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情感隔离的岁月,你是那个笑着讲痛的人吗?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你分明在讲自己一个很痛很痛的经历,或者是在旁人听起来很扎心的故事,但你讲述的那一刻,脸上神情漠然,甚至还挂着笑……

图片源于pexels.com网

01 那些笑着讲痛的瞬间,发生了什么?

先走心讲一个故事。

36岁的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气场十足,颇有御姐范,她逻辑思维缜密,讲起话来铿锵有力,像一个天生的演讲家。

她的咨询目标是改善亲密关系,她不理解为什么丈夫对自己越来越疏离,她淡淡地说:“我们两个人经历了很多事情,我们白手起家,共同创业,十几年来也没有太多矛盾,如今该有的都有了,他却对我越来越冷漠了。”

在初始访谈阶段,我在收集晟的成长经历时,问她小时候有没有印象比较深的事情?

“小时候?”她微微仰起脸,尝试搜索记忆:“小时候也没经历过特别的事情……哦,对了,有件事印象比较深,在我八岁的时候,有次我爸突发心脏病,我妈刚好不在家,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话,我和哥哥两个人迅速把老爸送进了医院,我哥那时候十一岁吧,医生说还好送得及时,要不我爸可能就没命了。我哥都慌了,我都没慌。”晟将这件事陈述了出来,脸上挂着笑。

八岁的女孩面对父亲突发心脏病,一点慌张感都没有,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我问她:“你那时候什么感受呢?”

“感受?没有感受,就思考怎么把老爸送到医院。”

我轻声问:“你愿意再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境,感受一下当时的感受么?”

她安静了下来,尝试进入感受,过一会,她说还是没有感受,并表示这样专门去体验感受好尴尬啊。

02 想哭又不敢哭的童年,是什么感受?

看到晟还很不习惯与自己的感受在一起,我不再勉强她继续在这个点上深入探讨下去,便继续收集她的成长经历:“小时候还有什么印象比较深刻的经历么?”

她皱起眉头,继续搜索记忆,片刻后说:“印象很深的……哦,我大伯去世那天,我妈急匆匆赶到他家,她也把我带过去了,我当时很害怕不敢进去,也不敢一个人在外面等着,妈妈就骂我,怎么这么胆小,妈妈一骂,我哇一下就哭了。我妈就冲我脑袋用力拍了一下,说,不许哭,再哭你大伯就要把你带走了,当时吓得我就没再哭。好像从那之后,我就没再哭过,反正我是想不起来什么时候还哭过。”晟讲这段话的时候,脸上依然面带笑容,好像在讲一件很有趣的事。

“那时候你几岁了?”

“快上小学的时候,六岁吧。”

“这之前你爱哭么?”

“嗯,爱哭。之前我遇到什么事情都哭,每次哭我妈都骂我怎么又哭,再哭就要挨打了,有时候我能控制住不哭,有时候控制不住。”

“控制不住的时候,妈妈真的会打你吗?“

“会,总是拍一下我的头,我妈后来说她都是轻轻拍的,但我记得是很疼的。小时候我好像很怕老妈打我,但就是控制不住哭,大伯去世那天,我爱哭的毛病总算给治好了。大伯刚去世乱死了,我再哭,我妈哪顾得过来啊。”然后,晟拖长声音打趣笑道:“哎呀……不容易……那时候自己太弱了,哈哈哈哈。”

03 童年内外,哪个才是更真实的你?

接下来,晟借着哭这个话题,抱怨起现在公司的小年轻们太娇惯了,说工作上遇到点挫折都能哭,她又讲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素养的人才,现今企业喜欢什么样的员工等等……

她轻易控制了谈话的内容和方向,她远离了童年。

晟讲着这一切,有理有据,语速飞快,富有感染力,我在旁边完全插不上话。

我的大脑听着她鸡汤味十足的演讲时,我的心还停留在她六岁的时空。

我看到一个很想哭却又不敢哭的小女孩,

看到一个被亲人离世吓坏了的小女孩,

看到一个因恐惧自己会被死人带走,再也哭不出来的小女孩……

眼前强势干练的晟与六岁爱哭的她,有一种分裂的感觉。

哪个才是更真实的她?

初始访谈之后,晟表示愿意进行一段长程心理咨询。

在我与她咨询前期,她谈话的内容多是围绕婚姻中或者工作上的琐事,每次她讲到应该很有感受的事情时,都给我一种感觉:分明是自己的故事,但她总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淡漠理智地在陈述一件其他人的事。

好在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咨访关系更稳固,晟的自由联想渐渐走到了与父母相处的点滴,重新又折回到童年的话题。

在我们咨询进行到第二十多周的时候,晟再次触及七八岁时父亲突发心脏病的经历。

“那时候我大脑高度警觉,每一个动作都做得很急,老爸被抢救过来后,我妈夸我是小救星……当时不觉得自己有多厉害,好像不知不觉就把一件事情完成了,现在突然感觉,我那时候才多大啊,确实挺了不起的。”

“那时候你除了大脑高度警觉外,还有其他感受吗?“

“感受?”晟皱着眉看了我一眼,又茫然地看向对面的白墙,一两分钟后,她开口:“我刚才忽然感觉,其实,我很害怕,特别特别害怕。”

“怕什么?“我问她。

“怕爸爸死了,我很急地在想该怎么做,就觉得要快点要快点,我很怕爸爸会死掉,我真的好怕,大伯就是突发心脏病死去的。”晟讲到这里,眼泪突然掉了出来,她慌忙抽纸巾擦眼泪,有些尴尬地说:“哎哟,这么大的人了,居然哭了。”

原来,六岁经历的丧失,也是因为心脏病突发。

八岁的晟,唯有把所有感受系统都关闭,只留大脑高速运转工作,这样,才有机会救活爸爸。这是一个八岁女孩的应激反应,在那一刻,她也达到了妈妈期待的状态。

时隔28年,那些被关闭在身体深处的感受,总算被释放了出来。

自此,感受的主人也不必再紧绷着,不必再高度警惕着做一个看守人。

感受获得了自由,看守人不再是看守人,也获得了自由。

04 你是可以哭的

晟还是很不适应眼泪,她尴尬地猛擦眼睛,我忍不住说:“你是可以哭的。

这句话她听进了心里。

她突然泪如泉涌,声音有些颤抖地说:“我一直都觉得自己不可以哭,我一直都不敢哭……”

在下次见到晟时,她告诉我说:“上周末我去了教堂,我坐在下面听大家唱圣歌,我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然后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我整整哭了一个多小时……我从来没有那么痛快地哭过。”

又隔了一周,晟又告诉我:“前几天,我和我老公聊天,我聊到了自己和他相处中感受到的委屈,我忍不住哭了,我老公居然也哭了。他说认识我十多年,第一次看到我哭,他太感动了,那一刻,他感觉很欣慰,忍不住也哭了。”说到这里,晟又抽纸巾擦眼泪,同时又笑,但她这次笑得很由衷,是那种很开心,很有感染力的笑。

眼前的她,变得像个小女人,沉浸在幸福的喜悦里。

后来,晟表示她实现了咨询目标,她说:“以前我太强势,过于理智,从来都感受不到我老公,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强大,其实那个强大,好像一件华丽精良的盔甲,而盔甲下真实的我,好小好小,特别柔弱。”

我接了一句:“柔弱的你,是你;强大的你,也是你。

 “没有盔甲,我可以强大,也可以柔弱。”她粲然一笑:“盔甲卸下来,感觉变得好自由,好轻松。”

05 你也是那个擅长情感隔离的孩子吗?

晟的故事讲到这里,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在晟的故事里,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爱哭的小女孩不被妈妈接纳,最终,她总算活成了妈妈喜欢的样子,还成了一个拯救者,自此她强大、理智、有超强的行动力。

强大、理智与超强行动力这些特质,帮助她度过应激事件,让她更好地适应了社会,更快地收获了现实层面的成功,但她也付出了一个代价,就是需要隔离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感受深深锁在身体最深处。

晟特别擅长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是指一个人将情绪从认知中剥离开来,以应对焦虑和痛苦,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情感隔离,在我们的文化里,无处不在。

中国人实在太擅长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像魔咒一样,在我们文化里代代相传。

父母对孩子情感的淡漠,往往会导致孩子不得不学会隔离自己的感受,孩子长大后又变成下一任情感淡漠的父母。

感受一下,你是否也是那个擅长情感隔离的孩子?

如果是,在某个一瞬间,你是否会觉得自己很糟糕?

亲爱的,不是这样的。当我们在谈某种心理防御机制时,不是在评判好或不好。

情感隔离陪伴你那么多年,几乎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当你认为它不好的时候,很容易会认为自己也不好。

06 首先,情感隔离也是有好处的

我们首先要肯定,情感隔离也是有好处的。 

所有的心理防御机制,对一个人都有保护作用。 

情感隔离在晟的童年,很好地保护了她,并让她的命运避开了可能存在的更大的风险。

在情感隔离的机制下,晟在最危急时刻,立即封锁了感受系统,得以让她远离了恐惧与慌乱,得以帮助她与哥哥一起及时挽救了父亲的生命,这让她避开了一次更为严重的丧失创伤经历。

回望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我们到底经历了多少苦难啊。

如果在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充分地与自己的感受在一起,在战争,饥荒和瘟疫面前,我们如何继续前行?我们如何走到今天?

我们顽强地走过五千年,苦难没有消灭我们,反而让我们更睿智,让我们更勤劳,最终,我们华人的身份在世界各地节节升高,情感隔离真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我们不是要消灭情感隔离,而是要与其和解。

07 然后,我们可以回归感受

当你看见了自己情感隔离那部分的价值,你也就肯定了那些年,自己在隔离之下的价值了。

任何时候的你,都是有价值的。

然后,你觉察到当下的环境是安全的,你感到自己更有力量了,你希望今后可以更轻松快乐。

那么,你便可以回归感受了。

回归感受是一条苦涩与甜蜜并存的路,也是一条值得一步一个脚印、细细去探索的路,路的终点是与最自由的自己在一起,那是平和与喜悦。

在这条路上,如果你能找一位与自己匹配的心理咨询师,陪你一起探索半年以上,会很有帮助的。

如果你还不愿意做心理咨询,或者还不够有条件做咨询,你也可以找到适合你当下的方式去一点点链接你的感受。

比如,你可以每天坚持正念冥想,多做瑜伽呼吸练习,每天睡前静静感受一下身体各部位的感受,也可以与自己的身体各部分做一下心灵对话。(因篇幅有限,这部分先简写,以后我会专门写一篇“如何回归感受”的文章。)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坚持一年看看,一定会有些变化的。

是的,是一年,不是一天,也不是一个月。因为感受被锁太久太深了,它需要时间才敢于重见阳光。

给它时间,慢慢来。

(备注:写作也是创作,文中案例已被360度改装。)

图片源于pexels.com网

作者简介:清心,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咨询师,管理硕士,心理硕士在读,心理专题推荐作者,壹心理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高予清(ID:gaoyuqingxl),如想预约咨询,可添加微信(qingpsy)。

如果你生活上,情感上有所困惑,可以客观、详细描述事件、困惑点及诉求点,以邮件或私信的方式发给我,并接受清心在个人自媒体平台公开回复,清心愿意为你免费解惑。邮箱请见主页介绍。欢迎持续关注《看见|清心心理问答》。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历了情感隔离的岁月,你是那个笑着讲痛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