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锋计算机网络期末速成笔记目录
物理层不包含物理媒介,而是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特性: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解决计算机间比特传输问题,即透明地传送比特流,关心的是点到点的问题:
Pin | Name | Description |
---|---|---|
1 | TX+ | Tranceive Data(发信号+) |
2 | TX- | Tranceive Data-(发信号-) |
3 | RX+ | Receive Data+(收信号+) |
4 | n/c | Not connected(空脚) |
5 | n/c | Not connected(空脚) |
6 | RX- | Receive Data-(收信号-) |
7 | n/c | Not connected(空脚) |
8 | n/c | Not connected(空脚) |
常用的 9 个接口引脚定义(功能特性):
引脚 | 简写 | 功能说明 |
---|---|---|
1 | CD | 载波侦测 |
2 | RXD | 接收数据 |
3 | TXD | 发送数据 |
4 | DTE | 数据终端设备 |
5 | GND | 地线 |
6 | DSR | 数据准备好 |
7 | RTS | 请求发送 |
8 | CTS | 清除发送 |
9 | RI | 振铃指示 |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包括三大部分:
通信的目的是传送消息。
消息是客观物质运动或主观思维活动,以及事件发生状态的一种反映,它通过语言、文字、图像和数据等不同形式具体描述。
消息不便于传送和交换。例如,古代人利用点燃烽火台而产生的滚滚狼烟,向远方军队传递敌人入侵的消息;当我们说话时,声波传递到他人的耳朵,使他人了解我们的意图。
数据是运送消息的实体。信息在传输之前需要进行编码,编码后的消息就变成了数据(将消息存储到计算机中形成二进制比特流)。
信号: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数据在通信线路上传递需要变成电信号或光信号。
信源:产生和发送数据的源头。
信宿:接收数据的终点。
信道:信息传输的通道(传输媒介),一般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介质,一端是发送信道,另一端是接收信道。一条传输介质上可以有多条信道(多路复用)。
通信方式 | 描述 | 例子 |
---|---|---|
单工通信 | 只有一个方向上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 电视机、广播 |
半双工通信 | 通信双方可以发送或接收数据,但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 | 对讲机 |
全双工通信 | 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 电话 |
基带信号(Basehand Signal),指信源发出的没有经过调制的原始信号(直接表达了要传输的信息的信号):
基带传输,将基带信号(0 和 1 用两种不同电压表示:编码)直接送到数学信道上的传输方式。传输的是基带信号:近距离传输。
宽带传输,将基带信号经过调制(带通调制)后送到模拟信道上的传输方式,也称为频带传输。传输的是宽带信号(带通信号):远距离传输。
带通调制,使用载波(carrier)进行调制,把基带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并转换为模拟信号,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在模拟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脉冲是指电压升高(或降低)后又降低(又升高)这一周期过程,相应称为正脉冲或负脉冲。
为了达到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采用更为复杂的多元制的振幅相位混合调制方法:
在使用时间域(或者简称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固定时长的信号波形),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告诉对方 8 位二进制位串:00011011
如果用“石头”表示 0,“布”表示 1(1 码元表示 1 比特),传送上述二进制位串需要 8 次收手势(发送 8 个码元)。
传送上述二进制位串需要 4 次手势(发送 4 个码元)。
任何实际的信道都不是理想的,在传输信号时会产生各种失真以及带来多种干扰。
失真的原因:
信道的频带越宽,也就是能通过的信号高频分量越多,那么就可以用更高的速率传送码元而不出现码间串扰。
1924 年,奈奎斯特(Nyquist)就推导出了著名的奈氏准则。
码元速率是有限的,传输速率过限,就会出现码间串扰:
假定的理想低通条件(无噪音、带宽受限)下,为了避免码间串扰:
码元的传输速率的上限值 = 2W Baud(波特)
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极限数据传输率 = 2 Wlog2 v(b/s)
W 是信道的带宽,单位是 Hz。
示例:在无噪声的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 4kHz,采用 4 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 4 种振幅的 QAM 调制技术,求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率?
信号有 4 × 4 = 16 种变化,最大数据传输率:
噪声存在于所有的电子设备和通信信道中。
噪声是随机产生的,它的瞬时值有时会很大。因此噪声会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产生错误。
但噪声的影响是相对的。如果信号相对较强,那么噪声的影响就相对较小。
信噪比就是信号的平均功率和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常记为 S/N,并用分贝(dB)作为度量单位。即:
d B = 10 × l o g 10 ( s / N ) dB = 10 × log_{10}(s/N) dB=10×log10(s/N)
例如,当 S/N = 10 时,信噪比为 10 dB;而当 S/N = 1000 时,信噪比为 30 dB。
1984 年,香农(Shannon)用信息论的理论推到出了宽带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得到信道的极限、无差错的信息传输速率。
信息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可表达为:
C = W l o g 2 ( 1 + S / N ) ( b i t / s ) C = W \space log_2(1 + S/N) \space\space (bit/s) C=W log2(1+S/N) (bit/s)
其中:
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办法来实现无差别的传输。
若信道宽带 W 或信噪比 S/N 没有上限,则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也就没有上限。
实际信道上能够达到的信息传输速率要比香农的极限传输速率低不少。
示例:电话系统的信道带宽为 3kHz,信噪比为 30 dB,则系统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
对于频带宽度已确定的信道,如果信噪比不能再提高了,并且码元传输速率也达到了上限值,那么还有办法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吗?
用编码的方法让每一个码元携带更多比特的信息量。
示例:二进制信号在信噪比为 127/1 的 4kHz 的信道上传输,最大的数据速率是多少?若改为十六进制信号结果如何?
信道是传输系统的逻辑通路。
传输介质也称传输媒体/传输媒介,是数据传输系统中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物理通路。
传输介质可认为是第 0 层,它传输的是信号,但不知道信号是什么意思,根据规定的电气特性来识别比特。
这是最常用的传输媒体,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都可以使用双绞线,其通信距离一般为几到十几公里:
双绞线标准:
双绞线类别:
类别 | 带宽 | 特点 | 典型应用 |
---|---|---|---|
3 | 16 MHz | 2 对 4 芯双绞线 | 模拟电话,曾用于传统以太网 |
4 | 20 MHz | 4 对 8 芯双绞线 | 曾用于令牌局域网 |
5 | 100 MHz | 与 4 类相比,增加了绞合度 | 传输速率<=100Mb/s的应用 |
5E | 125 MHz | 与 5 类相比,衰减更小 | 传输速率<=1Gb/s的应用 |
6 | 250 MHz | 与 5 类相比,改善了串扰等性能 | 传输速率<=1Gb/s的应用 |
7 | 600 MHz | 使用屏蔽双绞线 | 传输速率<=10Gb/s的应用 |
同轴电缆有很好的抗干扰特性,广泛用于传输较高速率的数据。
同轴电缆的宽带取决于电缆的质量:
光纤(光导纤维)是光纤通信的传输媒体:
光纤之父:高锟。
当光线从高折射率的媒体射向低折射率的媒体时,其折射角将大于入射角。因此,如果入射角足够大,就会出现全反射,光也就沿着光纤传输下去。
在光纤数据传输领域,术语“模式”用于描述光信号在光纤玻璃纤芯内的传播方式,即模式是光的传播路径:
常用的波段的中心分别位于 850 nm、1300 nm 和 1550 nm。
这三种波长的光信号在光纤当中传输的时候损耗最小,因此它们最适合作为可用光源来在光纤中传输。所以这三个波段都具有 25000 ~ 30000 GHz 的带宽,可见光纤的通信容量非常大。
类型 | 波长(nm) | 纤芯直径(um) | 光源 | 传播距离(10Gb/s) |
---|---|---|---|---|
单模光纤 | 1300、1550 | 8/125、10/125 | 激光器做光源 | 240km |
多模光纤 | 850 | 50/125、62.5/125 | 发光二极管做光源 | 550m |
优点:
缺点:
将自由空间称为“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无线传输所使用的频段很广:
传统微波通信有两种方式:
无线电波传输:距离远;开放性、保密性差,显易受干扰。
地面微波接力:
卫星通信:
成功案例:
无线电频谱的使用,必须得到本国政府有关无线电频谱管理机构的许可证:
多路复用技术:
它允许用户使用一个共享信道进行通信,降低成本,提高利用率。
将使用介质的每个设备与来自同一信道上的其他设备的通信隔离开,把时域和频域资源合理地分配给网络上的设备。
将整个带宽分为多份,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这里的“带宽”是频率带宽)
频分复用要求总频率宽度大于各个子信道频率之和。各子信道之间设立隔离带,这样就保证了各路信号互不干扰。因此频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传输的信号以并行的方式工作,例如 广播、有线电视。
优点:
时分多路复用则是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 帧),每一个用户在每一个 TDM 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每个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地出现(其周期就是 TDM 帧的长度),TDM 信号也称为等时信号。
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但时分复用利用率有时不高。
由于计算机数据的突发性质,使用时分复用系统传输数据,子信道的利用率一般是不高的。
数据发往复用器,复用器按顺序扫描,把复用器中的数据放入 STDM 帧中,一个 STDM 帧满了就发出。
STDM 不是固定分配时隙,而是按需动态分配时隙。
⚠️ 注意:STDM 帧的时隙数少于终端数,并且有站标识开销。
光波分复用是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在发送端经复用器把这些光载波信号汇合在一起,并耦合到光线路中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
接收端经分用器将各种波长的光载波进行分离,这种复用方式称为波分复用。
可以是单向传输,也可以是双向传输。光的波分复用可理解为光的频分复用。
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 CDMA)是码分复用的一种方式。
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 m 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chip)。
每个站被指派一个唯一的 m bit 码片序列:
例如,S 站的 8 bit 码片序列是 0001 1011:
S 站的码片序列:(- 1 - 1 - 1 + 1 + 1 - 1 + 1 + 1)
假定 S 站要发送信息的数据率为 b bit/s。由于每一个比特要转换成 m 个比特的码片,因此 S 站实际上要发送的数据率提高到 mb bit/s,同时 S 站所占用的频带宽度也提高到原来数值的 m 倍。
这种通信方式是扩频(Spread spectrum)通信中的一种(DSSS)。
每个站分配的码片序列不仅必须各不相同,并且还必须互相正交(orthogonal)。在实用的系统中是使用伪随机码序列。
码序列:结构可以预先确定,可重复产生和复制,具有某种随机序列的序列码:
令向量 S 表示站 S 的码片向量,令 T 表示其它任何站的码片向量。
两个不同站的码片序列正交,就是向量 S 和 T 的规格化内积(inner product)等于 0:
任何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向量自己的规格化内积都是 1:
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反码的向量的规格化内积值是 -1。
在早期电话网中,市话局到用户电话机的用户线是双绞线电缆,长途干线采用的是频分复用 FDM 的模拟传输方式。
数字通信无论是在传输质量还是经济上都有明显的优于模拟通信。
目前,长途干线大都采用时分复用 PCM 的数字传输方式,脉码调制 PCM 体制最初是为了在电话局之间的中继线上传送多路的电话。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PCM 有两个互不兼容的国际标准:
我国采用的是欧洲的 E1 标准。
当需要有更高的数据率时,可采用复用的方法。
每秒 8000 个帧,每个帧 32 个时隙(30 个语音时隙,1 个同步时隙,1 个信令时隙),每个时隙 8 bit。
电话带宽 4kHz,每秒采样 8000 次,并用 128 级量化,即 2 7 2^7 27,也就是 7 bit 表示一个采样(一个语音帧) ,实际编码时,每个采样加了 1 bit 信令位。因此,每个采样的数据为 8 bit。
T1 用 24 路话音服用,复用后的帧加 1 bit 帧同步,故一个帧的数据为:
8 b i t × 24 + 1 b i t = 193 b i t 8bit × 24+1bit=193bit 8bit×24+1bit=193bit
采样频率为 8 MHz,每秒产生 8000 个帧(采样周期为 125 umm),故 T1 信道的数据率为:
193 b i t × 8000 = 1.544 M b p s 193bit×8000=1.544Mbps 193bit×8000=1.544Mbps
同步光纤网 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的各级时钟都来自一个非常精准的主时钟。SONET 为光纤传输系统定义了同步传输的线路速率等级结构:
ITU-T 以美国标准 SONET 为基础,制定出国际标准同步数字系列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一般可认为 SDH 与 SONET 是同义词。其主要不同点是 SDH 的基本速率为 155.52 Mbit/s,称为第 1 级同步传递模块(Synchronous Transfer Module),即 STM-1,相当于 SONET 体系中的 OC-3 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