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次采访记录

采访,在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间搭建起联系与互动,通过对被采访者的沟通访谈,了解其经历,并将其内容进行整理编辑,直到成为一篇文章,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能够走进被采访者,了解更多的精彩故事与内容。

采访,所要追踪的便是为了写实而准备的,通过采访来获取相关的材料,为的是记录,为的是将奋斗的人生经历,又或者是将那些美丽的故事讲述给读者,使得那些经典人物和事物得以了留存、得以传承与弘扬。也在时空的交错前行中有了一定的记忆,是一代人的,又或者是永恒的。

在毕业季的时候,学院对于我进行了一次专访,大致也是希望能够将那些优秀的学子呈现在大众面前,成为榜样的力量。我便欣然答应了,为此对于采访也做了准备,思考了内容。

对于采访,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对话,对于我们而言,是要将那种本质的东西呈现在文字的叙述当中的。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准备,加以重视,组织好沟通的语言。在采访的工作人员与接受采访的我们的角度来看,双方都是需要认真的,采访者需要的便是从我们这里捕捉到大量有用的信息流,并且提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突破性,能够在采访当中走进被采访者,彼此产生共鸣。另一方面,我们作为采访者,本身是最主要的,需要讲述好我们的故事,能够将自己所做的或者启发的,希望的都很好地传递给读者。所以,一次采访便是一次心灵对话,是一场精心准备的盛宴。

以下便是我对于本次采访内容的一个整理记录,在思考与讲述的时候,我都希望能够讲到点上,突出实质性的精神价值与理念。也希望通过整理能够将它沉淀成为一份永恒的价值纪念文稿和回忆录留忆。采访的内容大致如下:

简单的自我介绍一下

大家好,我是制药182的陈成群,很荣幸通过本次采访和各位师弟师妹们见面。

你有参加过哪些社团吗,你认为参加这些活动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吗?

大学期间,我主要参加的是党委宣传部新闻社采编部;读者协会以及食品学院党支部文化部等。

我认为参加社团本身是我们对外界追求与向往的一种内在的需求与渴望,是和学校,还有他人产生联系的一种渠道。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其实是可以促进我们的发展的,对于我们的世界观都会产生影响,对我们的成长与进步产生微妙的促进作用。比如我擅长于文案,那么加入到文化部,采编部等都能够很好地让我自己在语言文字的构思上有一定的提升,以及推文的撰写、排版都会得到锻炼;同时也会促进我去多读,多认识,以及借鉴学习他人的优秀成果,从而很大程度上也让我能够有灵感创作出许多新的作品;然后还有就是在社团里面是人际圈的扩展,与他人产生近距离的联系,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拥有家的感觉;也会培养我们的一种责任意识,对事情、对他人、对工作负责到底的精神,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

你的大学生活里有没有迷茫的时候,你是怎样调整的呢?

有过迷茫。记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刚来大学那会,对于高考发挥的失常,一直有着很大的落差感,加上也许是刚刚远离家乡,和亲人、朋友告别,第一次长时间远距离地离开熟悉的环境,然后来到新的学校的那种陌生感吧,便会时常感觉到不知道来到这里能活成什么样子,是继续保持那份努力的干劲呢?还是就此平平且过,面对很多问题的困扰,当时也是感觉到非常彷徨、失落的。

但后来也是听了前人们的话,然后便学会放弃幻想、抛弃忧虑、勇敢地过好每一天,而且也坚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加入社团接受更多的锻炼,然后平时也会坚持阅读与创作,来进行适当的调整。

其次,便是选择了备考插本升学期间,一方面是毕业生上要处理的事情;另一方面是面对千军万马的竞争,以及不知道选择去考了有没有好的结果时的心理紧张感,这些情况下,也同样让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但那个时候,就经常和师兄、伴侣等进行了思想交流,以及每一天都会坚持学习完后去跑步,得以在充实当中清洗这些烦恼。

当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插本专业和院校?是先定专业还是学校?

对于专业与学校的选择,当时也是思考了很久的。学校当然是选择公办本科,如果选择民办的话,三年前也就去了。

而我本身是制药专业的,但是插本里面的对口专业,还有公办学校都基本没有。作为学食品药品的,药食同源,当然在很大程度上会从这个方向上的去思考与选择。当时最开始选择的是想考上广二师的食品质量安全,也学习完了《食品化学》和《食品微生物学》专业课,但是后面没有继续扩招,就重新调整了方向,在众多院校和了解当中,报考了肇庆学院的食品工程专业,为这升学目标作出了最后的努力。

你是如何复习?准备的时间?

对于选择理工科的,当然高数是必须学的,但大学里面我的专业课是没有高数的,因此我想到的是数学作为一门思维与逻辑性极强的科目,并不是简单的背多分就可以解决的,为此先进行了高数的学习。学习则主要是通过资料辅导书,先学习基础,然后再去刷题,那个时候从网上打印很多资料、真题、模拟题,就学完后进行刷题。

数学所花的时间是比较多的,后面我才再去学英语语法、毛中特的思想理论,最后才是专业课。专业课方面主要是根据考纲,打印出来,然后将专业课本进行复习,之后将一些知识点密密麻麻地写满在考纲的纸上,然后也做了部分题。但是我的起步也是比较晚的,大概从准备到考试整个过程总体上也准备了接近一年的时间吧。

你是怎么安排你的插本生活?

准确地说开始准备的阶段是在大二下学期,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只能在家学习,我想到如果要升学,必须得起步了,不打没有做好充足准备和投机取巧的备战。

那个时候在家,除了完成专业课的学习,党务工作,学委工作、挑战杯项目以及参与学校线上举办的各种活动外,我每天都会坚持或多或少地学习高数课程,仍然记得那个时候,深夜了家里的灯火都熄灭,自己房间的灯还一直亮着,总是坚持学习师兄给的考研高数视频课程,每天晚上都坚持到十一二点,才休息。第二天又继续早起忙碌。后面疫情好转了,开学期间,对于大三的我们而言,课程更少了,时间比较充足,除了完成专业课的课程外,很多时间我都是会坚持到图书馆学习,然后每一天一如既往地坚持早起,冬天很冷也还是会早起,然后去图书馆奋斗。而这个过程,很多时候,也会被其他事情占据了时间,导致有时候没有时间学,那便只能规划好,坚持下去,争取空余的时候学一些,日积月累,保证这个过程是有在学,有在进步的。

你备考途中有想过放弃吗?

放弃的念头倒是没有的。我是比较执著的,拥有奋斗的目标,选择了一件事情,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坚持到底。大概也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吧。

面对备考的压力,有哪些疏解压力的方法?

我讲一下我的方法,总的来说要学会课题分离,立足自己奋斗的那个过程,想清楚自己的主要矛盾是考上。然后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休息。在备考中有压力,可以在每一天学完,图书馆闭馆,离开的时候,去操场跑跑步,在任何奋斗追梦的过程当中,身体健康都是最重要的,健壮的体魄,能够助力我们战胜困难和压力。然后也可以在学校里面散散步,多感受校园的美丽风光;也可以和朋友多聊天沟通,讲讲自己的想法。

在插本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有趣的经历?

记得当时备考期间,学院需要拍摄招生宣传视频,然后需要我出演,当时在备考期间就还是腾出时间参与拍摄,感觉也是挺不错的,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将自己留存在视频里面,以感染激励更多人。

还有就是每天早早到达图书馆,总会与图书馆的清洁阿姨问好,她也一直鼓励我加油,努力下去。还在备考期间认识了备考同个学校的同学,有时候会问我题目,还有彼此分享经验;然后备考期间经常听师兄分享考研趣事和经验,讲解自己的想法;也和女朋友去过广州博物馆,适当的放松,在旅行当中也是感觉到能够出来走走,和伴侣在这个过程当中多去游玩,也是很有趣的过程。

有没有值得推荐的专业学习网站呢?

这个吧,公众号有一个是叫Tim老师插本英语公众号,个人觉得还不错,其他的多关注一些公众号,多也可以阅读到一些有用的助力信息,然后专业课的学习,主要在于书本。

还记得刚来广轻的那天吗,当时初到广轻时的目标到现在实现了吗?

记得那个时候我是和高中的同桌坐大巴过来的,然后到下午两三点的时候才到达学校,那个时候还很炎热,当时拖着行李,满身大汗,也很累,然后在助班的帮助下,坐上小黄,就去到了宿舍。当时对学校是非常陌生的,后面想很快熟悉学校,我便很早跑到了图书馆,当时还记得在班群里报道跟班主任说,我在图书馆了,大概是那个时候,我们班级第一个去图书馆的。很多目标还是实现了的,比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员;能够在学业上取得进步,获得过一些奖项;也完成了三本书籍(《诗韵的告白》、《少年的云》、《萌芽散文集》)的撰写等。

你在大学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友谊?知识?

最大的收获应该是一路上的成长与磨砺,在不断前进当中,学会许多技能与知识,得到了锻炼。又在这一路上遇见许多人,学会明辨是非,学会坚定信仰,还有收获友情、爱情,都是获得成长的过程。

你认为大学里除了注重学习,还要注重什么?

我们的校训是德能兼备,学以成之,所以注重学习知识的同时,我以为还要加强自己的道德、品德修养,做一个有情怀的人。然后平时也要学会多学习其他方面的技能,做一个综合型人才。大学期间,要学会走出去,多参加活动,或多或少都能够让自己得到锻炼、获得别样的经历。还有便要注重多认识一些人,每一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候给予我们帮助的。

有什么要对师弟师妹讲的吗?比如建议什么的?

我想对师弟师妹们说,未来,不管就业或者升学,都是我们人生的良好选项,只管努力前行下去吧,也记得好好珍惜现在在学校的奋斗时光吧。就像席慕蓉的一句诗写的:“反复与坚持之后,柔水终成雕刀。”希望有想法有目标就坚持到底,超越自我,还有好好珍惜学校的图书馆,图书馆是值得我们每天去那里奋斗的,我到现在还很想念我们的图书馆呢。希望未来的你们更加优秀,去到各自想要去的地方。

感谢你们的采访,辛苦了!很荣幸完成了本次采访过程,希望未来的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加油,广轻学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一次采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