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篇:扶不起的阿斗创了三国一项纪录

图片来自网络

蜀国灭亡之后,刘禅被抓到洛阳,在司马昭的府上演绎出一段“千古佳话”——乐不思蜀:

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昭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乃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须臾,后主起身更衣,郤正跟至厢下曰:“陛下如何答应不思蜀也?徜彼再问,可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蜀地,乃心西悲,无日不思。晋公必放陛下归蜀矣。”后主牢记入席。酒将微醉,昭又问曰:“颇思蜀否?”后主如郤正之言以对,欲哭无泪,遂闭其目。昭曰:“何乃似郤正语耶?”后主开目惊视曰:“诚如尊命。”昭及左右皆笑之。

司马昭一语中的,像刘禅这样的君主,就是诸葛亮在世,也不会长久的。难怪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扶不起这样的形象,就是现在,说某人完犊子,也常说是扶不起的阿斗。

昏庸归昏庸,不过刘禅在位时,却做了一件事情,是三国任何一个统治者都无法与之相比的,那就是“大赦天下”。

历朝历代,都会颁布大赦天下的诏令,是要收买人心。而刘禅大赦天下的次数几乎到了数不胜数的地步:

《三国志》记载:章武三年夏五月,后主刘禅在成都继承皇位,大赦天下,改年号建兴。

建兴十二年秋八月,诸葛亮在渭滨去世,大赦天下。

延熙元年春正月,发布大赦令。

延熙六年冬十一月,朝廷发布大赦令。

延熙九年秋天,朝廷发布大赦令。

延熙十二年夏四月,朝廷大赦。

延熙十四年冬天,大赦。

延熙十七年春正月,大赦天下。

延熙十九年,刘禅立儿子刘瓒为新平王,大赦天下。

延熙二十年,大赦天下。

景耀元年,史官报告景星出现,大赦天下。

景耀四年冬十月,大赦天下。

景耀六年,国中大赦。

后主刘禅在位四十二年,大赦天下十二次。这在三国里面算是破了纪录了,在历史上也是名列前茅的。

大赦天下,是出于统治者的政治目的,是为笼络人心。但这背后也正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笼络人心?因为人心已经乱了,社会已经不稳定了,所以才要采取这种极端手段。所以,皇朝统治鼎盛时期,国家兴旺发达,是很少大赦的,即便有大赦,大多也是为了庆祝某个盛典,比如立皇太子,比如有祥瑞出现等。只有到了皇朝统治不稳,天下人心思变的时候,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地位,才会大赦天下。刘禅统治的蜀汉后期,蜀国已经逐渐走向衰弱,人心不稳,社会动荡,因此才会频繁颁布大赦令。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19篇:扶不起的阿斗创了三国一项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