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感思行:不作为的智慧

读《爱的重建》

见:在电影《天地大冲撞(Deep Impact)中,彗星撞击地球所引发的海啸摧毁了整个北美大陆。世界陷入一片混乱。一对父女明白自己不可能成功进入山中避难,于是决定前往海边,过去他们在那里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在这段同死亡和解的残酷过程中,女孩将头埋进父亲的衣领,哭喊着“爸爸”。她很害怕,但还是抬起头、望向风暴。她的父亲此前从未如此关注过女儿,也从未如此守护在她身边,此时他闭上双眼,将她抱在怀里轻轻摇晃。在他们停止和所处的环境进行抗争、稍作停息的时候,那种心如明镜和接纳一切的状态。当事态十分糟糕时,我们很难做到什么也不做,但在很多时候,无为恰是最明智的选择。

感:作者发现在无为的状态中蕴含着智慧,他将这种接纳的状态称为“观看风暴”。

在对女儿的教育中,我用的是这种无为的方式。在她一岁的时候开始,对衣柜里的衣服特别好奇,每天都要抱出来两三次,如果不允许,就会哭闹,后来我想,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乱了还可以再整理。她就这样乐此不疲的玩了几个月,再也不随便动家里的东西了,还会把乱了的衣服整理好,才三岁啊。而我在十几岁的时候还常常在家里翻箱倒柜的弄得乱七八糟的满足好奇心。

如果我把这种方式用在自己混乱不堪的拖延生活中将会怎样呢?

思:以前每天忙忙碌碌的,不敢让自己有一丝毫地松懈,却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内心很烦躁。比如做饭可以做两个小时,洗碗一个小时,效率这么差的原因是感觉很疲惫,也就是说我是怀着特别不想做的心态去做这件事情的。

我最近的状态是什么都不想做。看似很懒散,但感觉很享受这个时刻。

什么都不做这种无为的状态让自己疲惫的心态得到了舒缓。好像回到了儿时那种天真烂漫的时刻,这是令人向往的。

那时候的我在干什么呢?经常有个令人痛苦的画面:还在上小学时,每到放假,妈妈就让我呆到家里做饭,其实我并不想做,我想玩耍,可不做又不行。所以我每天中午都会拖到十一二点做饭,等给妈妈把饭送到都快两点了,我每天都是带着抗拒和内疚的心情做饭和送饭的。回想起来,我并不是一个会偷懒的孩子,很早的时候就学会用低效率的勤奋来掩盖自己耐心的抗拒。

这导致我会用很长时间来做一件事。明明感觉特别累,还是会怀着不得不去做的一件事,做不到拒绝。如果不去做,就会非常的内疚。

现在我可以换种心态甚至认知:完全可以做到轻松自在的做好一件事,并且可以享受安定的时光。

行:在冥想时,回到以前经常偷懒时的画面,处理做事前的抗拒情绪。

在混乱中,可以选择给自己一些时间静心休整、做内观接纳自己、并选择更好的对策。

在累的时候允许自己拒绝做某事,别人的事,他自己可以做的,不再随便帮他代劳。

退掉很少去光顾的社群,丢掉常年不用的东西,养成随手整理的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见感思行:不作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