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倾听内心的声音

《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序”以散体叙事,“辞”以骈体抒情,二者相得益彰。在序言中,陶渊明阐明了出仕和辞官的原因。他指出,之所以出仕是家里贫穷,耕田种植所获不能自给自足,再加上孩子多,家里吃饭的人多,家无余粮。雪上加霜的是,面对这一局面,陶渊明束手无策,没有赖以维持生活的本领,生活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境地。为走出困境,陶渊明眼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出仕做官,挣取俸禄来养家糊口。在亲友的劝说之下,陶渊明自己也接受了这一条路。这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了,中年男人,总要挑起肩上的责任,为家人遮风挡雨。正是出于这份责任心,陶渊明决心出仕。

陶渊明是幸运的,当他决心出仕之时,马上就有了机会,他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的身份出使都城。当时,地方官员爱惜陶渊明的才华,再加上陶渊明的叔父、时任太常卿的陶夔的推荐,陶渊明顺利入仕。综合考虑之下,他选择了彭泽县令。这样的结果,算得上求仁得仁了,不可谓不顺利。

但不久之后,陶渊明就有了辞官回家的想法,因为他觉得做官有违他的自然的本性。他觉得,与忍饥挨饿比起来,违反自己的意志更让人感到身心痛苦。此外,更让陶渊明痛苦的是,尽管多次出仕,但所作的事情都是为了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而已,没有机会施展抱负,年轻时的“猛志”消磨殆尽。于是,陶渊明希望在一年之内辞官归田。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不久,陶渊明的妹妹在武昌去世,他去奔丧的心情非常急迫,便离职而去,结束了为期八十四天的彭泽县令生涯。

从序言中,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对于“出仕”还是“辞官”这一看似两难的问题,已有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归去来兮”。当做出这一选择的时候,陶渊明知道自己放下的是“五斗米”,维护的是尊严。这一刻,陶渊明无比清楚,人要有尊严地活着。

接下来,《归去来兮辞》的正文正式展开,第一段一上来就连用两个问句,田地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认为做官是心灵被形体役使的苦差事,为什么还会惆怅而独自悲伤呢?陶渊明的这两个问题是问自己的,通过问题,他开始审视过往的生活,并流露出悔意。饱读诗书的陶渊明马上联想到《论语》中的“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意识到与其一直为过去而后悔,不如向前看,因为时光不会倒流,人无法改变过往,却可以决定未来。当陶渊明展望未来时,他的心情逐渐从惆怅和悲伤中走了出来,庆幸的是以前虽然迷了路,但走得并不远,与以前相比,今天的选择才是正确的。此时此刻,陶渊明醒悟了,他明白,现在自己走上了符合自己心意的那条路。于是,尚在归家途中的陶渊明希望下一秒就能到家。于是,他向行人询问前面的路程,怨恨晨光微弱耽误路程。

终于看到自家的房子了,理想中的生活场景即将铺展开来,陶渊明怎能不欢欣鼓舞呢?于是奔跑到家门口,发现童仆和孩子们都在迎候自己呢。和家人一起走进院子,陶渊明发现院中的小路已经荒芜了,但松树和菊花还在。这里,陶渊明以“三径就荒”暗示自己离家久,以“松菊犹存”暗示自己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格。陶渊明相信,即便是“三径就荒”,但要做回隐士,根本不是难事。

于是,陶渊明和孩子们一起走进屋内,家人早已备好了接风酒。陶渊明端起酒壶,自斟自饮,看着院子中的树木而形喜于色,倚在南边窗户边上寄托傲世的情怀,深知住在陋室中反而容易使人安适。陶渊明终于为那颗被形体所役使的心找到了安适之所,这真是一件乐事。

归家之后,园子成为陶渊明的流连忘返之地。他每天都去园子中游玩,拄着拐杖,到处走走,随时随地休息,漫无目的地观赏景色。云绕山头、暮鸟归巢、夕阳西下……这些看似寻常的风景都成了陶渊明眼中的美景。他扶着一棵松树驻足观看,流连忘返。此时此刻,那棵松树成了陶渊明的化身,即便只有一棵树,也要一如既往地挺立着。同样,即便是无人能懂,陶渊明也会坚持倾听内心的声音,坚守品节。

陶渊明不断向内心深处开拓,在那里,他找到一个更广大的世界。于是,他要和使自己“心为形役”的外界断绝联系,不再关心外界的纷纭。于是,陶渊明生活简单了下来,他与亲朋说些知心话,他弹琴读书自得其乐,他参与春耕活动,在去往田地的路上,他见识了万物的欣欣向荣,于是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好时节。看着眼前的一切,陶渊明感叹自己的一生将要结束。他这么感叹并不是悲观,而是在提醒自己要珍惜有限的生命,虽然曾“一去三十年”,迷失过自我。但眼下,自己也像这欣欣向荣的生命一般,遇上了好时节。

第三段结尾以抒情收束,为的是引起下段的抒情,这样会有一个缓冲和过渡。在第四段中,陶渊明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既然人生短暂,为何不随心所欲,生死顺遂自然呢?想到此处,陶渊明喊出了人生宣言:活着,不追求富贵,不期求成仙。这是陶渊明与外界断绝交游的宣言。于是,陶渊明坚定了选择了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乐天安命的生活下去。这是他内心的声音,这不过是遵从内心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倾听内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