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囧途之上海奇遇记(二)

既是忐忑入睡,那睡眠一定是比较浅的,五点多我就醒来,继续给自己的手机打电话。打了几个没人接,好吧,让你再睡会儿,别一会儿火大一生气啥都不给我了。六点多再打,还是没人接。到了八点半左右,再打,仍然不接电话。一遍遍电话都伴随着我心情的起伏,由祈祷到失望,由紧张到放弃,一次又一次……

其实到这儿我一直都没告诉家人手机丢了,真的有种难以启齿的感觉,像做了一件大大的错事要是坦白一般。但我也担心万一家人打我电话怎么都打不通,那他们会更加为我担心。最终,我打通了妈妈的电话,陈述了丢包的过程,再配合上我后续一系列的处理。没有想象中的狂风暴雨,最后以“我知道错了”结束电话。电话后,我感觉自己可以放松一些了,可能家人的力量就在于此吧,在我们即将犯错时批评指正,在我们犯错时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包容。

虽然起得很早,但是我和豆儿一番涂涂抹抹后,竟然11点才出门,也是蛮佩服我们俩的,哈哈哈哈……

这其实才是我上海之行的真正开始,这个周末豆儿要承包我的一日三餐。

早餐:小杨生煎。店内的装修,如果和家里的比肯定是奢华了,跟上海的其他店比还算是简单明亮。不用排队,当然也可能是我们吃饭的时间点儿不太对哈~我们俩人两盘生煎,外加两碗粉丝。这个量怎么着也够一顿午饭了,所以我们当即决定:吃了这顿,下一段就是晚饭了。

2019年6月15日第一站是鲁迅故居

途径溧阳路,这里的建筑让我仿佛走入谍战剧剧场

郭沫若旧居

随处是风景

令我惊讶的是还有人住

忍不住想他们是名门之后吗?

图片发自App

矮矮厚厚的黑色铁门里面就是这样一副家居图――几棵笔直高耸的杉树,茂盛的广玉兰,还有随处晾晒的衣裳,随意摆放的杂物,连地面也是简朴水泥地。门和窗子都是拱形的,这也许和上海较早接触西方文化有关?和北方的四方门窗是迥然不同的。墙面也很讲究颜色搭配,灰色和红色相间,虽不豪华,却也别致。

图片发自App

这便是我心目中上海现代的民房了,阁楼上小小的窗户,看着其实感觉有点憋闷,除了这一带,上海其他地方的小街巷里也常见这种造型的房屋。

巷子的最深处便是鲁迅故居了

图片发自App

鲁迅先生的邻居

当我们看到鲁迅和茅盾是邻居时我们不禁开玩笑说怪不得他们都是大文豪,不会没事就串串门聊聊写什么文章吧?

留作纪念

又一件我们想不到的事情――参观鲁迅故居是的门票只能收现金,而且要预约参观时间,排队参观(兴许是怕扰了文人的清净)。我们两个大傻子吸取昨天的教训,今天只带手机出门,一个硬币都没带,只好出了巷子去外面的小商店换硬币,上海人民还是很友善的,在尝试的第二家商店,我们买了水换到了现金。

你们一定会好奇,既然参观为什么不拍屋内的场景留念?因为就在我们排队参观的几分钟前,豆儿接到了我的手机号打来的电话,对方不说话,只听到旺旺客服一样“叮咚叮咚”的声音。我也不知道对方是有意还是无意,是否能听见,只能大声跟他说:“我包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你可以拿走,现金和手机我可以不要,但是,请你把身份证、社保卡、手机卡还给我,没有这些,我就回不了家了!拜托!”接着我们又给手机发短信,表明态度,请求归还重要物件。这时候,事情终于出现转机,对方回复短信了!

这时候参观时间到了,我们跟着讲解员走进鲁迅故居,一共几层楼我已经记不清了,大概2-3层心思都花在和对方发短信,确定可以归还的物品有哪些。只记得屋内摆设整齐,家具在当时的年代来说应该是比较新潮的吧,因为从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好像还不落伍。据介绍,屋内好多比较好的物品都是鲁迅的一些朋友送的。至少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个节俭的人~

6月15日第二站是多伦路文化名人街。

这一路一直在和拾遗者聊天(没错,他居然让我加他微信),豆儿负责带路。最终在协商后,对方同意在当天把我的身份证、银行卡、社保卡等通过同城快递寄还给我。我觉得这个人还算有底线,虽然把钱财昧了,但至少把身份证还给了我。这时候心中更加放松了一些,我可以补票回家了~说不心疼钱是假的,但是本着破财消灾的精神,觉得自己一定避了一个超大的灾,人没事儿就很好,我还能继续开心玩耍(ಡωಡ)hiahia

认真听讲

不愧是文化名人街,石板路有些硌脚,街角的咖啡店旁,树荫下,还有一位老先生讲课的雕塑,我不禁来冒充一下听课的学生。

图片发自App

像小洋楼的阳台的一个地方,墙面有些脱落的皮,还有青苔,更增加了几分历史感。

明星豆出场

另一家咖啡馆,“老电影”很复古的名字,从里面走出来真有种走红毯的感觉。

图片发自App

楼房上这种半球形的雨搭在上海很常见,在外地人眼里又很独特。

就是这样一条复古又少有游客的小街。

已经是中午时分了,我们的第三站:1933老场坊。

人家小姑娘出去玩渴了都是买奶茶喝,而我们俩去买黄瓜吃,因为解渴~_~

上午导航是豆豆来负责,这会儿她说:“给,你来导航吧,我只能在线半天。”我笑,能在线半天已经很不容易了,她以前是个刚刚走过的路再出门时就走反方向的人呢。

到地儿之后我们已经有些累了,在一楼的星巴克找个位子坐着休息。里面还挺热闹的,不同的人在讨论自己的事情,有谈公务的,也有闲聊的,而我和豆豆俩人已经累得只想睡一会儿了。吃掉剩下的黄瓜,我们真的就在这个嘈杂的环境下睡了半小时左右,醒来之后,豆儿说:“我已经满血复活了!”我说:“我缓过来了。”

开始拍照!

这处建筑造型奇特,我们只游玩了三层,有许许多多的小门、直梯、旋转梯、还有牛道。这儿随处可见拍照的人,俊男美女、专业模特,还有采风的人。

我和豆不会拍照,看在眼里的美景却不会用相机表达。碰巧遇到一个大叔,估计实在是看不下去我们两个蠢蛋了,主动帮我们拍合照,还用他的单反相机帮我们拍了几张,就这样,我们也成为了别人的风景~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墙壁上的一个涂鸦

应该是依着墙上的图案画出来的随笔,很可爱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我们就是这样不停的拍

晚饭时间到了,今天晚上的行程可是去外滩哦。经过这么久的“疗伤”,骑共享单车丢包的“刀”已经没那么扎心了,我们决定骑车去人民广场觅食。

HONGKOU FIRE STATION

在红绿灯路口偶遇红口救火会旧址

图片发自App

远处有东方明珠和隐约可见的外白渡桥

修缮中的上海邮政博物馆

上海也是个有许多博物馆的地方

这里插播一条消息:我的身份证等物品已经被寄回来啦!哈哈哈哈……晚饭时找朋友把在杭州拍得照片重新发给我,瞬间感觉自己已经被治愈了^V^

吃饭的宗旨就是不排队就好,因为无论是什么店我都没吃过,都很新鲜。饭后我们围绕是否逛街展开讨论:“我们还逛街吗?”“逛一圈吧,还有一点时间”“可是我又不买”“没关系,就当提高一下自己的审美”“好吧!那就逛”

真是提高审美了,看到许多很有设计感的衣服,也许不是我喜欢的风格,但是设计别具一格,让人喜爱。

南京路步行街

拥挤但有序

饭后我们从南京路步行至外滩,大概晚上8点左右,这时候的的南京路和第一晚的人流量是截然不同的,这还仅仅是个普通的周六并不是节假日,真真是上海、大都市!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外滩上人头攒动,游客们都在用相机记录这美好的一刻。江对面灯光闪烁,东方明珠变换着颜色,江面上来往船只,有货船、也有游船。只有靠近江边的栏杆才能感受到习习清风,吹得人神清气爽,怪不得每年元旦人们都要聚在这里等待新年钟声。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我想用金碧辉煌来形容这些建筑一点也不夸张。

我们走在外滩、吹着风,我不由得感叹:这江风吹得人真舒服。豆儿接了一句“江枫渔火对愁眠”,说完我愣愣得说:“好像不是这个“风”吧?”她自己也大笑起来,说:“这个梗可以笑一年,哈哈哈哈,语文没学好……”


图片发自App

身后是外白渡桥,就是《情深深雨蒙蒙》里依萍跳河的那个,纪念我们外滩之行的终点。

逛了一天着实累了,前一晚也没睡好,10:30我们便“早早”回去了(在上海,这确实算早了)。

2019年6月16日周日

早晨醒来,我还迷迷糊糊呢,就和豆豆说:“我昨晚睡得可好了。”豆还没醒,但还是爬起来告诉我:“你昨晚说梦话了!我记得可清楚了!你说的‘我丢东西还怪开心嘞’”接着她用两个动作给我评价:先是竖了个大拇指,然后给了我一个666得手势。接着,继续睡……

真是服了我自己了,还开心,真是彻底被豆儿治愈了所有的“伤痛”。

早晨吃了粢米饭团,香喷喷的,糯糯的,很美味。

周日是父亲节,我祝爸爸节日快乐,顺便倾诉了一下东西都丢了的悲惨经历。我爸很给力给我微信转账,如此懂事真的好吗$_$哈哈哈……

第一件事是去办理异地补卡。营业厅的提示牌写着江苏和江西补卡处于试运营阶段,不一定能补办成功。我还是很幸运的,我补办成功了。

6月16日第一个目的地――宋庆龄故居+武康大楼+大隐书局

即将成为一名语文老师的我,好像有一种情怀,一定要参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不然以后我要怎么向学生讲这篇课文呢?

宋庆龄故居

图片发自App

好气派的车车,比现在的小轿车大好多。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小洋楼内许多房间,已经叫不出他们全部名字了。一楼的会客室、餐厅、客厅都很大,装修也很大气,墙上挂着许多画,其中有一副徐悲鸿的马,她会在这儿宴请宾客或接待各国元首。办公室、卧室、保姆房都在二楼。办公室很简朴,窗边还挂着一本旧日历,日期是宋庆龄去世的日子――1981年5月29日。

课文里写的是两棵樟树,可是我看到的是两排樟树,确如文中所写:蓬蓬勃勃,充满生命力。

图片发自App

宋庆龄故居对面,就是大隐书局。

图片发自App

大隐书局闹中取静,以地理位置最为出名,里面昏黄的灯光,颇有文艺气息。

图片发自App

书店内有一处专门开辟的读书房

图片发自App

这儿与钟书阁的风格不同,这里更古朴,钟书阁更现代。

原本还想在武康大楼来几张街拍,可惜整个楼都围起来修缮了,遗憾遗憾。

第二站:石库门弄堂(新天地)

图片发自App

门上的花纹很有年代感,也很独特

图片发自App

青砖砌墙,石板为路,展现现代人与古建筑的冲突与时髦。

图片发自App

橱窗里的航空服,忍不住想要摸一摸。

大韩民国政府旧址

第一次知道,韩国曾经于1919年在中国成立流亡政府。

图片发自App

街边一家挨着一家的咖啡馆

说是弄堂,道路却很宽敞。街边许多咖啡馆,门外摆放一排排桌子,好多人在喝着咖啡,仔细一瞧会发现至少一半是外国人。上海的国际化在这里我感受最深。

像侠客像诗人

楠书房旁边的小巷

很有小资情调~

人不算多,还能前行

上海的最后一顿饭在K11吃的越南菜。

图片发自App

其实我们选中这家店费了老劲儿了。因为那层楼上每一家店名都是英文,我们真不知道里面卖的是啥,感觉自己好土→_→最终选中这家越南米粉,幸而味道很好。

期间发生一件很丢人的事:桌边放着辣椒酱,豆儿说这个辣椒酱味道挺好的,爱吃辣的我当然忍不住要尝试一下了。本想直接把酱挤出来,失败;那就拧开来再挤吧。我开始拧瓶盖,转了一圈又一圈,盖子就是不掉,我只能用力一拔,OK,开了。其实我心里有一种预感,我要丢人……果然,服务员径直朝我走来,说:这个是一拧、然后一挤就出来了,边说边给我演示,我只能尴尬得笑着说谢谢-_-#原来我缺少这个连贯的动作,哈哈(ಡωಡ)

图片发自App

时光匆匆,三天就这样飞速过去了。

豆儿送我到车站,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我们没有赋诗,只有拥抱。

再见上海!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在囧途之上海奇遇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