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人活在禅道之中,但却不知道禅是何物?想知道什么是禅吗?请继续看下去……”——选自蔡志忠,《禅说》,《何谓“禅”?》。
作者丨谢丹儒
来源丨最后一米阳光
“使命感”,“3本书”,“大树”
前有以帝王之身遁迹空门者,如顺治;现有如日中天的明星,如曾在港版《笑傲江湖》饰演林平之的何宝生,作为香港宝生银行的大少爷,家族资产高达百亿,却于2005年皈依佛门,法号道生;又如一代歌星李娜,其演唱的《青藏高原》家喻户晓,然就在1997年,奔赴五台山,削发为尼;还有如王祖贤(影星)、黄元申(霍元甲饰演者)、黄义达(代表作《那个女孩对我说》)等。还有我们所熟知的,如弘一法师、星云大师、南怀瑾,又有如仓央嘉措。
又如近期,一代漫画大师蔡志忠,在11月17日上午,于嵩山少林寺藏金阁举行剃度仪式,法名“延一”。时至今日,他72岁。
纵观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功成名就,声名显赫,为何他们会选择遁迹空门呢?
这背后是否也属于某种执妄,比如寻解脱,比如寻无我,又或者这才是本性、自性,唯真,天性使然?
佛门是什么,真的就有这种魔力吗?是给还是予,又或者这是本呢?
纵观蔡志忠的前半生:
1948年出生于台湾彰化,著名漫画家,吉林动画学院漫画学院名誉院长。15岁起便成为职业漫画家,担任美术设计、自学卡通绘制技术、成立公司,更是先后拍摄了《老夫子》、《乌龙院》等长篇动画电影,并于1983年开始创作四格漫画,已有作品高达100多部,如《庄子说》、《老子说》、《金刚经》、《禅说》、《唐诗三百首》、《大学》等。其作品涉及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佛经禅语,融合其独到心得,用慧诘的漫画形式推向大众,更是在30余国家和地区以多种语种版本出版,销量超3000万册。其个人成就,1981年获“金马奖最佳卡通片奖”;1985年获选“台湾十大杰出青年”;2011年获“金漫奖”终身成就奖(选自百科)。
据了解,蔡志忠在五岁半时便决定以画画为生,而这个想法是在他四岁半时在父亲书桌下经过一年的思考而得出的结论。
他说,每个人都可以用一把刷子混饭吃,关键是要尽早找到这把刷子。
而早到什么时候呢,他表示,全世界最厉害的角色在二三岁时没有还不知道自己这把刷子是什么的。为此,他举例,高斯7岁就发现了s=n(n+1)/2的公式。
很显然,蔡志忠找到了自己的这把刷子,而且不仅仅是混饭吃。
他还说,自己身上有一种使命感,一定要写下3本书,作为自己留给后人的大树。
关于这一点,“使命感”,“3本书”,“大树”,如今已出版的书籍高达100多部;至于是否是“后人的大树”,很多人表示,正是通过蔡志忠漫画才了解到中国古典文化,才了解到古典文化与现代的亲近。
时至今日,72岁的蔡志忠,于自身使命而言,他做到了;于后人而言,大树已栽,至于是好树坏树,检验的事情就交给后人和时间了。至于之后的人生何去何从,他也已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了一切:遁迹空门。
佛门本无门,你我都在其中。
1.
还记得,第一次听闻一句与“佛”相关的话,是出自某部影视剧。
其中有个人物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那时,只觉得这句话透露出某种出尘,脱离了本我,甚至如无我之境。好一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只是,当时也只觉得这话出尘而已,实则却想不出更多的什么来了。
随着年岁渐长,各种纷扰接踵而至:责任、使命、意义、婚姻、家庭、价值、观念、文化、社会,乃至于利益、身份、地位等等。
而纵观自己,满心疲惫,籍籍无名,却依旧困囿于追名逐利,谋虚逐妄更是常有。
有时也困顿:这一生,这平凡的人生,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自己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否有意义呢?(究竟是自以为有意义,仅对自己有意义,还是意义本身存在于这些行为)
有时也怀疑:究竟有多少人如我这般平庸,他们是否也曾为此苦恼呢?那些卓越的人又为何卓越呢?(究竟是我们的平庸衬托了他们的卓越,或他们本就卓越)
有时也迷茫:就现在所拥有的、追逐的、以及失去的,我想要的究竟是不是真的我所想要的呢?以及未来该通往何处?(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意义在哪,未来该何去何从)
我曾寻过这些,寻来寻去,最后就像一场梦,醒来我依旧在卧榻之上,没有任何改变,或不知道如何从现实中去改变。
太多次,有太多次这样的经历,满心疲惫,无力无奈无助……甚至莫名会觉得悲哀,因找不到这些答案,也理解不了,更是因不能从现实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存在的意义,浑浑噩噩,虚度光阴而悲哀。
于是,一种迫切想要放下一切的想法油然而生。
尽管,我什么都没有拥有,但确实好像承载了很多,负重很大,心理负担更是如此。
有时,我甚至怀疑,这一切,活着的一切,现实的一切,它就是个“阴谋”:
人人都在假装,人人都好像过得很快乐,触目所及之处仍有很多人能够感觉到快乐,这一切的源头似乎都指向我自己——是我不知足,是我不懂珍惜,是我不思进取,是我不够圆滑……
2.
就在我陷入自怨自艾中时,偶然间听了一本书《金刚经》,好像从中我依稀找到了些许答案。最起码,让我看到了某些我认为可能是“指引”的存在。
佛不渡我,不,未必见得是佛渡我,佛就在心中,佛无处不在,是我看不破,是我看不穿,是我放不下,是我太执着。每个人都该是佛。
乃至于我想要的安定、平和,同样是执妄而已。那些本就是人们共同建造起来的,通过各种影响将它放置高阁,奉若神明,这实在是我妄而妄我。
我妄,指的是我不得不这么去想。因为环境的因素,因为人为的因素,因为自己心理的需求,也因为过往的种种,能带给我感觉的、刺激我的、影响我的等等。是它们也是我自己,让我不得不这么去想。
妄我呢?指的是这些东西原本就存在,或没那么明显,终被我发现了,发觉了,感知到了,从而迷失了自我。我因这些人、物而失去了我,纯粹的变成了不是我的存在。最起码,这其中我的成分是微不足道的,更多的则是欲望,是执念,是各种纷纷扰扰的想法,是庸人自扰。
与此同时,佛,或者说禅,又或者称之为“佛门”,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
究其原因,在这里既是别人画的一个圈,同样也是自己给自己画了一个圈。
这就像一棵树的根,如果根太多太杂,而想着哪里都去走走,那显然是难以实现的,甚至连做棵树都变得困难,没办法扎根,容易被吹倒,更别提什么自然生长了。
而就这个圈的意义呢?
从外界的角度,这意味着默认,这是以刻板印象竖起的高墙,墙里的人就在里面安生吧,墙外的人若非真的想要过这样的日子,最好不要去影响他们;而且,这是大家的业,他们为众生,众生也应该为之回馈点安宁。
再就是从佛门的角度来讲,身在佛门,这是受恩于佛门,入得佛门来,自然也该是虔诚的;同时,这也是告诫自己,既然选择了这里,就应该忠于这里,忠于自己的初心,忠于信仰,应该断绝与外界的联系。这是清净地,可不能,可不敢,更不该再贪恋红尘。
何况,如果真的信,那就应该知道这是佛,是自性,是空门,就更应该好生在这圈里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了妄唯真,如是我闻(我听到佛这样说),如佛。
不过,仅是这样是不够的,它应该还有一些,那就是开悟而见性,找到自己的自性,觉悟自性不足,修得自性圆满,如此才可谓圆满啊!
3.
众所周知,佛门也称之为“空门”、“出家”。
为何会有这样的称谓呢?
它们又在寻些什么呢?(或者说,它们是什么)
这个时候就应该从社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了——
家是什么?家是社会的一个元素,是社会构成的一个基本的单位。家承载着众人的情感、联结、血缘,甚至是因果。出家,出的既是社会结构的家,同样也是这因果,它不是纯粹的断,而是以更广阔的胸襟去观,是以佛的角度去看待众生,而非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亲戚旁属。
佛门又为何称之为空门呢?空是什么?虚空吗?或者说“无”。
个人认为应该是无常。
所有的事物、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是如此,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也因此一切事物都会改变。一切万有,没有一样是以独立、恒常、纯粹的状态存在的。所以,万事万物都遵循无常的法则。
不过,这样说似乎很是费解,或者说太抽象了。
那就举个例子来说,想必很多人都曾听说过这么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有人说,这是佛劝人改恶从善。
若是这么想未免狭隘,其中包含几个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人们总是一再否认无常,是故,拿起,抢夺,占有,或拥有。以为这是得到,可我们能不能带走呢?能带到哪去呢?同样的,我们也应该问一问,它们真的属于我们吗?
所以,放下,是放下这种以恒常的观念看待万事万物啊。
屠刀,这是具象的,是我们看到的,我们赋予它以“屠刀”之名,是觉察,甚至是以偏见作为基底从而认知到它。
所以,放下这些表象,放下恒常的观念,它本来是什么呢?自己又是什么呢?这是开悟以见性,见物的自性,见自我的自性,见佛的自性。
立地,很显然这是时间和空间的维度,甚至可以说是宇宙的维度。当下,临在,立地,剩下的是什么呢?如果人人都是佛,那立地的那个人何尝不是佛呢!
而能够做到前面三点,成佛,或者说本就是佛了。不是吗?
那么,何以需要经历这些呢?这就需要从因果和无常的角度去思索了。同样的,这样的关联是否是必然的呢?也并非如此。
所以,当你明白这一切之后,你就应该想到敬畏了,或者说虔诚。无常值得敬畏,佛也应该敬畏,自性更是如此,因果同样如此。
而做到了这些,你还是你吗?或者说,当你的心思、智慧、认知和深度变了,依着佛法就变了,这无常的变化,加上出家,可不就是彻底的无我了?可不就是空了。
空门,大乘以观空为入门,故称“空门”。你得以从这观空,如此也算是入门了,空门当如这空般,亦如这佛。
自性具足,觉悟成佛,当如是。
是故,何谓佛门,无门或佛门又有何区别?不过,可以觉察到的是你我们必然在其中,最起码,此时此地,临在。
是为己或为人,去我唯“真”
回过头再说蔡志忠,他为什么在这个阶段选择遁迹空门,也就更好理解了。
但是,这个时期必然有这个时期的缘由。
而且,似乎很多人都是在功成名才选择遁迹空门,这又是为何呢?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社会属性的部分了。
无论是家也好,或是是俗世,身在其中,必然承受着相应的责任、使命,以及因果相关。
若早早就遁迹空门尚且还好理解,毕竟所牵连不多,毕竟因果循环,无常变化。但是,当到了一定年纪之后,所欠下的,所修行的,所承受的也就多了。
人们都说影响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这时,更多的已经不再是为己而是为人了,为了他人,为了少数部分的众人。
功成名就之后呢?作为社会身份的一部分,他已然存在了,这是对前半生,或者说对这个身份,以及这个身份相关的一切的回报。以有限时间换无限影响,以社会身份立足,这是对社会,对身份,对过往关系,以及因果的交代和圆满。
而遁迹空门,则是以宇宙之大观,观空,观自性,观无常,这是进一步对人的本质,唯真的本质,无我的本质,空的本质进行修炼。
是故,无论功成名就,或少时便出家,又或者无论什么时候,那都不再是为己,而是为人,为众生。这也就是说,这是了妄唯真,是自性觉悟的修行,是佛的修行了。
借用蔡志忠在《禅说》中所绘的内容《何谓“禅”?》来说,那就是——
一条小鱼问一条大鱼道:“我常听人家说起海的事情,可是海是什么?”
大鱼:“你的周围就是海啊!”
小鱼:“可是我怎么看不到?”
大鱼:“海在你里面、也在你外面,你生于海终归于海。海包围着你,就像你的身体。”
庄子说:“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人活在禅道之中,但却不知道禅是何物?……”
而通过《波浪的觉悟》,可以看到蔡志忠对于人的理解,书中说:“其实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
那么,佛呢?
佛作为宇宙的一分子,是根植于心,诚实于心,如果它是虚无,那佛门,佛,就应该是真。
如同在佛学上,本质上的“空”和现象上的“有”是统一的。
所以,我说,为己或为人,这不是正解,去我唯真方见佛。
写在最后:
我曾写过《我曾寻过那禅》,但是关于禅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禅,而众生的禅是什么?我不敢妄言。蔡志忠在《禅说》中开篇《何谓“禅”?》曾提到,庄子说: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人活在禅道之中,但却不知道禅是何物?想知道什么是禅吗?请继续看下去……
所以,想知道什么是禅吗?读蔡志忠《禅说》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