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的中医理论

同学去世,甚为悲伤。突然想起中医的喜伤心,怒伤肝的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说,人生病的原因,无外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

这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

而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等,成为中医情绪致病的主要理论。

过喜伤心

所谓喜伤心,其实叫“过喜伤心”,从而引起心火太盛,或被痰热所扰。此时人会喜笑不休,神情恍惚,进而语无伦次、举止失常。

好比点燃的烛火若摇曳不停,屋子里的一切都会显得摇摆不定、不得安宁。同理,当人的心中过于喜悦时,心火也会摇曳、乱动。此时,心的外围,也就是我们的肺,也会随着肺气摇曳,不得安宁。心藏身,肺藏魄,当心火摇曳、肺气不宁时,我们会神气涣散,魄气不藏。此时的外在表现会喜笑不休、神情恍惚,甚至语无伦次。

怒伤肝

而怒伤肝,就是在人暴怒引起肝胆之气横逆时,表露出面红目瞪、气逆呕血、心中烦乱、善怒,甚至神昏暴厥的状态。

中医认为肝胆属木,而木是什么形态的?是直的。木的走势,必然是伸展的。所以当肝胆之气稍有一点被郁遏时,肝胆难以遂其直达之性,于是就会激而成怒,怒则气逆,然后面红目瞪。

思伤脾

说到思伤脾,是因为思虑过度而伤及脾,形成倦怠食少、健忘怔忡、嗜睡、消瘦、脉沉结的状态。

其实思伤脾应该称作“思伤心脾”。思,本来是伤及心,才会涉及到脾。何谓思?思是来回地思考。思考靠什么来支撑呢?靠的是心神,若思虑过度,首先会伤及心神。

此乃《灵枢》里面所述:“心怵惕思虑则伤神”。那么,心属火,脾属土,心火生脾土,心为母脏,脾为子脏。如此一来,母病及子,就会引起脾气异常。外在表现就是倦怠食少、健忘怔忡、嗜睡、消瘦、脉沉结等。

悲伤肺

悲伤肺,是因为过度悲伤而导致的气消、伤及心肺诸多脏器。中医认为肺主气机的升降。升者,阳也。降者,阴也。而对悲喜来说,喜者,阳也。悲者,阴也。

所以说悲忧和气机的下降“同气相求”,当人处于十分悲伤的状态时,肺气不升,一身气机过降,外在表现就会想哭,心情不好,易于悲伤,面色惨淡,神气不足,脉象紧或者结。

恐伤肾

最后来说说恐伤肾,恐伤肾是指过度惊恐所导致的胆小、善恐、不安、怵惕、常常喜欢自己一个人闭户独处,生怕有人捉补。

心和肾,是人体脏腑中的两个主轴。心神相交,阴阳相合,是人体平衡安宁的重要基础。过度惊恐导致肾气下行而不升,肾气不能上交于心,则心神不安,于是就会出现胆小、善恐、不安、怵惕等状态。

祖国医学中医博大精深,经过千年的观察总结而得出的系统理论,融合天地人小宇宙精华,护佑中华民族繁衍生息,长盛不衰,理当继承发扬光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的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