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

        早上一来学校一个学生W就在我办公桌前站着,一问才知道,晚上玩手机被收了,等我处理的。W是一个表现很不错学生,曾经考过班内前5名。就冲他犯错了还能主动的在办公室里等老师处理,你应该能想象他绝不是那种调皮捣蛋的孩子,可就是这样的学生还是带手机来学校并玩游戏了,老实说,我很生气,但又不能对他发火,稍作情绪的平复后,开始跟谈,这一谈就是两节课。

      W还是很坦诚的(老师都喜欢这样的学生),张口就告诉我:“老师,我现在也就300来分,我努把力干到400分问题不大,可是要再想突破500分,就太难了,这样下来也就是一个普通本科,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还不好说,老师,你说我还有什么拼头!”一句话让我意识到问题的根源: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同时我心里又冒出另一句话:“哀莫大于心死!”我该怎么办?简单粗暴的按校规处理了事还是要想办法把他这种错误的想法给扭转了?我当然选择后者。于是,我不动声色的问:“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W说:“我有两个初中同学都上技校了,现在都技校毕业每月9000多,一个学电脑的(我们下文称A君),一个学设计的(我们下文称B君),我考上本科再学4年也未必有他俩工资高!”听到这里,我想到了前两天给他们读了一篇文章,其中说到的初中毕业分流到技校的学生和上普高的区别,以及高考分流到大专(仍然是技工类)和普本的区别,本意是想告诉他们,普本里的985、211院校要招生的学生一定是“更聪明、更勤奋、更自律、更有执行力” 的学生,希望他们也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也要做到“更聪明、更勤奋、更自律、更有执行力”,目前看来还是被他们理解偏了,或者说被这个要求吓着了。现在学生问题出来了,该怎么破?

        就先从两个高薪的技校毕业生入手吧!首先从技校学习的内容入手,我在电脑上直接搜索A君学习的相关内容,让W看到,技校到底都学习了什么知识,跟我们所说的高科技很明显相差甚远,然后再说A君为何能拿高工资,不可否认A君一定是技校毕业生里面的佼佼者,因为有前两天给他们介绍过周浩(可百度)——一个弃北大读技校优秀学生的案例,这一点W也接受。然后再说A君未来的人生会向着什么方向发展,1、在目前的领域里一直是领头羊,但W你所羡慕的、A君的收入的天花板已经很低,因为在他所掌握的知识所处的行业,A君的收入已经是拔尖的了。2、继续学习深造,把以前没学习的知识(高中、大学)补起来,再迈一个台阶。第一条路就不用说了,一眼可以看到30年后的样子。第2条路呢?要边工作边学习,甚至还要照顾家庭,其难度你想想也就知道了,跟现在你所处高中学习难度没有可比性,再回来说普本毕业生,尤其是211、985(双一流)的毕业生多数一毕业都能拿到八九千的月薪,同样是学计算机的,双一流院校毕业生他未来人生的天花板在哪里?如果还是用月薪来衡量的话,10W未必就是天花板。为什么会这样?就是所掌握的知识层次不一样!再来说B君,一个学室内设计的技校生怕,他未来人生的天花板就现在高很多吗?其实只要是一个打工仔,基本上没有多少向上发展的空间了。这就是:我们不能只看眼前,还应该着眼于未来!由于W不能提供两位同学所在城市,所以地域差异我就不再多说了。

      当我把这些给W分析完以后,又在电脑里把最热门的专业找出来,把相应专业所学的知识搜一些,让他看看自己一个高三学生知道多少,通过对比W已意识到技校所学知识与普本所学知识是有代际差异的,并且这个差异鸿沟很难在工作中弥补起来。

      最后我问W自己是愿意在高中努力还是等工作之后再努力?W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

      到此为止W的思想问题算是解决的七七八八,后续关注跟进应该问题不大,可是犯错了该承担的责任还是要承担的。同时我也意识到W这种思想在班里肯定存在不少,下周的班会得好好准备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