出门就没私家车开了。

四年后俩人回国,开始研究中国的同性恋群体,1992年王小波和妻子研究成果著作在香港出版,不出意外地遭到大陆文化界抨击。同年《黄金时代》在香港出版,两年后在内地出版。

当年王小波辞去教职成为自由撰稿人,写了许多杂文,现在有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流传甚广。他还受邀创作《东宫西宫》剧本,王小波逝世那年这部电影入围戛纳电影节。

1997年王小波心脏病突发逝世,引起人们对他极大的关注,甚至在后来几年引发一阵“王小波热”。45年的生命光景里,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圈了一大批粉丝,影响了一代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王小波有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