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曲赋里的送别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古代诗词曲赋里,这些能够景传情达意的意象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指向相对一致。

一,杨柳——伤别情怀,送别,留恋,伤感以及春天的美好

首先是杨柳乃中华大地最常见的树种,最易生根成活且春季最先发芽;其次“柳”、“留”二字谐音,故而“柳”经常暗喻离别。《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从此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如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以折柳表惜别、相留之意。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惜别怀远)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怨别之情。如  (隋)佚名 《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折柳”者,折得一段柳枝交予远行者,意思是到达目的地后随手插入路边水际或房前屋后,寓意会很快适应新环境,立足发展。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分赴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一棵接一棵,于是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北宋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二,长亭——陆上的送别之所和挽留之地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此外还有各种各样从官家到民间修筑的各种纪念性亭阁。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笔者幼时,村外大路边自家的自留地头便有一座由祖上修筑,用来纪念更远的祖上的碑亭,内有石雕三面内墙上全部嵌着石碑,碑文清晰。由于地处大路边,故而经常有远足的行人以及携着农具从田野归来的乡亲避风躲雨或临时歇脚,敝家祖上的那些事迹遂得以传播。村里类似的碑亭还有三四座,样式大同小异。

三,南浦——水乡送别之地

南浦多见于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 《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的一个专名了:南者,泛称也;浦者,江河之际也。

南朝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一而再再而三,遂成专用名词。

四,酒——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晏殊《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里“为别莫辞金盏酒”,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里“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此外,残月,音书,白雪,寒霜,日暮,寒蝉,阳关,古道,西风,落叶等等,也都是古人笔下常见的送别意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诗词曲赋里的送别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