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打交道必须养成的基本习惯

场景一:一家人在饭店吃饭,孩子的面条最先到。看他从取餐处回来,手里拿着一双筷子,大人抓到贼的口气说“我就看看你会拿几双!”对方很不高兴地解释,“我刚才专门想了想,桌上没地方放筷子,等会儿你们还要去端饭,可以顺路带过来。”

场景二:妈妈的头花平常在桌上放着,这天爸爸低头看到摔成两段了活搁着,问孩子“你把妈妈的卡子弄坏了?”孩子暴跳着说:“成天冤枉我!”妈妈回来解释说自己不小心碰掉地上了,准备晚上回来粘粘再用。

场景三:小学高年级孩子放假一个人在家,妈妈回来看到厨房一团乱,地上台子上又是水又是面,发火吼到“在家不好好学习,瞎折腾!这么热天回来我还得收拾一大堆!”孩子很委屈地拿出摆得整整齐齐的面条,表示有心想学做饭让大人省点事,但又知道家里不让动火,才弄了面条。

是不是很熟悉?有时候我们有机会知道背后真实的原因,会有点不好意思;还有些时候,可能孩子从此关上了沟通的大门,大人就只能陷入于事无补的自责中了。

以自己的预设为出发点加工信息和发表意见,这在交流中很常见。但如果对此没有警惕,在沟通过程中缺乏持续不断地澄清和解释,则不仅会影响看问题的角度,还可能屈解他人的动机,并在可能与初衷完全相反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我们要尤其关注亲子交流中的这种情况。

既然在所有交流中都会发生,为什么特别强调亲子关系这一特定场景呢?原因在于孩子和家长的年龄差距。在这种差距下,预设更容易出错:一米八和一米二两个人都保持平视,一眼望过去,看到的肯定不一样。看得见的客观事物是这样,内心的思考角度情感体验更是这样。当然孩子小更容易被误解所影响也不容忽视。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可以从最简单的语言习惯做起:先问后说。

这个讲话流程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正确理解对方,特别适用于孩子的谈话内容让大人不舒服,感到无法理解,甚至是无聊无趣无稽之谈。这时候,千万不要急着发表意见,而是认真询问。问什么呢?核心内容是“你一定有你的理由做这件事”可以演变为其他形式“你这么做挺意思的,有什么原因吗?”“我不太明白,可以说来听听吗?”等等。

所有的家庭教育理论都要求家长尊重孩子,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把这个要求落到实处,至少可以从这个习惯开始:别急着说话,先问清楚。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孩子打交道必须养成的基本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