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一错再错

        由于犯错,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它本身并无好坏之分。然而,重要的是,在犯错之后,我们的表现究竟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在犯错后,有三种常见的表现。第一种是,一错再错,明知自己是做错事,可就是由于各种原因而不思悔改;第二种是,汲取教训,在错误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改正,取得成长;第三种,错不自知,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做错了事,这简直太可怕了。

        由于第三种表现方式,太过于粗浅和少见,所以,它不是我们今天探讨的范畴。生活中更为常见的是,一错再错和汲取教训,也即本文论述的核心。

        人与人对待错误的不同的表现方式,会产生天壤之别的差距。先往大了说,在一个要求极为苛刻的公司里,规定只要犯错,就会受到惩罚,没有什么情面可言,无论你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可能感觉,这个公司的做法没有问题啊,员工犯错了,受到惩罚是应该的啊。可是,仔细思考,若是每一次不分青红皂白的处理犯错,员工的心理就会有种恐惧,害怕犯错的恐惧感会让Ta不敢直面自己的错误,久而久之,另一个更为糟糕的问题便会浮现——隐瞒错误。无论对于员工个人还是公司来说,这都是极具破坏性的。因为,自古就有纸包不住火的道理,表面一团和气,实则后果不堪设想。

        再往小了说,我从小就是熊孩子一个,除了不做好人好事之外,其他的事我都做。一旦我犯了错,再说的轻点,即便是我不听爸妈的话,也都会招致一顿皮肉之苦。这种被惩罚的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我也渐渐成了上文中的公司职员。考试考不好不敢给爸妈说,丢了零花钱不敢给爸妈说,打碎杯子不敢给爸妈说,最终,问题并不会因为被隐瞒而自动解决,它只会让问题更为的严重。本来考试考了59分,就给爸妈说考了79分;本来丢了零花钱,就给爸妈说班级募捐,我给捐出去了;本来打碎了杯子,我就用胶水把它粘起来或者去超市买个一模一样的。撒谎,也便成了我的常态。

        想想这种恶性循环,我不禁脊背发凉,心理安安决心,以后为人父母了,我可要把我的经历一伍一拾的给孩子讲清楚了。不但讲清楚了,我还要以身作则,坦白每一个错误。

        以上对公司,对我个人的阐述,都是给予第一种表现,一错再错。

        对于第二种表现,即便父母师长耳提命面,我们仍然很难做到。因为,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就带有躲避伤害的基因。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基金管理公司桥水创使人瑞·达利欧是怎么处理错误的?他的一个下属罗斯,确实犯了一个巨大的失误,因此给公司造成了金钱和名誉的巨大损失。瑞·达利欧本应二话不说,直接开除罗斯。可是,他决定不开除罗斯的理由,比开除他的理由更充分,瑞向他和其他员工表明了犯错误情有可原,但不汲取教训是不能接受的。于是,他设置了一个错误日志,即无论公司里的谁犯了错误,都要开诚布公的把错误和不良后果写到这个日志里面,写的越详细越好,总之要极度透明,极度求真。这样就可以追根溯源,系统化地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获得奇效,瑞·达利欧巧妙的把第一种表现,转化成了第二种,即坏事变成了好事,积极面对错误,改正错误,获得进步。

        犯错误是个痛苦的经历,而把事情做对令人愉悦,所以与把事情做对相比,人先经历犯错、再做出改变,最后获得做对所需要的特质要更为丰富。

    扪心自问,有没有一刻,感觉自己成熟了,长大了,或许,这种感觉就是从直面错误开始的。不管多么的不情愿,也绝不隐瞒,绝对的理性指导着我们把错误摆到桌面上来,只有这一条路,会起到一箭双雕的结果,一是问题解决了,二是我们汲取了教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一错再错)