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与心理(19)】——自在逍遥(认知行为疗法)

【佛学与心理(19)】——自在逍遥(认知行为疗法)

图片发自App

一、逍遥自在

与其说生活艺术在于有限,不如说是在于有闲。

有限的分寸不好把握,不如用是否有闲来衡量。

如果无闲,说明你已经逼近你的极限,甚至开始负累、透支、找死或不自在了。

可以说,自由自在的一生,就是优哉游哉的一生。

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值得的一生。

是故,不自由毋宁死的意义,在于不想活受罪。

而好死不如赖活的意义,在于还有翻身复盘的可能或希望。

如果没有可能或希望了,拼命就是你人生最后的自由,也是你人生最后的可能或希望。

碰上了总还是难过的,过了那关口也就没感觉了。

是的,伤心就是一个过程,过了也就过了。

然,当远离那些使自己不自在的,做自己喜欢的。随心、随缘、随性。

几个人的等待,不如一个人的自在,不要依赖,时不我待。

恰似轻轻飘过,只有风知道,一切顺其自然。

一是一切,一切是那么自然;切是切实,切实是那么真诚;顺是顺心,顺心是那么祝福;其是其所,其所是那么乐得;自是自在,自在是那么幸福;然是燃烧,燃烧我们的爱心。

忆,欲沉一瓮回忆,且秘密封存,不为人知,待孤独时,自酌自饮,细细品味,醉死方休。

欲挂一心影像,栩栩如生,不留看客,待寂寞时,自放自收,轻轻摩挲,长眠方止。

本欲一醉,奈何何事值我一醉。颓然寻觅,方醒,不为何事,不为何人,唯有问心醉己,当知。

行自在,乐悠悠,青天白云归我有。不寻恼,不烦忧,人生长路我逍遥。


二、自在正见

进退无碍,谓之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谓之自在。

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唯识演秘四末曰:“施为无拥,名为自在。”

二种自在。

一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之诸法圆融自在也。

二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圆融自在也。觉自在就是觉悟的实义,即指悟道,就是觉知本来真性。


三、觉自在

觉自在,就是觉悟自己的存在。所以,觉自在就是觉悟,就是“觉悟真心本性”。

“觉悟真心本性”,传统上只有一条道路可走,那就是“觉悟之道”。

中华文化的最高精神追求是觉悟。

觉悟是探究生命的奥秘。

探此奥秘之道,由觉知我的自在开始。

中华文化核心要义就是“觉悟”。

中华觉悟文化的开创者:老子、孔子、佛陀(慧能将其中国化),他们的知,为什么没有化为全体之知呢?

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知只至感性,而感性之知是被封闭在个体之中的。

所以他们的知未至完善,还需要后继者再向前行。

当个体的感知转化为理知时,个体的局限性才会被突破,其知才能扩至全体,使人类的整体智慧水平得到提升。而从感知走向理知,从个体走向全体,是自然和智慧的必然发展规律。

圣哲在2000多年前就知道的“觉悟”,今天应该成为人类的常识了。不仅是常识,今人还应该超越古代圣哲的认识。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就是觉悟智慧停滞于感知阶段的局限性所在。

要突破觉悟的感知局限性,就需要对觉悟智慧进行理性的建设与体系化的构建。

从感知走向理知,从感性升华到理性。这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之路。

在西方,知的成长高峰是科学的理性认知;在东方,其高峰是对整个存在的觉悟。

中华文化一旦在理性上完成对感性觉悟的理性升华,东西方这两座文化高峰,就必然在理性上得到统一和升华。而一起进一步向上,开拓人类文明发展新时代。

从感知走向理知,从感性升华到理性。既然这么重要,那如何将感知性的“觉悟之道”,创造性地转化,创新性地发展到“理悟之道”呢?

觉悟本来真性,是中华文化的圣哲们早就达到的知性高度。

然而,古代圣哲未由感知上达于理知,甚至排斥理知,以致只能感示,不能理示。

古代圣哲虽觉悟本来真性,却未见法则。一切存在的总法则为“自、能、界”,可使人们知道一切变化的本源。

古代圣哲虽觉悟本来真性,却未说真有。而不能真知“无生有”,就不能真解知惑,真知认知的规律,最终尽见真实存在。

根本“有”,即真性产生真有,为真子。

“无生有”,真子组合产生假有,即万有。且,真子可以发生昧与灵的转变。宇宙的根本存在——真性的性质为本变。以上特有的理性认知方式,阐释为“理道”。

所以,古代圣哲觉悟本来真性,只感知到、达到“本无”便无下文,这是非常大的缺憾。

《真性论》为感知性觉悟补充了:一、理见,二、法则,三、真有。这是觉悟智慧理知性建设的三个重要内容。

尽管古代圣哲觉悟了本来真性,但要知道,真性本无,真性因法则而演化,因真子而有。这样,真性才是完整的。

中华文化唯完备觉悟到的真知,才能上达有道,贯通存在,理解万有,成全智慧。

中华文化因补上“理性”“理知”,才能真正走上复兴之路。

1000年前,宋明理学大师们,就想为中华文化补上“理性”,可惜失败了。

希望,通过我们这一代的努力,这一次不会失败。

(一)觉自在就是觉知“自我”的主体

觉悟,就是悟到“觉”的不同“主体”(本体)。不同的“主体”(他),就有不同的“觉”之道、“觉”之能,并各成“悟”道。但不同的“主体”又是“一个”。这就是“觉悟”的实义。

我的存在性质是什么?这才是我的本来,也是知道‘我是谁’。

我是什么呢?

从见上来说,因为我不可见,所以我是“无”;

从知上来说,因为我能照物,所以我是“明”;

从有上来说,因为我一无所有,所以我是“空”;

从在上来说,因为我一直在,所以我是“本”;

从变上来说,因为我根本不变,所以我是“恒”;

从动上来说,因为我能动能作,所以我是“能”;

从觉上来说,因为我能感能应,所以我是“灵”;

从行上来说,因为我能生能通,所以我是“神”。

“无、明、空、本、恒、能、灵、神”,都是“自”的“主体”,每一个主体都有不同的功能,但它们又都是“一体”的,是“一个”。“觉自在”就是要将“自”的这些“主体”一个一个“觉”到。

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仅举“恒”这一“主体”,加以说明。

道本是一。

恒亦本是一。

道之恒可,不同于恒之恒可。

道、恒都是一。

恒生道,道生一。

道无本零,是末。

零,先一。

恒是本零,本零生末零。

且,恒亦分真恒与吾恒。

故有真恒、恒知、恒在三者的关系。

真恒变分恒知、恒在之二有。

二有相合成真恒。

道即分而合之,“分而合之,合而分之”即是道。

故,真恒分而成恒知、恒在二道,恒知、恒在二道合一乃成一道,而返恒道。

真恒自然自变,自变而分,变分为恒知、恒在之二有,此二有一体相连,非分裂成两个无关之有。

故,分而有遇,遇则相合,相合成道。

道即分而合之、合而分之、乃生乃成。

分而合之,必然有遇有行,必然相合而成道,是为恒道,是为遇有立道。

道即永恒之变,其变成有,于是,人就看见一个一个分别之有。

其实,人并不真知有。

人见之有的实质性内涵,即为恒知与变见。

自然之永恒之变,变而成有,捕之不得,终归于玄。

但这是人对“有”的误见,是人误把自然之变看作分别之有。

因为人把自然看作分别之有,就与众有相遇,择有而处,且执于择行,则昧于自恒,故非恒道。

故知恒者不执有,执有者不知恒。

觉到“自”是“恒”、“恒”是“自”的“主体”,人就觉悟了。

人觉“自”觉至“恒”,则有“恒知”“真知”且“自”知。

知见是存在,存在也是知见。

存在之知见,即自然之知,无名自知,吾知,“如来善咐嘱”之知。“他”知,“知”本之知。存在形态的“知”源之知。“须弥山王”之知。

存在之知,即自性之知,本知;

存在之知,即自灵之知,灵知;

存在之知,即无名之知,真知。恒知恒觉。

无名自知,是自然之知,是存在之知,其知虽然有知,但一无所立,知中无物,本真无染,自性自灵,“自然以生,自在以应,自如以灵”(三自思维、三自之知),故为真知。

知见、存在、知见与存在一体,三位一体之知。“分而无间,合而不融。”

知见与存在的一体分合相遇相生,而生“三位一体”之真知、恒知。

你是什么,你才能觉到什么样的“自在”,你是“恒”,则知:“恒”即心醒,恒在恒明,老子所说的恒道,就是觉醒之心的自然之行。

所以,觉到什么样的自在,就有什么样的觉悟智慧、觉悟境界。

(二)觉自在正见

什么是“觉自在”?什么是“觉”?什么是“自”?什么是“在”?什么是“自在”?什么是“在自”?

1. 什么是“觉自在”?

“觉自在”一句话说就是明白:自者不易,在者永新。也就是王“致良知”,“见如来”,“悟道”,“知天命”,“明心见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觉悟真心本性”。

《真性论》中对“觉自在”的定义是:

灵醒于自在,则(灵)觉其所在。

我分本末,自为真我,我为末我。

觉有深浅,自觉者知本,自昧者知末。

灵自独立,故可主动。

于组合体中成为主宰者,故为生命之我。

吾自主能界,故能界我。

吾为自能界之子,亦为自能界之主。

2.“觉自在”的标志

“觉自在”就是自见,也叫自证。这是自己知道自己的性质,自己知道自己是怎样“自在”的,怎样存在的。

3.什么是“觉”?

觉在见内,悟在见外。

觉以知有相,悟以知真性。

觉不昧变,悟不见有。

觉不随变,悟不取有。

觉不知有,悟不有知。

觉惟自在,悟惟在自。

觉者,存在之道、认知之道,此两道俱见。

悟者,存在之道、认知之道,此两道一体。

觉见其二,悟的其一。

在此知彼,在彼知此,是为觉。

知彼此在我,是为悟。

4.什么是“自”?

“自”即“真”,“自”即“真我”,“自即灵”。

5.什么是“在”?

“在”即“真之变”、“真之有”。

6.什么是“自在”?

“自在”即“灵醒”,“自在”即“(灵)觉”。

7.什么是“在自”?

“在自”即“醒灵”,“在自”即“(灵)悟”。

所以,“觉自在”即是在自在经历中增长觉性,以上达于自在的最高境界。

就是觉自在而觉自灵,这是一切生命的本义,是一切生命的最高意义。

(三)悟之正见

什么是悟?

“悟”有层次。

觉惟自在,悟惟在自。

欲知真性,惟以悟证;

有知至极,知真为悟;

存在至极,至真为证;

理悟至极,无理为真。

闭目塞听,无感无动,无问无求,无思无理......

至无知之至,一无所有,存在之道惟此。

开目启听,有感有动,有问有求,有思有念......

至有知至极,理解无碍,认知之道惟此。

思辨无穷,以生万有,万有不立,以发新思......

至理尽无理,灵会本来,理悟之道惟此。

(四)觉悟正见

1.什么是觉悟?什么是知悟?什么是理悟?什么是本悟?

以理悟真性,有知至极。(理悟)

以知体真性,存在至极。(知悟、觉悟)

无知至真性,本来至极。(本悟)

三极俱至,一体通达,即真性之道。

自在能无,知在能纯,理在能通,三能体真。

2.什么是“悟之道”?

即真之道,本之道,理之道,自之道,吾之道,心之道。

大道自在、自性、自行!

(五)觉自在就是“转见”

转见、转知、转境,转有所见为无所见;转见相为见性;转有知、我知,为悟知、吾知、灵知。

是谓觉变、知变观,即是知恒、知本,即是入道,即是“见诸相非相”,见自然存在,则觉自在而心醒是恒。

此时,则一切知见皆应境而生,不立有相,如水流行,自然成道。

道见不见相,唯见一切自然,不能“更起念头”;常见不见道,只见相相是非。

觉自在则能转见、转知、转境,这是觉悟的转机,悟道的条件。

老子的'恒'与'可'、'道'与'名'、'无名'与'有名'、'无所见'与'有所见'、'无欲观'与'有欲观'、'妙'与'徼'、'重玄'与'众妙'……都是一知辨两境,而能转知、转见、转境,才能通贯无碍,方为道。

不见境由知通,知被境隔,即不见道。

中国文化是“一元论”。物质就是精神,精神就是物质。

“一元论”可以一分为二,也可以一分为三。

一分为二,即“本变、无有”“恒知、恒在”“存在、认知”“知见存在、万有存在”“自然、使然”,且均为“一体本变”。

一分为三,即“本体用”“本变见”“根本存在、万有存在、知见存在”“本然、自然、使然”“自能界”“化生、对待、流行”(三晢),“无界、无有界、有界”(三界),“无极、太极、有极”(三极),“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一句话,将一分为二、一分为三都讲到),且亦为“一体本变”。

(六)世界一体

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三种存在”构成的一个一体世界。

一是“根本存在”,一是“万有存在”,一是“知见存在”。

“根本存在”生了“万有存在”和“知见存在”,“知见存在”本身是“万有存在”的一种“有认知能力”的“万有存在”,所以,“知见存在”居中,一边是“根本存在”,一边是“万有存在”。

对人类来说,我们都是“知见存在”,我的“觉知”,向外“照”,看见“万有存在”,看见我的“在”。

我的“觉知”向内“照”,看见“根本存在”,看见我的“自”,“根本存在”和我的“自”,都是“空”的,都没有在处,我的“知见”无法看到“自”,只能用“觉”的方式。

“觉”的方式,就是“明心见性”的方式,就是“觉悟”的方式,就是“悟道”的方式,就是“致良知”的方式。这就是“觉自在”的本义。

(七)观、觉世界

“觉自在”的境界讲清楚了,“观自在”其实也就清楚了。

“觉”与“观”都在“见”中,若在“本来一体”上说,两者没有区别,若在'一体本变'上说,“觉”是“觉”,“观”是“观”。

就象水,水有液态、气态、固态(冰),不能直说冰是水,当曲说冰是水。

在不同的存在境界,就用不同的名相概念指称实在。就像在本说“性”,在“无有”说“心”是一个道理。且在“觉自在”和“观自在”上,“悟”更关键。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来具体解释“觉自在”“观自在”而“照见五蕴空”的涵义:

“照”是我自己的觉性的能力,“见”是看见。看见的只能是“五蕴”。但在看见五蕴时,“照”即于此(观)自在,于是自(觉)“照”上并无一物,而自(觉)我的本来是“空”的,这就是“照见五蕴皆空”。

所以,在“照见五蕴皆空”这句话里,“见五蕴”是见有,而“观自在”见有的结果是(觉)到悟到“照”是“空”的。

所以,“照”“空”二字在两头。起于照,归于空。但这个“观自在”的过程要以见“五蕴之有”来度,所以见“五蕴之有”在中间,自照而返归于根本存在的自空,这就是“观自在”最重要的环节,也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过程。

所以,在“观自在”中,“般若”就是“反观而悟”的智慧方式,“波罗蜜多”就是在“在”上(觉)到度到彼岸的自。

而“彼岸的自”与“彼岸的自”的“照”性本身,都是“空”的,这就是“觉上之悟”。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就是观音菩萨“观自在”的觉悟之道。

这样,你就能体会到“照见五蕴皆空”的本义了。

如上,万物皆规律,有法天下和。

图片发自App

丁俊贵

2019年6月27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佛学与心理(19)】——自在逍遥(认知行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