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您读书了吗?--亲合起源于依恋(90/194)

读书笔记--李筱秋

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合即合群。亲合起源于依恋,在个体生命早期表现为亲子间的依恋。依恋类型有;安全/自主型依恋(可以自由地联接、探索和反思);回避冷漠型依恋(不太显眼的隔离);矛盾型迷恋型依恋(没有为自己的心智留出空间);混乱未解决的依恋(丧失和创伤的伤痕)。不同的依恋类型也影响着亲合的建立。不是说嘛,我们之后的关系都是早期依恋关系的强迫性重复。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社会动机

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动机。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动机过程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社会动机的功能包括:①激活功能(激发、启动);②指向功能(目标性);③维持与调节功能(平衡调节)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关系。

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最佳动机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主要的社会动机

亲合动机: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联系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亲合动机。亲和动机是人际吸引的最低级层次。

(一)亲和的起源:亲合起源于依恋

(二)亲和的作用:亲合的作用包括:①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②获得信息;③避免窘境;④减轻心理压力

(三)影响亲和的因素:影响亲和的因素主要有①情境因素(疫情期间的隔离者,国家能重视到在酒店配备社会心理服务,较长独处,缺乏亲合,心理造成困惑);②情绪因素(亲合与情绪状态密切相关);③出生顺序(沙赫特对出生顺序与亲合倾向的研究)

成就动机: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一)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高成就动机使人敢于冒险,勇敢是人的第一品质,凡事只要勇敢开始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抱负水平,詹姆士的自尊=成功/抱负,成功和抱负是影响自尊的两个因素,同时它们二者之间也相互影响。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①目标的吸引力;②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③个体

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①家庭教养方式:和谐、指导、劝告式引导

儿童的成就动机,是成年后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基础。

②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的成就动机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

权力动机: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大致包括:①社会控制的需求(越控制越安全);②对无能的恐惧(越恐惧越自卑越走向偏执)

学到这想起老师PPT上的那张图,

安全感缺乏(恐惧)--自卑--追求完美--强迫(或抑郁或精神病)

侵犯动机(攻击行为、暴力行为)

侵犯的构成包括如下因素:①伤害行为;②侵犯动机;③社会评价

侵犯的原因

本能论的解释:侵犯的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有:①弗洛伊德;②罗伦茨。

挫折-侵犯学说:“多拉德提出”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挫折一侵犯学说的要点包括:

①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关系;②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

③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强度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挫折一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

社会学习论的观点

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学习是侵犯的重要决定因素。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是:联想、强化和模仿。

侵犯的影响因素包括:①情绪唤起水平;②道德发展水平;③自我控制能力;④社会角色与群体;⑤大众传媒的影响

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

利他行为的性质: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

利他行为中有一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其意思是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有益于他人,需要或接受报酬的行为属于助人行为(不属于利他行为);他人在场,会影响助人行为。一般情况下,在场人数越多,助人行为越少

利他者的心理特征:①心境(心情愉悦时容易出现利他行为);②内疚(做错事倾向于补偿,减轻心理压力);③人格(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正相关)

社交情绪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社交焦虑:个体与群体接触的社交情绪

关于社交焦虑,正确的说法是:①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②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③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嫉妒:个体与其他个体比较产生的焦虑情绪

嫉妒是指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嫉妒情绪的特点包括:①针对性;②持续性;③对抗性;④普遍性。

羞耻:个体对自己缺失部分的焦虑

羞耻是指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正确的说法是:①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②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③公开的情境会易化羞耻感,所以减少羞耻最容易的办法就是自我孤立、远离他人。

内疚:个体对自己行为产生的焦虑

内疚是指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做出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健康的内疚是心灵的报警器、良心的情绪内核。过少或过多的内疚感都是不健康的。过多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毒药,所以父母养育子女过程中难免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无需内疚,及时改正调整方向即可。

明天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天您读书了吗?--亲合起源于依恋(9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