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6,数学课标新变化

2021,数学课标新变化

    2001年,《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大纲》更改名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年,国家颁发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今年是2021年,数学课程标准有了新的变化。经过阅读,我感悟到的变化如下:

1. 在原来10个核心词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核心词“量感”。

一直以来,发展“量感”对于孩子来说,都很艰难。比如:彭老师的体重是75(  ),( )里可供选择的选项是克、千克、吨。班上有孩子选择的是吨。即:彭老师的体重是75( 吨)。询问为何是吨,孩子答曰:“因为,当一个物体很重的时候,要用吨做单位。而彭老师那么胖,当然用吨做单位了。”

是的,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体验与经验,只是单纯的用数学的相当然的推理在解题。同理,我们成人也缺乏相对应的“量感”。比如:一艘轮船的载重量是3000吨,航母的载重量是6万吨。这两者的区别,在我的脑海中是形不成表象的。因此,课标提出要加强与重视“综合与实践”这个领域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孩子更多的积累有关实践性知识的表象。

2. 负数、方程、反比例等知识移到初中去。

负数,在六年级就是一节课,目的是认识生活中的负数。短短一节课,要认识到负数的意义,以及数系扩展后有关数知识的重新认知,难度很大。

方程,在小学说多了都是泪。在一二年级的时候,经常做这样的题目:

树上的鸟飞走了3只后,还有6只,问,原来有几只鸟?

孩子列式为:9-3=6,老师强行让孩子改为3+6=9.因为,未知的数要写在等号的右边。

好不容易,孩子接受了这个算术思维。来到了五年级,依然是这道题目,(数据稍微变大了一些。)

树上的鸟飞走了3只后,还有6只,问,原来有几只鸟?

解:设树上原来有X只鸟,依题意,

X-3=6

X=3+6(方程两边同时+3)

X=9

孩子极度的不喜欢,明明简简单单的题目,非得要用方程来解。步骤特别繁琐。而且,解方程的过程也特烦。

好不容易遇到难题,终于体现出用方程解的优势,但是,会列方程,不会解方程。对于重视最终答案是否正确的小学来说,不会解方程,不能得到最后的答案,是完全不行的。扣分,考试的成绩可想而知,是不理想的。

小学的方程,对孩子对老师而言,都是苦不堪言。对初中老师而言,小学学方程还不如不学。

反比例知识。六年级的比例本来就是难点。很多学生对比例的理解都很难很难。至于反比例,可以想象有多难……

3. 增加简单的“尺规作图”。

小学阶段,画三角形的高。锐角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的高都没啥问题。至于钝角三角形的高,太为难部份孩子了。这部份孩子到了初中,对于作钝角三角形的高,依然有难度……

至于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的变化,教材给出了方格纸这个背景。但是,考试时往往会出现没有“方格纸背景图”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画图,孩子一筹莫展呀。适当增加简单的“尺规作图”是现实的需要……

4. 把百分数纳入到“统计”范畴。

就好比把“平均数”纳入到“统计”范畴后,平均数的问题慢慢的转移到“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上来。那些代数意义上的解决问题式的平均数问题渐渐在减少。但是,十年来,依然会出现代数意义上的平均数问题,比如:

某篮球队前4名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86厘米,第5名队员加入后,他比五名队员的平均身高矮12厘米。问,他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没有任何统计意义的平均数。有的时解决问题时的数学思维。(不过,这类题目对发展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因为第5名比全队五名队员的平均身高矮12厘米。所以,前4名队员一共要移出12厘米来补给他(移多补少)。换言之,每人移出12÷4=3厘米,补给他。因此,全队五名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86-183=183厘米。则,他的身高是183-12=171厘米。

课标指出:平均数不再是简单的“加与除”,而是一个可以表达的数据。要重在利用数据来表达、分析、决策等等。

同理,百分数纳入统计后,百分数成为一个统计量。依然重在利用数据来表达、分析、决策等等。

估计,六年级经典的“量与率”相对应的解决问题会慢慢的淡化。当然,根据以往经验可以得知——这类题型依然会长长久久的存在……

教学既要有今天,又要有明天。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只有分数,过不了明天。鱼与熊掌如何兼得,需要我们去思考,更需要在思考去实践……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6-06,数学课标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