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24-瑶

第四章《中国农村改革的回旋:1989-2000年》

一、治理

1.乡镇政府的治理结构

乡镇数量较80年代虽然在减少,但是乡镇机构人员却一直在增加。在乡镇一级党政机构虽然是分社的但是权力的实际运行却是党政高度合一的。1986年国家提出简政放权并进行了一些试点,但是1989年叫停,并且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垂直化管理开始不断发展,乡镇政府权力不断被削弱。1994年开始乡村政府才开始与企业脱钩。在财政制度方面,由80年代实行财政包干制转变为分税制,在分税制下,农业税成了县乡财政增收的支柱。自80年代以来中国乡镇治理面临的是“压力型体制”,这种体制下出现了政府公司化、考核指标分解过程中被放大、直接的奖励和变相的惩罚现象。

2.乡村专项治理

1.合同治理

90年代乡镇政府还是依据土地承包合同向农民收税,分税制的实行使得农业税成为乡镇主要税收来源,农民负担加重,农民负担问题突出,作者从民情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补充分析。(改革前农业税一部分通过“剪刀差”来提取,一部分通过公社和大队预扣集体积累来提取,这两种方式笔记隐蔽。改革后税费征收方式不断变化,变的越来越直接。)

2.生育治理

生育治理分为两个阶段,90年代前期和90年代后期,前期计划生育实施力度很大,难度也很大,干群冲突大;后期难度降低,干群冲突减小。

3.死亡治理

由于人口增加,耕地减少,人地矛盾日益严峻,国家推行殡葬改革,初期实施难度大,后来基层政府和农民找到了平衡点,缓解了冲突,维护了社会稳定。

4.维稳

信访是基层人民向国家相关机关反应问题的一种方式。维稳政治学是由安定团结政治学演变而来的,二者一脉相承,却在治理技术配置上有一些不同。维稳政治学发展成了一把双刃剑。

二、民情

1.生活空间

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交流频繁、社会进步等原因乡村社会空间呈现出分散和多样化的特征,这个时期村组的功能进一步减弱,农民生活空间在社会村,政治空间在行政村,国家对农村进行直接管理。

2.村民自治

80年代初露苗头,90年代不断发展,解决了80年代遇到的一些问题,用海选方式来选举村委会成员,用“两票制”或者“两委合一”来解决村委会和村党支部关系问题。学术界对村民自治存在两种声音,作者也阐述了他们的观点,并通过“乡土派”研究重心的转换来展示人们对村民自治态度的变化。

3.家族

与80年代相比家族弱化因素明显加强,一方面是因为法律下乡,另一方面是因为民工潮大规模兴起。

4.家庭

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的家庭功能延续了80年代的变化方向;家庭结构在保持家庭核心化的总体趋势下又有霄的变化;家庭关系也延续了80年代的发展趋势,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农村自杀率较高,无疑大多与家庭有关,90年代的家庭旧的稳定机制被打破,新的稳定机制还未形成导致家庭政治变得复杂,微妙。

三、感悟

第四章是本书篇幅最长的章节,内容很多,所以分为两天读完,在读的过程中需要多翻看第三章的内容,讲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进行一个联系和对比更容易理解。90年代农村改革很多内容都在80年代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而且改革的影响有些也是沿着80年代的方向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9-24-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